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神崇拜是生活在世界屋脊之巅的藏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崇拜形式之一,也是与藏族远古先民原始宗教、苯教神灵崇拜、祖先崇拜、灵魂崇拜、英雄崇拜等观念一脉相承的重要表现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陈丁漫 《民族学刊》2022,13(12):118-126, 158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伴随着甘孜藏族人口向双流迁移,藏舞由甘孜藏族铭记家乡的“地域性”文化实践,逐步发展为甘孜藏族“跨地域”的民族文化现象,并最终成为多民族共舞的城市文化活动与公共文化事务。藏舞的参与人员、舞姿、功能、内涵等方面均发生了改变,在城市实现了在地化的发展。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文化具有相似性的历史文化条件、各民族主动交往的民族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各族居民“文化合谋”的现实社会环境,共同建构起藏舞在地化发展的“文化生态壁龛”。新的藏舞是城市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成果,也是沟通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实体,对于推动我国基层社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及铸牢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藏文在甘青藏区的使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文在甘青藏区的使用和发展安世兴藏文是藏族人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它创制于公元七世纪初。自古以来从官方到民间,在藏族的全社会、全民族中广泛地使用着这一文字,传播和交流先进民族的文化,促进了本民族的文明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藏族人民的先辈...  相似文献   

4.
远古社会即原始社会,是世界各民族在其历史初期的必经过程,也是后来社会更高发展的最早基础,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藏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其先民在远古时代就劳动生息在青藏高原上。远古人类在西藏定居的时间,根据考古发掘推断,目前至少可以追溯到五万年以前。西藏解放后,相续在申扎、日土以及那曲、班戈、双湖和聂拉木等地,发现了大量不与陶器共生的细石器,据科学鉴定,当属于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物。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生活在卓仓地区藏族婚姻仪式的介绍,从而体现卓仓藏族在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湟水流域是如何强化对民族语言、服饰、民俗等民族文化属性的延续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藏族舞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另一类是宗教舞蹈。宗教舞蹈是在祭祀礼仪中才会跳的一种舞蹈,大多是为了祈福,这也符合了藏族"多神崇拜"民族信仰的特点。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发展的缩影,沉淀了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的信仰,成为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藏族舞蹈随着整个藏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藏族宗教文化的独特性,才创造出了现在的藏族舞蹈,本文我们将对宗教文化和藏族舞蹈进行分析探讨,看看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平原  张妍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43-144
在藏族的传统文化中,藏族舞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舞蹈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另一类是宗教舞蹈.宗教舞蹈是在祭祀礼仪中才会跳的一种舞蹈,大多是为了祈福,这也符合了藏族"多神崇拜"民族信仰的特点.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发展的缩影,沉淀了藏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民族的信仰,成为了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藏族舞蹈随着整个藏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在这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藏族宗教文化的独特性,才创造出了现在的藏族舞蹈,本文我们将对宗教文化和藏族舞蹈进行分析探讨,看看宗教文化对藏族舞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长江上游民族地区的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38%,其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对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998年以后,国家先后在这里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试点工程,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当生态环境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改善相结合,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才有可持续性。只有对长江上游民族地区的所有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并发展新的生态经济部门,在这里建立生态经济系统,才能达到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目的,也才能真正实现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清代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清中央政府对藏族地区行政管理的加强,藏族与汉族和其他各兄弟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比起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来,都更加频繁和密切,满汉官兵和不少文人学士,不断进入藏族生活地区。藏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藏族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丰富了文人学士的想象,并为之提供了丰富多采的创作素材。歌咏藏族生活的篇章(我称之为“咏藏诗”)  相似文献   

10.
浅谈青海藏族服饰蕴藏的民族文化心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最集中的表现形式之一 ,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居住环境和审美取向等诸多因素的长期融化积淀而形成的 ,青海藏族服饰也不例外。青海藏族服饰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点和艺术特色 ,透过青海藏族服饰文化的表象 ,我们可以窥见青海藏族居住区域之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审美取向和该民族的历史及其与周边民族的交流等一系列民族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1.
藏族姓名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姓名探微旦正加藏族姓名文化是藏族博大精深文化的重要内容。研究藏族姓名文化现象,探求其一般及特殊规律,并加以总结、概括,使更多的人对其有所了解,从而加深对藏民族的认识,显然是有益的。一、藏族的姓藏族自远古就有姓。许多藏、汉文史料中不乏“四大氏族”(...  相似文献   

