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慧宗杲门 (1089—1163),俗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宣城)人.少时出家,后参谒昭觉克勤禅师而得法,是杨歧派第五世著名禅师,法号大慧、妙喜,溢号普觉,创立“看话禅”,他的禅学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过很大影响.他的禅宗美学思想也为中国禅宗美学做出了新的贡献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妙悟说”的启示余玫20世纪初和本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西方文化的冲击。所不同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反传统文化旨在将国民于精神和物质都很困乏的境遇中拯救出来,是在历史逼迫下的反抗。而第二次国门打开后的反传统文化却是带有一种自觉的、主...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过程,有着自己独特的现象和规律,它不象接受美学那样,对接受活动有着极为细密的分析和逻辑定性,它往往通过一些言简意赅的精论要语,如“知音”、“妙悟”、“意会”等,来体现中国诗论对接受现象和规律的领悟和认识,而“入出”说则是最集中地透视着中国诗论对接受规律和现象的探讨。最早提出“入出”说的是南宋的陈善:“读书须知出入  相似文献   

4.
5.
除中国古典诗学的"载道"、"言志"、"缘情"传统,还应重视对"妙悟"传统的揭橥和阐发。"妙悟"说萌芽于先秦诗学,成型于唐宋诗学,并浸润在元明清诗学的中心地带,成为影响中国古典诗学千年历史走向的一种重要观念。从古代诗歌的创作、鉴赏与批评的总体倾向看,其中包含的妙悟思想可以划分出感性之悟(直觉)、非理性之悟(灵感)和神性之悟(彻悟)等三种理论形态。古典诗学妙悟观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本体思维,力求超越知识,摒弃"理障"(理性判断),回到以心传心、单刀直入的本质直观,妙悟的终极旨趣在于通过对意象的直观来显现世界的本来面目("妙悟在于即真")。妙悟也是一种非对象性思维,通过妙悟可以打破主观与客观之界割,摒除心物之间的藩篱,回到真实的生命世界本身。  相似文献   

6.
正入宋以来,传统儒学进入建构本体论、心性论与工夫论的新阶段,为促进新儒学的塑成,宋代儒者对佛教进行了全幅地认知、理解与评价,以吸取佛教资源。同时,对于宋代佛教而言,如何在新时代下从佛学角度对儒学进行诠释与重构,已成为宋代僧人的时代任务。临济宗杨岐派的大慧宗杲禅师正是援佛入儒的代表人物之一。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宋钦宗赐号"佛日大师",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市)人,临  相似文献   

7.
一、《沧浪诗话》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意蕴从北宋的文坛来看,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轻视文学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形象特征,提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文学理论。严羽的“妙悟说”是针对江西诗派而发的。他说:“近代诸公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是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  相似文献   

8.
青,在古代为五色之首,现今内化入民族无意识,深远地影响着中国文化。青,变化多端,或是绿色,或是蓝色,或是黑色,甚至是白色。这正显现了中国文化追求浑融自然的倾向。青,在中国文化又有青春、清澄、青山绿水、相思的审美意味,营造出空灵迷离、含蓄素雅、清幽淡远的氛围,成为中国人文精神。总之,“青”化为美,在中华文明中获得永恒不灭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妙悟与天机是东方古代诗论的两个范畴,中国古代妙悟说的代表人物是严羽,韩国古代天机论的代表人物是许筠。这两个范畴在他们的论说中,除了肯定诗歌别趣、别材与灵感问题外,也在批评对象、批评基点、批评方法、批评作用等方面有所不同,另外,许筠的诗论观点还从传统儒家诗论观中解脱了出来,拓宽了诗歌表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大慧宗杲(1089—1163),俗姓奚,宣州宁国人.(今安徽宁国)十七岁(一说十二岁)出家,受具足戒于本州景德寺.最初喜欢“阅古云门录”,其后,依天衣怀让,“趋宝峰湛堂准禅师”,“从曹洞诸老宿”,但后来他极力反对云门宗和曹洞宗的学说,认为它们都是什“邪说”.后参谒圆悟克勤,并于言下豁然顿悟.一个月后,克勤著《临济正宗记》以付之,俾掌记室,分坐训徒.宗杲所处时代的禅宗,公案样盛行,文字禅成为公案运用的基本手段,使唐未五代禅宗所具的独特个性丧失,大慧宗果针对当时禅宗弊端,独树一帜,提倡“看话禅”,成为有宋一代著名禅师,临济宗的中兴功臣.  相似文献   

11.
“闲”字古、今义区别很大,其义项指称、范畴、蕴含在转衍过程中受到自身、风俗、文化等多种动、静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考述、训释往往遮蔽了“闲”之本意,一些原本意蕴亦遭消散、流失。运用现代与传统方法、手段,参照不同的思想体系(儒、道为主),透析“闲”字“形而上”、“形而下”的两重美学境界,悉心梳理其美学意蕴、审美趣味形态的转变及其加被于后世的影响作用。究其实,“闲”所呈示的是一种风度、气格,它的表象是宁静、有所不为,其心中追求的却是无所不可为的大自在。  相似文献   

