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在新世纪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必须加强而不能削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经典论述以及如何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是否需要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如果需要的话,应当如何灌输?考察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历史发展,正视灌输的一般历史作用,我们就必须承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灌输,而且在灌输方法上更要注重科学性,要把灌输的强制性与灌输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灌输论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在新世纪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必须加强而不能削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经典论述以及如何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纠正对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错误认识入手 ,分析了灌输的认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依据 ,提出了强调灌输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通过对灌输的主客体、内容、方法现代化的考察 ,围绕如何加强和改进灌输工作 ,正确实践马克思主义灌输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灌输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输论"的精神实质和本质内涵就是通过"灌输"的手段和方式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从而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学习型政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都需要坚持"灌输论"。以"灌输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必须注重客体的层次性和主体性、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方式的多样性和现代性、结果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做到因材施教、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共建和谐,使马克思主义真正被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灌输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阐发的灌输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仍需要继续坚持和发展这个原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民是历史赋予共产党的神圣使命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灌输同注入式教育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对灌输观点的提出,发展以至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过程的介绍和归纳,提出灌输的作用与意义。在我国,正在实行改革开放,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加强对全国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会进一步提高全民族的政治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促进经济工作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德始人和后继者都十分重视马克恩主艾理论灌输的重要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灌输理论。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应时刻铭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灌输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幂断提高施教者的素质、选择适合的理论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论的“非人性”、“反人性”指控不能成立,因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实质就是实现人的解放,即人性伟大复归的学说,灌输马克思主义自然是人性伟大复归应有的题中之义。把灌输简单归结为方式方法是忽视了灌输作为基本原则或普遍原理的本质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灌输的理论倡导与实践的历史沿革表明,灌输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实践运动存在和发展的依据,自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和发展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陆攀 《宿州学院学报》2014,(2):22-24,64
分析了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紧迫性,体现在部分党员和群众由于没有建立科学的信仰观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和特点缺乏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在苏东剧变带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宗教信仰的消极影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等多种因素的挑战面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弱化甚至危机。基于此,提出了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效性的具体举措:坚持科学的灌输,在灌输方式上要实现从“硬灌输”向“软灌输”的转变;同时还要遵守情感认同与理性认知相结合、宣传教育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等原则。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丰厚的理论基础,即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起因,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揭示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特点是理论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具有统一性。系统的理论灌输与启发式教学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知、情、信、意、行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常用的重要方法。但是,灌输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日益增强的主体意识对灌输论带来强烈冲击、开放多元的思想观念对灌输内容的多样性需求增强、不断更新的科技手段对灌输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带来严峻挑战。接受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意义在于方法论的启示,从以往的重施教者、轻受教者转变到将受教者纳入到主体的范围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应由传统的单纯灌输向灌输与接受的互动转换,凸显受教者的重要作用,将教育教学过程视为教育者传授、受教者接受的双向互动过程,共同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思想灌输原则(或“灌输论”)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一个老问题。长时期来,在同机会主义“自发论”的斗争中,由于马克思主义者的反复论述,此原则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似乎已经不成其为问题。近年来,随着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有人提出意识形态“多元化”的观点,并由此否定思想灌输原则,公然散布“不能向人们灌输马克思主义”的谬论。另外,还有一些人在原则上并不否认向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商,但又认为,搞阶级斗争时期,强调“灌输”还可以,现在搞经济建设,搞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5.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坚持灌输。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灌输理论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还是相互促进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灌输论要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从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两个角度,即理论灌输教育与非理论灌输教育综合方式,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背景,讨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诞生以来,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发展,即向工人阶级灌输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曾经展开过两次激烈的争论:第一次是在本世纪初期,在俄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围绕着“灌输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第二次就是最近两年来,我国报刊上开展了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讨论以后。最近,有的同志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遵循列宁的“灌输论”,坚持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灌输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常使多数学生反感,改革势在必行。长期以来由于对列宁“灌输论”的理解有片面性,对“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形成不无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列宁的“灌输论”与“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形成及改进方法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始终不渝地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解决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承担着灌输和巩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拥护者、塑造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其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