12.
短暂的经历也让我多有感慨:我国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一直有着重要的交流、合作以及文化的交融,以至于我们在许多器物上都分不清彼此。有机会去成都,在当地的"金沙遗址"博物馆,与我同行的一位藏族老师在"太阳神鸟"的光羽和"铜立人"帽子的毛羽上,都看到了与藏族吉祥数字相关的内容。在  相似文献   

13.
两宋对沅水流域沿边溪峒治理,经由抚绥羁縻至平乱开拓转变,南渡之后又转羁縻。这一区域治理策略转变的历史进程,促进了两宋沅水流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土丁招募与辰砂朝贡则是沅水流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方式和途径。通过土丁招募,大批“土民”走出溪峒成为省民;以辰砂为重要物资的朝贡贸易促进溪峒“土民”与内地省民的交融。两宋时期沅水流域沿边溪峒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既体现了中央王朝对沅水流域沿边溪峒治理的突出成效,亦为后世湘西地区与中央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互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钟洁  覃建雄  蔡新良 《民族学刊》2014,5(4):53-58,118-119
旅游资源开发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民族地区地方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然而过度的资源开发必将直接危及当地生态安全。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其民族地区的生态安全状况关系着长江流域以及整个国家的安全。本文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探寻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生态安全保障机制,以期切实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文化背景,以及历史上藏族与周边地区频繁的政治接触与文化交流,使来自不同地域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元素在西藏高原激荡碰撞、互动交融。尤其自元代对西藏主权控制的完成,使大量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明源源不断的渗入藏区,融入藏民族博大的精神世界,形成独具特色的藏族装饰图案艺术。藏族装饰图案在吸收内地文化艺术元素的同时,又保持、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出藏族装饰图案在多元文化互动下的交流融汇和本土化的发展创造。  相似文献   

16.
藏族装饰图案及特性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的古老民族,早在几千年前,青藏高原就有了古人活动的遗迹,先后出土了数千件石器时代古人类的人体装饰品和生活用品,这些有着同各民族一样独立的语言、风俗与艺术,并具有强烈民族特征的物品,是这一民族对生活、宗教等方面的折射,也反映了古代先民的智慧与勤劳,同时也记录着藏族装饰图案艺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交流、融合、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奥林匹克精神,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文明观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的集中体现,增进了各国、各民族人民的交流和友谊.奥运会是应当也能够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  相似文献   

18.
在云南怒江州最北端的贡山县及与之相邻的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是当代中国唯一的怒族与藏族杂居区。古代怒族与藏族在怒江流域迁徙,民族之间交往频繁。近代,在不同时期国家政权与地方权力交织的背景下,文献记载反映了怒江流域怒族与藏族关系的主要特征是藏族统治阶级对怒藏杂居区的统治,而隐藏在政治关系背后的是普通民众之间交往互动的逐渐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政策的实施消除了怒藏民族之间历史上的不平等,形成了民族关系融合、多元文化共存共享局面。  相似文献   

19.
藏族十大历史名著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藏族先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从久远流传下来的传说,就多少可以窥见西藏高原远古历史的一些面貌。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藏族社会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藏文的创制,标志着藏族先民的历史可以用文字正式记载下来。从这一时期起,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史上,历代学者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各种史学著作诸如王统记、宗教源流、人物传记等卷帙浩繁。本文拟就十部有重要影响的历史典籍,作一个概括的评说和介绍,目的在于使还未被专家学者关注的藏族史学研究有一个探索性的开端。  相似文献   

20.
藏族的传统文化之所以能被国内外众多的学者所青睐,最重要的是它通过翻译的手段,沟通了各种不同语言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随着藏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需要,藏族的翻译体系也就逐步形成,而且日趋成熟并确立了本民族风格的翻译理论体系,在民族译坛中独树一帜。藏族文化是一种以苯教文化为基础,佛教哲学为指导并吸收了部分汉族及其它民族的文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自成体系的民族传统文化。在藏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