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凯丽 《人才瞭望》2015,(6):213-214
基于燕山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的调查数据,探析当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倾向与影响因素,从社会、家庭、高校及个人四个角度对这个群体的就业倾向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硕士研究生就业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对促进其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随着国家劳动力的不断发展以及各项产业结构的变革,“人浮于事”的现象更加地凸显,就业压力的与日俱增严重影响了国民的幸福指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国民就业问题,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生作为高校毕业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具有学历层次高、理论水平高、科研素养好等特点,这为他们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使他们的就业价值观更加的复杂化.笔者针对当代研究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提出研究生就业价值观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中国第一批扩招后的研究生进入枕业市场,相关的就业问题随之出现.研究生就业市场供雷失衡,研究生鱿业心理误区出现,女性研究生就业陷入困境等,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工作竞争模式的出现,劳动力市场的两分,社会就业的人力资本临界值的改变,鱿业市场"信,息不充分",性别妓视现象依然存在,是造成扩招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面对此种情况,高校、政府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研究生自身等采取相应变革,已刻不容级。  相似文献   

4.
我国研究生队伍不断庞大,使得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生校园文化现状以及重要性,从学术文化活动、职场文化活动和文艺体育文化活动三方面提出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立足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全面推进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培养新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对于现阶段处于相对就业弱势的女研究生来说,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尤为重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力量的辅导员,在提升研究生在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就业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笔者主要从辅导员发挥培养作用的路径入手,研究高校辅导员在提升女研究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社会实践是当今高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学形式,是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重要过程,也是研究生锻炼自我、提升水平以及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平台。但目前的高校实践活动在长期规划、科学管理、学生管理、实践内容等方面存在许多的问题。高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思想的引领,创建科学的实践机制,推动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从而拓宽社会实践的发展路径,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本文以“实践育人”为基石,对当前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策略,希望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分析2013~2016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生四年就业数据的基础上,对林科院研究生就业工作特点及影响研究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究,且针对研究生就业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形成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新思路.笔者对国家级林业科研院所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深度分析探究,对于解决普遍的研究生就业问题、促进研究生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才瞭望》2005,(5):6-7
【编者按】近年来,安阳市人事局始终坚持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人才工作要有新举措的工作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于2003年建立了全省首家集“人才交流、人事考试、人才培训”三位一体的豫北最大的了人才开发服务中心,受到省委、省政府。省人事厅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一年多来,先后有1157家单位参加人才交流会.提供就业岗位1.67万个,达成就业意向2.7万余人:培训各类人才1.5万余人次:引进本科毕业生1660多名、硕士研究生50名、博士5名.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1999年以来,我国研究生规模以每年6,9%的速度递增,2005年在学研究生约为100万:而2002年美国在校研究生规模约为50余万:事实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研究生不断扩招,给研究生的就业带来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0.
易晖  党林夕 《人才瞭望》2016,(12):105-106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研究生就业指导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大部分高校的研究就业指导都比较薄弱,与本科生相比,针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研究生的期望和研究生就业工作的要求.基于此,分析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与现状,就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是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其直接与研究生教学目标的实现、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和就业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研究生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充分的沟通与完善的考核机制等挑战,实施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改革迫在眉睫。文章主要分析在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今年第一大考——2010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今日开考,今年全国报名人数达到140万人,比去年增加13%,创下2001年以来考研报名人数的最高纪录。据分析,毕业生报考研究生,主要原因之一是就业形势严峻,通过考研延后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谋划长远、擘画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就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表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党中央在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着力建设高质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4.
高校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研究生群体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前进方向.针对当前研究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出现的"价值观教育和主体需求脱节、理论认同和社会现实反差、文化多元化和价值观取向冲突、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等现象,结合当前研究生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理论学习不扎实、创新能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强烈和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研究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意义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研究生的入学数据、培养数据、就业期望数据以及就业满意度数据四个一级指标着手,构建起包含十三个二级指标的研究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准确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主旋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将有助于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战略发展。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创新教育、学术研究等方面还稍显滞后,本文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应的措施,切实落实国家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17.
以往被用人单位争抢的研究生,今年在就业市场上亮了红灯。持续扩招使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以平均每年26.9%的速度递增。199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为7.2万人,而2004年仅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就达27万多人,2005年我国研究生毕业人数将超过20万人,创历史最高点。  相似文献   

18.
熊君 《人才开发》2009,(3):49-51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女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受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研究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资料显示。截止到目前为止,2009届应届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不到70%.女研究生的就业率仅为31.3%.就业状况极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就业市场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杨 《人才开发》2005,(5):38-41
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带动了高等教育的突飞猛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培养出大量高质量、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但是,我国就业市场也日益面临严峻的压力。据统计,我国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280万人,比去年增加68万人,加上2003年尚未就业的18万大学生,有300万人要就业。这个庞大的群体面对的却是签约率低、降薪、海归人士的冲击等等问题。面对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用人单位打出"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等等再看,大专生请靠边站"的招牌,产生了"人才高消费"现象。一、何谓"人才高消费"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人才高消费是一种非…  相似文献   

20.
为推选拔尖创新人才,激发本科生学习的斗志,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工作逐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招生工作。同时,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硕士研究生招生形势的变化,推荐免试制度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研究生优秀人才的培养和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我国研究生推免制度的特征和我国推免制度存在问题入手,初步分析了我国推荐免试生制度的现状和对推免政策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