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桑弘羊(公元前153年——公元前80年)(关于桑弘羊的生年说法不一,本文采生于公元前153年说)是我国历史上的大理财家,“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郭沫若:序《盐铁论》读本)。汉武帝一代辉煌的文治武功,是与他制定并推行的盐铁官营、平准均输等政策分不开的。汉武帝的许多雄图大略之所以能实现,当时割据的消灭,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中外的通商之所以能实现,大多靠这些政策为之提供了物质上,经济上的基础。因此,“桑弘羊是一  相似文献   

2.
汉武帝时期进行了盐铁专卖、均输、平准等一系列工商业制度变迁。为了深入探讨这次制度变迁中西汉政府选择官营工商业的原因及其结果,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借助相关制度变迁理论考察认为:之所以选择官营工商业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方法,一是因为进行官营工商业的预期收入大于预期成本,可获得巨大的潜在利润;二是与制度变迁的主要决策者和推行者——桑弘羊的偏好和知识存量有关。此次制度变迁使西汉的私营工商业遭到致命打击,则与桑弘羊的有限理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盐铁会议”记录整理而成的。“盐铁会议”是公元前八十一年,即汉昭帝始元六年在京城召开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围绕着盐铁是否官营的问题,儒法两家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儒家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为首,代表着大工商奴隶主的利益。但霍光本人并未参加会议,而是从全国各地搜罗了六十多个贤良、文学来作为炮筒子。法家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代表。在汉武帝时期,桑弘羊曾帮助汉武帝制定并推行了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这些政策,剥夺了大工商奴隶主经营盐铁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一、国有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所特有  国有经济在人类历史上渊远流长,存在于古今中外不同的时代和国家。早在战国时,管子就主张盐铁由国家经营或专卖,由国家掌握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赊售给农民使用,以抑制豪强兼并。①西汉桑弘羊掌管中央财政事务时,对山泽资源实行国有,对盐铁实行专卖,酒也由政府控制酿造,禁止个人私酿。古代国家之所以对部分资源和重要经济活动进行垄断和官营,其主要目的,一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增加官府收入;二是阻止豪商及高利贷者投机、兼并和操纵,防止极度的贫富两极分化,以利社会稳定。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5.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八十一年)召开的盐铁会议,是西汉中期儒法两条路线的全面斗争。会上以汉武帝时开始实行的盐铁官营等政策是否应该罢除为论争议题,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代表桑弘羊等,与以霍光为后台的代表工商奴隶主和地主阶级保守派利益的贤良、文学等儒家门徒,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斗争的实质是巩固还是颠覆新兴地主阶级  相似文献   

6.
桑弘羊(公元前一五二——八○年)是汉武帝时代杰出的法家和理财家。他十三岁就进入宫廷,在武帝身边当侍中,后来历任大农丞、搜粟都尉、大司农和御史大夫等职,深受武帝信任,主管中央财政工作约三十年之久。他倡议和执行许多财政经济改革,如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统一铸币、均输平准等,巩固和加强了西汉王朝的中央集权制  相似文献   

7.
在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对桑弘羊的经济改革措施给予了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经济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即废除均输、平准、盐铁官营制度;分土井田,重农抑商;提倡节俭。贤良文学虽然站在以民为本的立场上,但其经济主张建立在儒家理想主义和复古思想倾向的基础上,难以对西汉中期的现实问题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西汉中期,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八一年),于京都洛阳召开过一次“盐铁会议”。其间,围绕盐铁是要官营还是要私营的问题,儒法两家进行了一场全面的、激烈的论战,这是当时儒法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个突出事件。在这次会议上,由全国各地搜罗来的六十多个反动儒生,在地主阶级保守派代表人物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操纵和支持下,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大肆鼓吹孔孟之道,颂古非今,疯狂围攻曾经受到汉武帝信用的杰出法家——御史大夫桑弘羊,妄图废除盐铁官营,从根本上改变汉武帝  相似文献   

9.
汉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八十一年,西汉朝廷召集了一次有名的盐铁会议。会议以封建政府的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为一方,以打着来自“民间”旗号的贤良、文学等六十多人为另一方,双方在有关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调节贡物运输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围绕着盐铁等业官营政策这一议题,还在有关政治、边防军事等问题上展开了多方面的争论。这是西汉时代一场激烈的儒法大论战。在这次会议上,贤良、文学代表着汉代奴隶主残余势力的利益,运用孔老二的儒家学说,疯狂攻击汉武帝为加强封建政府的中央集权,打击奴隶主残余势力而采取的法家路线和一系列的经济、政治以至边防等政策措施,并对法家的先驱者,进行了恶毒的诽谤。他们为奴隶主残余势力搞复辟大造反革命舆论。而桑弘羊作为处于上升时期的地主阶级的代表,以法家学说为武器,对贤良、文学的谬论和他们所贩卖的孔孟之道,作了针锋相对的、有力的回击,对孔老二和他的徒子徒孙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商鞅、秦始皇等法家作了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歌颂,有力地维护了汉武帝所推行的法家路线和政策。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这场两千年前的儒法大论战,对于进一步认清孔孟之道在历史上的作用,彻底肃清其流毒,和认识法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是很有教益的。《盐铁论》这本书是汉宣帝时人桓宽根据当时盐铁会议的记录“推衍”、“增广”而成的。由于桓宽是站在儒家的立场,所以他在编排双方辩论的问题时往往有意让桑弘羊一方处于被动的地位。虽然这样,但却仍然掩盖不住桑弘羊鲜明的法家思想所放射出来的灿烂光辉。我们这次选注时没有完全按照原书的次序编排,并另加了标题。  相似文献   

