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诗人。但长期以来,人们很少谈他的诗歌,他也未给自己编过一本诗集,这真是件憾事。 朱自清的新诗作品并不丰饶,而且多数作于青年时期,但他一生与新诗有不解之缘。从一九一九年二月二十九日他创作第一首题画诗《睡吧,小小的人》开始,他先后在《新潮》、《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学灯》、《小说月报》、《诗》等报刊发表了六七十首诗作。一九二一年他参加了文学研究会,次年创办中国第一本诗刊《诗》,由朱自清和刘延陵、俞平伯,叶圣陶主办。一九二二年,文学研究会出版了文学丛书之一《雪朝》,内收八位诗人作品,公推朱自清首席。后又编成诗、散文合集《踪迹》。此后,他潜心新诗理论研究,写了许多有价值的诗论。《新诗杂话》一书是他研究成果的集萃。与此同时,他仍不断受诗兴趋遣,写出一些新诗。  相似文献   

2.
晓雪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一位优秀的白族诗人。在我国少数民族诗歌花圃中,他的诗是一簇独具风姿的鲜花,给社会主义祖国的诗苑,增添了璀璨夺目的光彩。 从五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三十年来,晓雪创作了四百多首诗歌,出版了三本诗集和四本文学评论集。不久前,《晓雪诗选》荣获了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1983—1984)优秀新诗  相似文献   

3.
曹葆华在成为一位著名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家之后,他的诗名渐渐不为人知了。然而在他步入诗坛的时候,却曾经被人们誉为是清华大学园内的“唯一诗人”。他从一九三○年十二月起,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先后出版了三本诗集:《寄诗魂》、《灵焰》(实际上是《寄诗魂》的选编本)、《落日颂》。在这些诗集中,曹葆华表现出一种始终贯一的精神,那就是不疲倦地咏唱爱情,崇拜自然,歌颂永恒,攻击沉闷定型的人世,显露出诗人天眞的理想与丑恶现实的深刻矛盾。他的诗形式整饬而不雕琢字句,风格粗豪雄壮,浑凝拙重,象“一阵旋风,一团野火”,在直率的呼喊中,表现出“一种原始的力”(中书君:  相似文献   

4.
人们很少知道,哲学家金克木在30年代既是一位现代派诗人,又是一位现代派诗论家。他踏进现代派的行列,经过了一个诗风转换的历程。他开始写诗时,运用的是旧体诗的形式。1933年5月,他在《现代》三卷一期上,发表了《诗四章》,和现代派的众多诗篇一样充溢着哀伤的情调,但意象的联络不象现代派的有些诗那样奇特,诗的题旨也不象现代派的有些诗那样晦涩难懂。诗人1936年出版的诗集《蝙蝠集》里面固然有现代派意味比较  相似文献   

5.
苏金伞是一位写新诗而获“读者很多”的老诗人。他的创作生活,从一九二五年在《洪水》上发表第一首诗算起,已是整整五十六个春秋了。先后出版过《无弦琴》、《地层下》、《窗外》、《入伍》、《鹁鸪鸟》五个诗集。粉碎“四人帮”后,老诗人“精神振奋,  相似文献   

6.
王绶青是当今诗坛上为人瞩目的中年诗人。从1955年发表第一首诗歌至今,他在诗之行旅中已经走过了三十六个年头。其间虽有“文革”时期的一度中辍,也有在艺术探索中的彷徨和困惑,但他毕竟步履沉稳地走过来了。收获是丰硕的。他不但出版了规模可观的抒情诗集《天涯采英》和即将出版同样规模可观的抒情诗集《天野海郊集》,而且还出版了长篇叙事诗《斗天图》(与李洪程合著),所有这些都是他在诗歌道路上踏出的深深脚印。  相似文献   

7.
《雪夜林边小驻》的前景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位杰出诗人,其代表作《雪夜林边小驻》于1923年发表于诗集《新罕布什尔》中。文章根据文体学理论,以前景化的视角从“过分规则化”和“变异”两个方面分析这首诗歌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8.
顾况诗歌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代诗人群中,顾况虽非大家,却有着独特的风貌。可惜历代诗论家对他触及不多,解放后出版的几种文学史和诗史对其诗歌也只是管窥蠡测。到六十年代末,只有顾易生先生写过一篇《顾况和他的诗》,初步探测了他的诗歌全貌。近年来,傅璇琮先生在《唐代诗人丛考》中对顾况生平的考订,赵昌平同志校点出版的《顾况诗集》及其颇富识见的序言,为我们重新认识顾况诗歌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评丁芒的诗     
丁芒从1943年5月正式发表诗歌,到今天已经过了四十一年。但迄今为止,我们只读到他的三本诗集:《怀念》、《更流集》和《枫露抄》。他的诗作不能算很多,然而只要考虑到他曾经从五十年代后期起的二十年间被迫基本封笔,我们就不仅应当承认他的勤奋,而且会对这位阅尽沧桑的诗人寄予深深的同情,更何况从诗的质量、水平和特色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是一个写作态度严肃的诗人。有感于此,我们认为对象丁芒这样的产量虽不算多,但却有着自己的努力和追求、为诗坛作过贡献的诗人及其诗作,也  相似文献   