12.
清代词论家周济的“出入说”见于他的《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一般认为,“出入说”是对“作家创作时形象思维的过程和读者的种种感受”的说明,它要求作家“带着强烈的情感去观察、体验丰富的社会生活”,“熟悉各种事物的形象”再“进入创作过程”(“入”),塑造出平淡、浅近、寓寄托于中而又看似无寄托的艺术形象(“出”);也要求读者欣赏时,既理解(“入”)又不执着于艺术形象所包含的寄托(“出”)。我们认为,这种解释代表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研究水平,但深入考察,又未尽的当。个别学者虽然正确地指出“出入说”阐明的是学词途径,但对“入”和“出”两阶段的本质区别及其联系却未作深入的理论探讨。因此,笔者不揣固陋,略述己见,以就教于前辈学者和其他同志。  相似文献   

13.
"虚静"说虽属哲学认识论,但它包含极为丰富的审美思想,对我国古代美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魏晋初见端倪,到六朝主要体现于宗炳、刘勰等人对审美特性及规律的研究.这一研究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严羽的《沧浪诗话》,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超越了以往诗话那种以记载诗林轶事、零散评点诗作为主的感性形式,对诗歌的本质特征以及诗歌创作的特殊规律给予高度概括的揭示,表述出作者较为完整的诗学思想体系。对于后代的诗歌理论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弋枫 《天府新论》2020,(2):152-160
北宋黄庭坚(1045—1105)是颇具影响的文人琴家,也是禅宗认可的知名居士。"无弦琴"是黄庭坚论琴、品琴诗文的关键范畴,体现了其古琴美学思想的核心及特质。黄庭坚论古琴的审美内涵、审美意象、审美态度、审美境界,皆可依"无弦琴"而得到美学阐释。"无弦琴"的美学意旨与黄庭坚的禅学修养相关联。"无弦琴"的审美内涵即禅宗的真如自性。"无弦琴"的审美意象,寓指古琴"意蕴"超越声"象"的"象外之真",这是禅宗"不立文字"言意观的一种体现。要体悟"无弦"的审美内涵,其审美态度是"闲适",这与习禅"虚静"无执的胸次一脉相通。"虚静"是禅宗"顿悟"前后的渐修,"无弦琴"也蕴含了禅宗"妙悟"的文化内涵。"无弦琴"所乐的琴趣与禅修的归趣都是天真"自然","无弦琴"敝开的是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这当然也是黄庭坚清明"禅境"的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16.
许家竹 《东岳论丛》2005,26(2):142-147
“养气”说 ,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作家修养的重要学说 ,它以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中的气化谐和论为指导 ,强调生命谐和与审美创造的有机统一。“养气”说的这种生命美学意蕴 ,首先表现在孟子和庄子的美学思想中 ,后代的文论家则从作家养气的生命意义和审美价值、实施途径和具体方法等层面作了大量的阐发。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养气”说的生命美学意蕴 ,能够为当代作家修养、文艺生态批评和生命美学建设等提供可资借鉴的文化养料。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境界说”的禅宗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处在清末民国初年,不会摆脱当时人们的文化心境。有清一代,禅宗(及道教)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个心理补偿结构存在于文人士大夫的心中。从清初的钱谦益、顾炎武,到清末的龚自珍、王国维,其言论中多有与禅相关或相通之处。《红楼梦》有禅的思想,恽秉性的“富处皆空,空处皆富”亦通于禅。尤其是清末民初之际,禅学开始与新学相互碰撞、相互消长,从而滋生出许多新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8.
“妙悟”本是中国禅宗的一个重要概念,却对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从审美对象和审美方式两个维度对“妙悟”的审美特征加以阐释.首先,从审美直觉的特点方面来说,“妙悟”是一种以“智慧观照”和“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直觉活动;其次,从审美体验的维度上来看,“妙悟”以虚静坐忘为前提,主张虚实结合,强调从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之处切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人们对常州词派的“寄托”说颇为关注,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也发表了不少.总体上说,论者大都以文学思想作为标准,具体评价“寄托”说在艺术创作经验总结方面的贡献与不足,而对其内在的美学要义则阐发不够.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自然具有认识功能,但它主要是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发展的.对文学本体的艺术评判,常常融合了审美对象的表现内容、接受主体自  相似文献   

20.
传统美学的“意象中心”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学思想,非但不曾将审美主体心理功能的知、情、意分解为三,而且不曾将审美过程的对象形式和主体能力化分为二,它往往着眼于两者浑融一体所呈现出来的“象”。这个“象”,既不单是对象的结构与形式,也不单是主体的情和意,而是这两者的和谐统一,是“意中之象”或“象下之意”,是完整而鲜活的“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