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这是对人类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发展观、和谐发展观和实践发展观,构筑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入手,介绍了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内涵及特征,进一步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内在联系,最终从人员、馆藏、设施、内部管理、服务方面对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以满足图书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发展观不仅对我国经济增长、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且对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即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生态人是指为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并协同进化的人,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对如何处理人与社会及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创造和培育着新型的人性模态,并实现着对人的重新塑造.社会生态人人性内涵与科学发展观的人性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提供了合理的人性范式,能够成为科学发展的理想实践者.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高校是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发挥着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引领社会等重要作用.因此,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对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意义、和谐大学校园的内涵和特征、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主要途径三方面,对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和谐是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谐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入,标志着我们党谋划国家发展的执政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论构建节约型的和谐消费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构建节约型的和谐消费社会具有必要性;节约型的和谐消费社会的内涵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兼具节约、和谐、消费社会特点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社会.它的特点是:具有消费社会的共性,具有和谐社会的特点,具有节约型社会的特征.节约不等于不消费,消费不等于浪费.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引导,发挥制度功能、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是构建节约型的中国和谐消费社会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正光 《学术论坛》2007,30(12):45-48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目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为政治保障;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神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内在动力;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为重要内容的新型科学发展战略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放眼现实的实践性、严密完整的系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2003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随着其内涵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现成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将其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顺应时代潮流、世界发展大势,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继承和创新党的思想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深入认识我国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由第一要义、理论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实践保证五个理论群组成。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是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特征,就是把实践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廖显满 《云梦学刊》2009,30(1):82-86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较之科学发展观是处于不同层次的概念,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都其特定内涵。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的大庆油田,指导大庆油田实现“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合法性对于任何一个执政党或者政治体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合法性的关键在于执政党通过合法性资源来获取民众的支持。执政合法性资源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特征。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资源的巩固、开发和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合法性资源内在特点和演变特征,遵循执政合法性资源建设的基本规律,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完成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科学发展是造就社会和谐的原因,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的结果;同时,社会和谐又实现着科学发展,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不科学发展引起我国社会不和谐,其突出表现在:把量变当质变导致社会不和谐;不科学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人与自然严重不和谐;公平缺失,导致人与人不和谐;社会体制建设中的不科学导致社会生活无序.科学发展观是引领社会科学发展和走向和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解决了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民主法治体制对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保障体制,要建立起民主法治体制,必须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发展问题的最新认识.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它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的基本观点、关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过程的基本原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思想、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7.
"和谐世界"思想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构建和谐世界,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理性选择,是全世界人民的热切期盼."和谐世界"思想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平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符合中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发展的长远目标,对新时期我国的和平外交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对建立持久和平、普遍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重大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党的各项政策,各项具体工作中,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的各项要求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全面总结和概括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及其历史地位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内涵极其丰富,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庆社会科学》2006,(4):59-59
刘世佳等撰文指出: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全面、系统、辩证地理解并深入贯彻落实,是党执政兴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和重要保证。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要从内涵上把握十大论点:1.发展首位论。由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没有变,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条件没有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地位就没有转移。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