10.
台湾著名作家墨人(张万熙)先生,初入社会时是从事新闻工作,初入文坛时是写诗。早在1940年他二十岁时,就发表了《希望》、《路》等新诗作品,于是一发而不可收,陆续又在报刊上发表许多抒情短诗和长诗《赣州礼赞》、《锄奸队长》、《最后的胜利》等.墨人是写着诗抗日、写着诗离开故乡九江的。他的最早两部文学作品集便是诗歌《自由的火焰》和《哀祖国》。入台后,他才慢慢把文学兴趣转向小说创作和散文创作。当然,他忘情不了诗歌,1980年又出版了一部诗集《山之礼赞》。他写新诗、写格律诗;不写中国传统诗词调研究专著,《全唐诗导的…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诗人中,雷抒雁是曾经活跃、成就突出的一位.他上世纪70年代步人诗坛,几十年来执著于诗歌写作,出版有诗集十几种.1979年,因政治抒情诗《小草在歌唱》成名于诗坛.2008年出版了1979年至2008年30年的编年诗选,以《激情编年》名之,作为自己诗歌写作的阶段性总结.雷抒雁的写作后期,将更多的精力给予历史散文、文化散文和哲思散文,同时又有以凝重感情、浓厚笔墨写就的体式宏大的抒情诗面世,两种文体的交相书写,体现出了诗人的智慧之诗和智慧之思.  相似文献   

12.
林喦:李老师你好,我手头有你的《垂落之姿》《无限河山》和《李轻松诗歌》三本诗集,利用假期阅读了你三部诗集的诗歌,仿佛重新游历了一次一位女性诗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被你的文字和由文字所组成的意蕴所吸引。知道你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行诗歌创作,在《诗歌报》上曾发表大量诗歌作品,引起不小轰动,被许多喜爱诗歌的人所传诵,想问问你,当初是基于什么原因走上诗歌创作道路的?起初又是如何创作的呢?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早创作白话诗的诗人之一。一九一九年二月二十九日写的题画诗《睡吧,小小的人》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1919、12、11)上发表时,中国新诗坛上的诗人和诗作还都寥若晨星。一九二二年六月,他与同人周作人、俞平伯、徐玉诺,郭绍虞、叶圣陶、刘延陵、郑振铎等合出的诗集《雪朝》问世时,诗坛上也仅有《尝试集》(胡适)、《女神》(郭沫若)、《冬夜》)俞平伯)、《草儿》(康白情)《湖畔》(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这五本新诗集.《雪朝》的出版,在诗坛产生了很大影响,两个月后又再版了。该集内收来自清诗十九首。这些诗,后编入《朱自清文集》扣《笑的历史》。两年后,朱自清又出了他的诗文合集《踪迹》,收诗  相似文献   

14.
费密诗集考     
费密是明末清初与扬州、泰州地区密切相关的一位重要学者与遗民诗人,他的著述在流传过程中散佚较多。在历史上可能有费密诗集《鹿峰集》的存在,现存费密诗集《燕峰诗钞》有两个版本──怡兰堂本与二自山房本,其中,怡本诗钞数量较少,但为费密所作已有定论。二本诗钞文问世较晚,有近三百首诗歌,通过《费燕峰先生年谱》及其他资料考证,为费密所作基本无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全面考察了冯至前后两个时期的诗歌。冯至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生存诗人,个体的生存状况始终是其关注的焦点,且经历了从审美生存到现实生存的转变。早期诗集中,弥漫着浓重的自恋情绪,但却没有完全左右其诗风。诗人的生存状况决定了其诗比同期其他诗作显现出更浓的哲理色彩和深厚的底蕴,诗风呈现出幽婉的格调。40年代《十四行集》的面世是诗人十年沉默后与自己与社会的对话,昭告其已成为一名现实的生存者。《十四行集》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冯至已是一位成熟的现代生存诗人。  相似文献   

16.
殷夫(1909—1931),浙江象山人.他是我国无产阶级早期的优秀诗人.他的诗作,继承并发展了由郭沫若开创的现代中国革命诗歌的优良传统.他以自己的诗歌为战斗武器,唤醒和鼓舞了人民的斗争信心和革命热情,有力地抨击了当时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殷夫的作品有:诗集《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诗集》(包括译诗),小说、随笔,以及戏剧集《小母亲》等.作为殷夫文学创作最优秀部分的红色鼓动诗,大多写于一九二九年以  相似文献   

17.
曹邺诗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词语陈志强晚唐诗人曹邺,字邺之,一作业之,桂州阳朔县人,生卒年不详。他著有诗集三卷,已散佚,后人辑有《曹词部集》。《全唐诗》把他的诗编为三卷。明白如话,是曹邺诗歌的一大特色。他喜欢以歌谣体写诗,以口语词入诗。所以,他的诗大都通...  相似文献   

18.
浙江诗人李浔,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了多部诗集,近期出版的《随笔诗》是一部诗歌自选集,可以看到中年李浔的诗歌中所有的抑郁、感伤以及摆脱现实束缚的渴望。他的诗歌有着一贯的温婉细腻,有的幽默风趣。新疆体验,使他的诗歌呈现出亮色。然而,他担心的是,回到故乡该怎样去生活,他所热爱的诗歌是否在三十年之后还有读者。  相似文献   

19.
孔孚是全国著名山水诗人,1979年调我校工作后,诗情勃发,佳作迭出,今已出版《山水清音》、《山水灵音》两本诗集(还有三本诗与诗论集即将问世),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引起不少诗人与诗评家的关注。鉴于此,我校和其他孔孚生活过、工作过或关系密切的大众日报社等六个单位共同发起并举办了孔孚诗歌研讨会。地点在历史文化名城、孔孚的家  相似文献   

20.
云南民族大学马绍玺教授(回族)撰著的《在他者的视域中——全球化时代的少数民族诗歌》一书,2007年8月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约16万字。马绍玺是一位年轻教授,还是一位诗人和民族文学青年批评家,曾出版过几部诗集,发表过数十篇民族文学研究与评论文章。马绍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