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看当今世界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当前研究这一理论对于应对当今世界金融危机、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实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等进行解读和剖析,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新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和实质.概述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对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3.
《资本论》中股份制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论》中股份制理论研究●郑奕郑军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股份制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他一些著作和文章中对资本主义股份制做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了许多深刻见解,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本文仅就《资...  相似文献   

4.
《帝国》发表二十年之后,重新反思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体系的实质,对我们重新认识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理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帝国》中,哈特和奈格里批判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理论,建构起帝国的政治秩序和国家统治。在卢森堡看来,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既要揭示出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又要作出内在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可见,卢森堡对资本主义的诊断和批判依然有效,她的帝国主义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因此,重新反思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体系的实质,并为卢森堡的帝国主义理论作辩护,这对我们重新认识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锐 《天府新论》2015,(1):42-46
罗莎·卢森堡对马克思主义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把总体性理论确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卢森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主要是对总体性理论的研究.在她看来,抓住了总体性理论也就是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宗旨.卢森堡的总体性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资本积累论》中.卢森堡的资本积累理论实现了资本积累研究范式的转变:资本主义体系与非资本主义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出资本主义体系天然的侵略性,即,它在依赖非资本主义体系的同时又必须不断地瓦解非资本主义体系.这种辩证发展的结果就是,非资本主义体系被资本主义蚕食殆尽,这时,失去了对立面的资本主义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揭露了资本主义的非正义及其产生的根源,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状态下人的全面异化是资本主义的先天缺陷.这个先天缺陷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框架下是无法解决的.在政治哲学思想发展史中,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批判和超越了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继承了人类创造的优秀政治文化,第一次提出了实质正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既是形式正义和程序正义,更是实质正义和结果正义,这是区别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实质正义反映和代表了人类共同的利益,是人类普遍的正义,是最好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的本质属性,剖析了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前提下,所谓"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市场面前人人平等"的虚伪性,并提出了建立在高度发达生产力基础上的共产主义平等观.新时期重温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平等观的批判,对于实现我国社会平等和共享发展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滥用,以及生存方式中过度的消费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对科学技术滥用,以及过度消费所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的现代人类生存方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在对资本主义生态政治哲学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激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生态政治思潮对于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理论无知,力图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并提出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和生态方面构建全新的社会制度即生态社会主义.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背景下,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的需要,为我们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9.
晚期资本主义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传统马克思主义难以揭示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现象的意识形态本质,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取得了成果.由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缓和,无信仰特征的消费主义文化盛行,意识形态理论面临困境.面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挑战,詹姆逊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提出并论证了意识形态转型的理论.不仅拓宽了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而且具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了西方当代著名的后马克思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齐泽克的马克思观。一方面 ,他认为马克思仍然是今天人们批判性审视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理论资源 ,另一方面 ,他又站在拉康主义的立场上批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齐泽克“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念的实质是用拉康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全面接管  相似文献   

11.
后马克思主义是以后现代主义为其主导精神的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它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批判精神的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范畴进行解构,并显示了强烈的建构意图.经济学语境下的后马克思主义也有与此相同的特点.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抛弃了马克思本质论的研究方法,把研究的视角转向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本质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从方法论视角学习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本质论,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的高度一致性;明确马克思主义注重生产关系的理论原则,在当今资本主义金融危机中资本主义本质论彰显其真理性。  相似文献   

13.
黄力之 《中国社会科学》2012,(4):23-45,205,206
面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种种复杂现象,丹尼尔·贝尔以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理论为研究出发点,指出晚期资本主义阶段文化与社会断裂的矛盾是由于结构性和机制性两个原因,这有助于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然而,贝尔试图在否定的意义上超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文化问题的深度揭示。马克思的文化思想从未忽视对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的理论关注,并鲜明地提出了资本主义文化矛盾问题的解决思路。同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性质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危机的出路的相关探索,对贝尔思想的超越和对马克思文化思想的推进同样值得重视。因此,认真清理、研究包括贝尔的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切学术成果,科学认识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问题,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纪初,面对物化现象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新形势,西方马克思主义悄然兴起。在这一潮流中,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了中介范式,对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进行评判性研究。透过对中介范式理论实质、理论使命和实践运用的描述,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利用中介打破对待现实客体的“直接性”,才能看到“真正的历史的力量”,看到历史的“事实性本身”。  相似文献   

15.
英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剥削不正义的批判现已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热点话题,但其对资本主义剥削存在的论证在学界受到的关注却较少;然而,后者在其剥削理论的总体建构中具有前提性的意义,并且从根本上规定了其批判资本主义剥削不正义的路径。在当代英美学界关于资本主义剥削的系列争议中,面对通过攻击劳动价值论来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剥削的声音,以科恩、罗默、莱曼为代表的英美马克思主义者分别基于产品所有、财产关系与劳动过程,提出了三种论证资本主义剥削存在的思路。英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剥削存在的论证维护了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的有效性和批判效力,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不过,这种理论建构未能坚持劳动价值论而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我们党成功地创造了利用和平赎买的方式消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把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方人员的改造结合起来等一系列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新兴学派.在对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生态问题的批判中,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生态危机理论、异化消费理论、稳态经济理论,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对于我们批判资本主义现实、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促进生态和谐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产生和发展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中,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关注经济理论与现实研究,从范畴到体系、从制度到运行,充满学术性,对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的弊端认识得较为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其研究视野较为宽阔。欧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理论特征方面充分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相似文献   

19.
普兰查斯和密里本德之间关于资本主义国家问题的争论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次重要争论。争论的缘由不在于是否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现象为研究对象,而在于理论研究方式的迥异。然而这场争论的理论价值却远远超出问题本身,因为它激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主题,改变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赖特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间阶级发展趋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假说"和"后工业社会理论假说",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马克思主义"两极分化"的阶级结构假说有误的结论。赖特忽视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两种模式理论,并误认为他们对"中间阶级"的关注不足。事实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深入,中间阶级在人数和种类上皆会增加。由此从理论前提上推翻了赖特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中间阶级发展趋势预测的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