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关于我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商务部2005年开始实施的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工程,主要是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通过贷款贴息或资金补助政策扶持的办法,引导城市连锁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为深入推进我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步伐,我带领市委政研室、市商务局、市统计局的有关同志,深入到部分县区,就我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徽州社会科学》2008,(5):81-81
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黄山市世联贸易有限公司位于屯溪区前园北路10号。公司自1998年1月创办以来,经过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精于管理、勇于创新、已将公司打造成集批发、零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企业。企业下设世联批发分公司、世联超市前园店、阳湖店和临溪店,经营面积4000平方米,从业人员110人。  相似文献   

3.
李刚  汪旭晖 《兰州学刊》2010,(7):98-101
通过对国内万村千乡店的实证调研,发现农村商贸流通业者破坏性创新战略的实施受到组织内外因素的影响。并对市场绩效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在诸多影响农村商贸流通业者破坏性创新战略的因素中,市场需求和组织学习能力的影响程度最大,而竞争环境压力对破坏性创新战略的实施并无影响。文章研究对于改变当前农村商贸流通业的落后面貌有着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把它的含义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有人说这一新的提法有新的内容,新的政策导向:一是不能只注重农业生产,还要注重农村的文化、福利事业建设;二是不能简单地强调“加快城市化”,而是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于是有的领导就提出了“五进农村”,即“龙头企业进农村,连锁超市进农村,基础设施进农村,先进文化进农村,万名党员进农村”。我们党的领导干部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和布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高涨,固然是好的,但冷静地想想,龙头企业进农村,具不具备“进”的条件?连锁超市进农村,农民有能力上超市消费吗?基础设施进农村,谁出钱投资?先进文化进农村,  相似文献   

5.
以近五年来的相关数据和文献资料为依据,分析了秦皇岛市本土连锁超市发展的现状,指出秦皇岛市本土连锁超市发展过程中有盲目竞争、布局不合理、信息技术使用不够、员工素质不高等问题,提出从实施营销手段、普及信息技术、改善店内布局与提高员工素质四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关于个体工作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都聚焦于个体特征和态度层面的微观变量,却忽视了组织特征层面的宏观变量.从角色外行为的视角分析组织内社会网络对个体工作绩效的影响,并提出社会网络影响个体工作绩效的机理,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刊特稿抢抓历史机遇力攀战略新高实现大庆可持续发展的新跨越——在中国共产党大庆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月9日)……………………………………………盖如垠1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2月2日在大庆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韩学键2建设和谐大庆的思考与实践………………………………………………………………………………………………盖如垠3关于我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忽培元3在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生产已从单一的产量约束转变为资源、市场、环境以及安全等多重约束.传统农贸市场在化解多重约束方面显得无所适从.与社会发展新阶段匹配性更强的超市农业逐步替代传统市场将是必然.分析了发展超市农业的积极作用,探讨了制约我国超市农业发展的不平等竞争环境、农产品经营盈利艰难、传统农户经营理念滞后、农业组织化水平低下以及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等不利因素,从推进“农改超”工程、加大支持力度、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组织化水平、改造物流基础设施、开放区域市场等角度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行业协会所具备的人、财、物等基础性资源表征其潜在绩效水平的高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样本行业协会潜在绩效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专职人员数量与质量、人均净资产余额、会费收入是目前影响协会潜在绩效水平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提升本土连锁超市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今连锁超市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更是连锁超市能否控制未来、掌握未来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根本.本土连锁超市与外资超市的竞争表现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但实质上是竞争力的较量.本土连锁超市要在国内同行的竞争和外资洋超市的冲击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陈炎 《河北学刊》2004,24(5):5-10
在现代西方的政治语境下,左、右派别体现了人们对"自由"与"平等"、"博爱"之间不尽相同的价值取向.尽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但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公开的、平等的、程序化的.在此情况下,舆论上的彼此对立常常会导致行为上的互相妥协.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下,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左、右派别往往被赋予正、反不同的价值判断,因而其存在的理由是不平等的,其相互之间的制衡是非程序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舆论上的表面一致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矛盾.因此,对激进与保守、左派与右派进行深入地反思,进而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理性、和平的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杨桂森 《江汉论坛》2004,1(6):48-50
本文以"应当"隐含着"能"与"不能"的价值旨趣为路径,认为"能"一方面是道德之外的有为,另一方面是道德之内的准许.前者是道德主体的能力所为,后者是道德原则的划界.由此认为,"应当"包含着已然与未然的张力,实现主体应尽之责与其能力、善与可欲之善有机结合,预示着伦理原则对人的引导和激励,并担当教化、教言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狼"与"启蒙"     
陈舒劼 《江淮论坛》2006,(6):179-185
本文以《孤独者》、《山上的小屋》、《怀念狼》、《狼图腾》四个文本为例,探讨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中狼形象与启蒙含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具有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宗教追求的是"信仰",科学追求的是"知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既有可能导致宗教势力对科学行为的禁锢和迫害,又有可能诱发科学成果对宗教信仰的颠覆和批判。另一方面,如果宗教以理性为工具来追求信仰的话,就会在追求的动力和方法上与科学相联系。这种联系,既有可能促成科学的发生,又有可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常常只注意到宗教与科学之间相互冲突的一面,忽视了二者之间彼此联系的一面。而在西方的历史上,宗教的追求与科学的产生、宗教的热忱与科学的动力、宗教的信仰与科学的方法之间,都曾有过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龙虾三吃”是日常生活中的俗事 ,但它透露出来的哲学意义却是非常深刻的。人们根本无法从餐桌上直接呈现给我们的、被宰杀了并被烹饪过的“龙虾”去理解、达到那个未出场的、活生生的、真实的龙虾。传统西方哲学的主旨在于追求永恒的“在场” ,试图通过理性形式 ,从感性存在中发现纯粹的统一本质。然而 ,后现代诸哲学家如晚期的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德里达对这一病弊作出了怀疑和反思 ,以为“在场”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先权 ,它总与“不在场”相联系、相统一 ,而力倡回到真实的事情本身。  相似文献   

