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论文选取了5本国内出版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和9本国外出版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从收词和立目两个方面全面考察了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宏观结构状况,包括总体收词状况、对新词语的收录状况、收词层次、立目的单位和层次、兼类词同音词同形词的立目状况;对比分析后指出其中的不足,希望对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关歇后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本体方面,从文化角度所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尤其是以与人物有关的歇后语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化内涵的论文论著更是比较少见。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通过对从4部歇后语词典以及语料库和他人论文中所搜集到的1035条与人物有关的歇后语的系统分析考察,探讨了人物歇后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本文在对有关人物歇后语进行界定与内容分类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对儒家传统价值观的认同;二、对信仰的追求;三、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四、对女性的冷漠。  相似文献   

3.
《白话小说语言词典》是一部高质量的古代白话小说语言词典,但也存在着一些疏误。本文就其中若干条目释义、立目等问题提出商榷,希望对该词典的修订和白话小说语言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歇后语释义过程中所使用的连接被解释条目和释文的语言学术语———释义用语的准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歇后语词典的整体价值。然而,目前歇后语词典释义用语的使用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现象,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比喻”“指”的泛用和混用;“比喻”“形容”的混用。为准确运用释义用语并实现它应有的价值,需要真正了解歇后语的认知语境,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好歇后语深层意义与表层意义之间最佳关联点的关联方式。  相似文献   

5.
使用语料库分析现行的英语学习词典中以后缀 "-man"和 "-woman"构成的复合词,发现了在处理这类有性别标识的词语时,词典的立目、释义等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通过对该问题的讨论,揭示问题背后反映的社会伦理因素,并探求在词典编纂中处理这类词的比较得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 ,我国英汉海事词典编写出版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释义不够准确、收词立目顾此失彼而没有成龙配套、非专业的通用词语收录过多、有些比较常用的或重要的专业词汇有遗漏 ,提出解决的办法是收词立目要紧紧围绕主题、分工协作要真实到位、改变学术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7.
许少峰编纂的《近代汉语大词典》是一部有较高水准的学术性工具书,但对一些词语的解释和立目仍有偏误。如词典中收录的"擦头皮儿"、"大轴子"、"火手"、"壳子"、"弄窝子"、"扒沙"、"牙不约儿赤"等十余条词语的释义不确,还有"不兑"、"区区将将"、"忔忽儿"、"新梁兴"等多条词语在立目或者注音等方面也不尽妥当,需要重新修订。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英语语文词典中习语的立目与编排问题并试图找出较为合适的编排方法,并具体分析了国内外英语习语编排的不同方式。在此基础上,作者就语文词典中习语的编排及如何设立和参见系统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量事例着重阐述典故的构词特点,研究典故词的立目原则和方法。指出典故词是“介于词与语之间的非词非语”的一类,结构样式有的像词,有的像语。有偏正、联合、主谓、述补、述宾、状谓等多种。所有典故词基本都离不开入、地、物、事四大要素,由这些要素中的某两个或几个组成,也有少数借助语境只取其中的一个。事典词语往往结构松散,在立目上可取用典故要素提取的方式。立目时要注意尽量彰显典故,显示其与普通词语的不同,立目原则要根据词典性质而有所区分,注意方便读者对典故的查找,可吸取类书的特点,为词典编制人、地、物、事要素索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东汉副词为例,探讨《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在收词立目上的两个问题:东汉以下的专书虚词失收较多;复音虚词的取舍、定性缺乏理论指导,随意性大。  相似文献   

11.
从语言理解最佳关联的角度,可以看到对外汉语词典编纂中的不足主要是:词条解释过于生僻;汉英解释和英汉解释不一致;义项选择区别性不强;文化意义阐释不足;示例不够浅近、典型,书面语过多,时代色彩过于陈旧;例句过少或缺失;例句未按语法分布特点编排;词典的规模过小;例句的趣味性、针对性不强等.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语用对策,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歇后语作为汉语熟语中大量存在的一种独特语言形式,长期以来引起了国内不少学者对它的兴趣。歇后语的研究是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对歇后语的界定、分类和主要特征作了说明,论述了前人对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探讨了歇后语理解中的认知机制和认知过程,为熟语表征和理解的认知研究之四。认为,复杂的认知机制和心理策略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可以作为ERP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汉语歇后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民族气息。在汉译英的实践中,歇后语的翻译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顺应论对汉语歇后语的翻译带来了重要启示: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汉语歇后语的翻译实际上是译者不断进行译语选择的过程,译者应根据歇后语的不同类别灵活选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其译文顺应源语和目的语语境的各个方面,以保证交际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4.
歇后语的语义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面结构和语底结构两方面介绍了歇后语的结构,并从语义功能的角度,在概念、表达、指示、酬应、美学五个方面对歇后语的应用进行了描述,认为概念功能是用经验或逻辑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表达功能是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指示功能是把语言和某些语境构成要素联系起来的功能,酬应功能是一种交际功能,而美学功能更多地是为了取得某种修辞效果,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大字典》是当今规模最大的高水平字典,具有广泛的影响。出土简帛文献是任何大型语文辞书编纂都应充分利用的材料。经全面统计,《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中的全部简帛例证共432条,通过逐一查核,发现有162条例证存在释读问题,占简帛例证总条目的37.5%。这些释读错误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例证文字隶定误,计141条;二是例证文字释义误,计4条;三是例证文字断句误,计10条;四是例证文字脱文误,计9条。除此以外,还存在其他相关问题,一是第二版不但未对第一版简帛例证的释读错误予以改正,而且还产生了新的释读错误;二是其《主要引用书目表》未能正确反映所引简帛文献的情况;三是对简帛文献的利用很不够。  相似文献   

16.
交流文化与思想是翻译的主要目的之一,但要将原语文中的文化信息传达给目的语读者则是翻译中的困难所在。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引用将维吾尔语翻译为汉语的实例来说明有必要适当引入歇后语这种表达形式,并从歇后语的类别、歇后语引入翻译的实践及其反思等方面加以研究,提出歇后语——一种值得引入的翻译形式,以期对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类大脑心理词库延伸的电子辞书,其知识内容组织方式应和人类心理词库的知识结构一致;在辞书编篡过程中,应充分展现电子媒介超链接、非线性内容组织方式和多媒体整合等独特优势,重视辞书查阅过程中词典用户多种感官的参与、互动;同时,力求摆脱传统纸质辞书知识内容组织方式的束缚。  相似文献   

18.
歇后语韩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歇后语是汉语熟语中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在翻译过程中,要准确、完整地传达歇后语承载的文化信息,要尽可能体现歇后语的文化内涵,以异化翻译为主,归化翻译为辅,使中韩两国读者获得同样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9.
以具体实例的方式指出了《大字典》在例证中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缺少例证、义例不合、引文错误、溯未及源、探未及流、源流颠倒,并尽可能地作了一些理论探讨。可供《大字典》修订和汉语语文辞书编纂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歇后语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语体,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对译者构成了极大的挑战。该文借助接受美学中提出的“期待视野”、“水平接受”和“垂直接受”等概念,对歇后语翻译中存在的种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