10.
汉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八十一年,西汉朝廷召集了一次有名的盐铁会议。会议以封建政府的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为一方,以打着来自“民间”旗号的贤良、文学等六十多人为另一方,双方在有关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调节贡物运输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围绕着盐铁等业官营政策这一议题,还在有关政治、边防军事等问题上展开了多方面的争论。这是西汉时代一场激烈的儒法大论战。在这次会议上,贤良、文学代表着汉代奴隶主残余势力的利益,运用孔老二的儒家学说,疯狂攻击汉武帝为加强封建政府的中央集权,打击奴隶主残余势力而采取的法家路线和一系列的经济、政治以至边防等政策措施,并对法家的先驱者,进行了恶毒的诽谤。他们为奴隶主残余势力搞复辟大造反革命舆论。而桑弘羊作为处于上升时期的地主阶级的代表,以法家学说为武器,对贤良、文学的谬论和他们所贩卖的孔孟之道,作了针锋相对的、有力的回击,对孔老二和他的徒子徒孙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商鞅、秦始皇等法家作了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歌颂,有力地维护了汉武帝所推行的法家路线和政策。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这场两千年前的儒法大论战,对于进一步认清孔孟之道在历史上的作用,彻底肃清其流毒,和认识法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是很有教益的。《盐铁论》这本书是汉宣帝时人桓宽根据当时盐铁会议的记录“推衍”、“增广”而成的。由于桓宽是站在儒家的立场,所以他在编排双方辩论的问题时往往有意让桑弘羊一方处于被动的地位。虽然这样,但却仍然掩盖不住桑弘羊鲜明的法家思想所放射出来的灿烂光辉。我们这次选注时没有完全按照原书的次序编排,并另加了标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政府经营的官营借贷,早在《周礼·泉府》中就有文献记载。踵其后,两汉、隋唐、宋元各代政府都经营借贷,目前学术界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然囿于种种原因,较之上述,反映辽、金官营借贷的研究还十分薄弱。就当前学术界对于辽金官营借贷关注还不够的几个问题,如它的类别、资本运营情况以及历史作用等方面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桑怿传》以“捕盗”为叙事主轴,行文策略、写作手法与传统人物传记同中有异。糅合正史人物传记与传奇小说笔法,刻意不完整撰写传主生平,以与正史“互见”之法,不仅超越前代的传记、小说,开创史笔入文集之新例,也体现了欧阳修跨越文史,以及“事信言文”“纪次而传”的文道观,对宋代人物传记与古文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西汉中期,时为掌管封建中央财政事务大臣的桑弘羊在坚持先秦法家思想的基础上,先后推行和提出了大力发展官商,打击私商,实施盐铁专卖,均输平准等一系列的经济立法措施和财政政策,它是汉王朝社会经济方式由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控制的重要转折,其思想对加强封建中央财政管理,充实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和缓解社会财政危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许多首创的理论和实践被后代各封建王朝的理财大臣看作是可望不可及的成功的财政典型,且为当时世界上不少国家所推崇和采用。研究这一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重要成果,对思考我们现实社会财政经济的改革发展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公元前89年汉武帝颁布《轮台罪己诏》,到公元前81年汉昭帝召开的“盐铁会议”,标志着汉武帝、汉昭帝之际对匈奴政策转变的开始,即由“武折”为主,转为“武折”与“德怀”二者相结合。这一转变自轮台诏肇始,以盐铁会议及桑弘羊被诛标志其完成,既是对前代民族政策的吸收和继承,又是汉前期处理匈奴问题的经验总结,并为后世中原王朝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重要范式。  相似文献   

15.
东汉时期是实行什么样的盐铁政策?由于史料记载不详,学术界有较大的分歧。细考史料,我们认为东汉初期仍实行的是盐铁专卖政策,只不过由于诸多原因而使政府对盐铁专卖的控制有所放松,而且民间也有大量非法的私营盐铁商存在;直到章帝时期,汉政府又全面加强了盐铁的专卖政策,民间私营盐铁商遭到严厉的打击;自和帝起,汉政府废除了盐铁的专卖政策而实行民营征税制度,但政府专卖也仍然存在,一直到东汉末年。在此基础上,商品经济继西汉之后,一直在低谷中徘徊。  相似文献   

16.
对桑弘羊参与燕王谋反问题,学术界迄今尚无定论。从官方所公布的材料看,其指控并没有直接证据。而桑弘羊是否参与谋反,关键在于他对上官父子的密谋是否知情。桑弘羊有可能知情,但种种迹象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故所谓“谋反”,实际仅仅“涉嫌”而已,亦即霍光的政治迫害。  相似文献   

17.
清代的天津商人与社区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益于漕运、海运等长途贸易和长芦盐业,天津在清初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吸引了其他地区的移民。与隶属官、军两籍的明代移民不同,清代移民多是以经商为目的。经济利益与城市生活将这些居民联结成一个新的社区,而以商人为主体的社会参与对于社区意识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中有关繇的词义分析,认为秦汉时期的繇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徭役或苦役,它含有繇使、繇役等多重语义,其中繇使就类似于出公差,秦汉时期的一般官吏随时都有繇使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汉昭帝时期盐铁会议的召开以及与此相关的《盐铁论》一书的产生,有着长久而复杂的历史发展背景。汉武帝至汉宣帝时期,国家的经济政策,尤其是盐铁政策屡有变化,这必然带来经济形态的转型。这种变化进一步给当时的学术与文学政策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改变了当时学术与文学的生态及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