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道”的境界——老子哲学的深层意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老子哲学的深层意蕴是着眼于人生价值问题的境界说。老子之“道”不是西方哲学意义上的绝对的实体,而是实存或实在,是生命的源泉和根本,是由主体性的“德”、通过主体的修养而实现的价值原则、价值本体;“道”不是一物,不是具体的认识对象,因而它不可指称、不可言说,不是感性知觉和概念分析所能认识,对“道”只能体认、体验,也就是由自我的“反观”、修养而实现心灵的超越,达到“同于道”的境界;老子用“婴儿”和“朴”来比喻“道”的境界,这不是向原始自然状态的简单回复,而是指由“守静”的功夫而超越人为的欲望、知识、伦理,实现人的本真的心灵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3.
道是宇宙中一切存在者的本原,生出天、地、神、人和自然万物;道有"无物"与"有物"两种状态,可以分别称作"无"与"有",其中,"无物"状态是更为根本的状态,无生出天、地乃至神、人,有生出自然万物.无和有都超越感知,不可以从感知维度加以认知,不可以从感知维度为其命名.认知道的方式是以心"观"道,也就是以心"观"无、"观"有,实质是对于道的"悟";由于悟不可以言说,所以,道依然不可以命名.道生天、地、神、人、自然万物,天、地、神、人、自然万物存在于道之中,又由道所构成,决定了道的主宰性,而道的主宰性又具有无为性质. 相似文献
4.
5.
<正> 对老子及其思想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决。通过争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意见分歧仍颇大。这些分歧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关于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的时代;(二)关于老子思想的阶级性质;(三)关于老子思想的学派性质。实在说来,这些问题因苦于没有新的资料可资凭证,是不易解决的。庆幸的是,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两种《老子》的写本,这两种写本距今都已两千多年。帛书《老子》的出土,为我们研究老子及其思想,提供了新的珍贵资料。本文不想对老子及其思想进行全面论述,只就老子的道作些探讨,以便判明老子哲学的学派性质。 相似文献
6.
杨玉莉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0-34
对老子以“贵柔”“知白守黑”为代表的行为准则,人们往往给予“消极保守”的评价。其实老子并非真是消极保守、否定进取:其一,“道”本自然,不具备价值判断;其二,“德”存于社会,但人不能做到“立德”,“德”需以“道”为体,才能复归于真德;其三,老子更看重“道”的根源性、统一性、自然性、和谐性,因此万事万物、人的一切言行的正确与否最终都归于“道”的标准。老子哲学的积极本质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亦即是其哲学理论的基石。因而,研究“道”,就是研究老子学说的基础。如何研究“道”?《庄子·天下篇》评关尹、老聃之“道术”曰:“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我们认为,其中的“常无有”说是老子学说赖以建立的基础。然而,在以往的老子研究中,人们往往拘泥于“道”,亦即在所谓“主之以太一”上做文章,而对于其理论基础的“常无有”说,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关于《天下篇》中“常无有”一语,有人以为是出自《老子·一章》中“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其实不然,帛书《老子》甲、乙本于“欲”、“以”二字之间均有“也”字,可证这段话应读作:“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有”当是“常无”和“常有”的缩称,而不应为“常无欲”与“常有欲”之略语。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老子哲学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由于对某些概念的理解不同,因而意见也不一致。主张是唯物主义的人以为老子的“道”是自然界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是试图从无限的、无形的物质中来寻找万有的本源,这正是恩格斯在谈到希腊的唯物论者时所说“已完完全全是一种原始的自然发生的唯物论了”。正因为如此,所以“道”不可能是具体的,特殊的,具有多样性属性的有限东西,而只能是一种普遍的和无限的东西,所以说,“道”是不可名,不可状的。主张这种意见的人又认为“其中有物”“精”“信”都是极细微的物质存在,而“夷”“希”“微”“惚”“恍”“窍”“冥”等都是这种存在的形象。主张是唯心主义的人以为问题不在“有物”“有精”等这些毫无疑问的唯物论因素,而在于理解世界本质的第一性和第二性时,是精神还是物质?他们认为“道”既是派生自然界的,先天地生的,那只 相似文献
14.
15.
16.
<正> 关于老子“道”的特质和涵义,哲学史界至今仍未取得大体一致的看法。究其原因,除了《老子》书年代久远,语言古奥以外,学术界长期存在着的用先验的框架去任意裁剪的公式化倾向,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笔者之见,老子的“道”应属于一个带有模糊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创理论,恩格斯哲学、列宁哲学是对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它们既具有“个性”特征,又与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相一致。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是批判创新精神、实践精神、科学求实精神和人本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要改革理论体系、关注时代性问题、加强“文本”研究、与当代西方哲学“对话”,但必须坚持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精神。有了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理路,我们就能实现“返本”与“开新”的统一,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老子》一书不仅思考世界的起源、万物的根基,更是在这种思考当中,体现出了雌性、母性的特点,具有一种区别于其他早期中国哲学的女性气质,这从根源上受到了生殖崇拜观念的影响。老子哲学的女性气质在其论道的过程中有所展现,并且以对偶性因素展现出了阴阳之意的和谐共生。老子哲学不仅具有较强的母性关怀的气质,并且从形而上的角度为现实女性的生活状况提供了哲学依据。老子哲学的阴性特质明显区别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阳刚哲学的气质,两者具有很强的对比性,却又殊途同归,都是阴阳和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老子哲学的女性气质乃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宽宏善韧的哲学根基,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9.
试论古代哲学发展过程中物质与精神的互渗现象─—从老子的“道”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质和精神概念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在最初进行哲学思考的先哲那里,还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因此,既不会有纯粹的物质一般的概念,也不会有纯粹的精神一般的概念。这就是围绕老子的“道”出现唯物、唯心之争的基本原因。考察中外哲学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在古代哲学中大量存在着物质和精神的互渗现象,而且这种互渗现象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历程中还隐约可见。要想真正掌握人类思维和认识的发展规律,必须克服削足适履的研究方法,以全新的视野和方法还古代哲学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0.
老子作为原则的道包括道之道和物之道,而物之道又包括天之道、地之道和圣人之道等。道的至上性、主宰性,决定了道之道只能是“法自然”和“无为而无不为”。天之道、地之道都取法道之道,因而都是“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为道”,并且取法天之道,其道也是“无为而无不为”。不过,道之道的“无为而无不为”是主观上“无为”、客观上“无不为”,“无为”和“无不为”是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而天之道、地之道和圣人之道的“无为”与“无不为”都是客观的,二者是手段和结果的关系,这显示出天之道、地之道、圣人之道与道之道的不同,也显示出地之道、圣人之道对于天之道的取法。就圣人之道中的“无为”而言,它在自然万物面前是被动的,在民众面前是主动的。道之道、天之道、地之道和圣人之道都具有“利他”精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