16.
"救亡"和"启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一些观点至今仍然被沿袭使用,对中国近现代思想以及文学研究都有很深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17.
辨"齿、牙"     
田树生 《殷都学刊》2002,6(1):99-101
一些大型字典、辞书或齿、牙不分,或认为牙是臼齿。依《说文》、古文献、动物形态,牙实为尖锐的犬齿。  相似文献   

18.
"协作"与"合作"之辨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及其交往关系中,合作是一种不同于协作的行为模式。然而,人们往往把它们混同起来。其实,在工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框架下,所造就的只是一种协作的行为模式,在对工业社会历史阶段的超越过程中,我们需要确立的是合作的行为模式。人们的合作关系以及行为模式的建构,将意味着人们交往活动中出现一种更高形态的“差异互补”机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走向一个更高级的历史阶段。因此,在社会治理模式建构方面,需要根据合作社会的要求去建构起一个合作的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吴昊 《天府新论》2007,(1):145-150
“互文性”和“语境”是文学研究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两个术语。这两个术语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理念,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诸多共同之处,它们不仅具有共同的网络结构、编织的动态特征,也经历了相似的泛化命运及其发展的双重困境。而且它们能够彼此诠释,共同表征同一现象。这些发生在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身上的共同之处反映出20世纪文学研究思想总体发展的某些趋势,如关联、整体、动态、读者及泛化等。  相似文献   

20.
"恋母情结"与哈姆雷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普斯情结")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对20世纪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产生了广泛影响.佛氏著名弟子欧·琼斯运用"恋母情结"理论对哈姆雷特形象给予解释.本文对佛氏"恋母情结"理论作了阐述,介绍了琼斯的主要观点,并对"恋母情结"理论和琼斯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