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行政法理论基础争论的核心目的在于确立行政法上具有基础地位的中心理论,然而,这场争论本身存在不同的哲学取向及其内在矛盾。在后现代主义的启示下,行政法理论研究应作理论基础争论到理论内在构建、理论评价民主化以及实用主义等方面的多重转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大陆有青年学者敏锐提出并且强烈呼吁行政法学者应当关注真实世界的行政法研究,以行政法学的理论研究回应真实世界的真问题[1]。这一想法一经提出即得到行政法学界的积极响应和切实践履,反映了我国大陆行政法学发展范式的重大突破和现实转换,令人深感欣慰。但我们不能因此偏废行政法学经典,而应当与时俱进地关注行政法学经典,将关注行政法学经典与关注真实世界的真问题同等对待。行政法学经典是古今中外知名学者对行政法学的理论问题、制度问题、实践问题所发表的真知灼见,是经受住历史检验和时间洗礼所流传下来的被公认的名篇佳作,虽历久而弥新。行政法学经典对于行政法学知识的传播、行政法学理论的创新、行政法治理念的塑造、行政法治实践的超越等具有示范效应和指导作用。最近,由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学贤教授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行政法学名著导读》①一书很好地回应了这种价值认知。据笔者陋见,该书堪称目前中国大陆行政法学界关注行政法学经典的第一本具有导读性质的著作。  相似文献   

3.
关于行政法是否存在或有必要构筑其理论基础,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什么是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以及什么样的行政法理论基础才是目前中国行政法所需要的问题,则是一个虽久经讨论却仍不过时的重要问题。其实,作为一种理论基础,其存在与否以及如何定位,都有赖于理论背后的哲学基础,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丧失了“合法性”。作为行政法上的理论基础,“控权论”可以从“本质—表象”、"工具性—目的性“和”应然—实然"这三个维度进行审视和考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找出其与“控权论”的对接与暗合之处,以期对中国行政法理论基础的选择乃至重构有所启发和裨益。  相似文献   

4.
行政服务契约理念的倡导与运行机制的构筑,客观上带来对行政法性质的全新阐释,及行政法作用、目的的转变。行政法契约意义定位改变了公民与政府的法律关系,促进行政职能价值取向的转变,同时也就要求行政服务意识的增强,无论是进行公共产品的提供和服务,还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都必须立足于公众。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科学体系中,“行政裁量”首先是在行政法学中发展出的一个概念,是行政法希望加以约束的对象.在“行政国家”生成的过程中,行政裁量行为迅速增长,从而使行政法逐渐成了政府有效行使裁量权力的障碍.于是,公共行政学开始取代行政法学而承担起了行政裁量的研究任务,并对其作出了更加积极的理论确认.由于行政裁量问题在公共行政研究中的引入,逻辑性地突出了“责任”的主题,学者们就此展开了激烈争论.在争论中,“政治—行政”二分的叙事原则逐渐被“事实—价值”二分的研究取向所取代,从而推动了公共行政学的进化.更为重要的是,在公共行政研究对行政裁量的关注中,发展出了一条不同于行政法学的思路,那就是从伦理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行政裁量权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克斯·韦伯认为:正是基督教禁欲主义,从文化上直接导致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繁荣。以传统主义为取向的儒教理论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否定了以儒家理论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对社会现代化的意义。由此,引发了社会现代化的文化基础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东方社会现代化的文化基础是什么等问题。 应该说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多元论思想是西方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之一,但在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或处理其它国际事务时,许多西方学者都陷入了一元论取向的价值体系中,否认其它国家的独特发展。而东方许多学者也迎合这种一元论取向的现…  相似文献   

7.
以经济价值为主要取向的技术创新给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带来了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避免生态危机在中国重演,一些学者提出了技术创新应该从经济价值到生态化取向的转向。在认同这一转向的基础上,提出还要更好地协调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取向和生态价值取向的关系,需要使技术创新进一步从当代的生态化取向,转向生态经济取向。  相似文献   

8.
“法的价值”与“法的价值取向”概念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征 《东方论坛》2009,(6):92-99,105
价值哲学在国外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上一世纪80年代起我国哲学界开始对价值哲学进行广泛研究。中外学者对价值和价值取向概念的理解,没有统一的看法。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取向是一定主体基于价值观念面对价值冲突进行价值选择时所采取的行动方向。我国法学界对法的价值的理解,并没有超出哲学上对价值的理解。在法的价值取向中,比较有意义的是立法价值取向和司法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作为世界上杰出的军事理论著作,既提出了丰富的战略战术思想,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思想方法。研究《孙子兵法》思想的取向问题,本质上是探讨孙子思考战争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这既有利于推动战争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也可以更好地揭示《孙子兵法》的普适性价值,推进孙子思想的普及应用。《孙子兵法》的思想取向包括政治取向、前瞻取向、总体取向、功利取向、主动取向、变正取向、完美取向等7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根本在于价值选择,公平与效率是公共政策价值选择面临的两难问题。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公共政策价值取向需要适时作出调整。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乃是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最佳选择。公平与效率二者之间可否统一,转型期公共政策价值取向能否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优化组合,从而达成二者之间的统一,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改革中面临的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1.
行政法基本原理是行政法(学)体系的基石。近年来行政法学界围绕行政法基本原理相关的若干问题,包括行政变迁对行政法(学)转型的要求、行政法(学)体系与构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等等展开了学术上的反思与讨论。未来还需围绕新时代中国行政法学理论和行政法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拓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2.
公正性问题是现代伦理学的核心问题,而代际公正问题则是这一问题域中的一个难点所在,并且它又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因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罗尔斯从正义伦理学的视角提出的正义储蓄原则无疑在这一问题上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而理解罗尔斯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则需要从理论背景、逻辑前提、价值取向和具体方案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量。  相似文献   

13.
以往关于中国人价值取向的类型研究是依据西方学者提供的标准划分或修改的。然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可以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类型和内涵界定提供一种相当契合的分类依据,即中国人曾依序经历了宗教意识取向、伦理取向、文化取向、政治取向和经济取向,但没有经历社会取向上的改变,因此它可作为中国人价值取向的基础特征。由后向前看,价值取向转型中的导向、冲突和积淀是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着的突出问题,其中反映出的社会学特征是思考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如何能迈向现代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义利观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问题,儒家学者在义利方面的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这一价值取向经过创造性的转化,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建立有着许多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特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百年文论"功利与审美纠缠"的理论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文振 《南都学坛》2005,25(1):63-67
百年文论在文学价值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功利与审美纠缠".在这一理论表象背后,隐含着共同的"功利主义"文学价值取向.它实际表征着百年文论在文学价值观理论建设方面的某种残缺.面向中国文学的当代发展现实与未来的文论建构,应当在更为深刻的理论探索中实现文学价值观念的转变,建立以审美价值为中心的多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级的壮大,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近代启蒙思想蓬勃兴起,深刻影响了资本主义法制文明。以自由主义、法治和分权思想为基础的行政法便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要求在法律上的体现。随着行政法理论的传播,欧洲各国开始了行政立法实践,并形成了行政法学这一新兴的学科。而后亚洲很多国家也继受了大陆法系行政法理论,开始了行政法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公法学与经济学视野下的政府职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由市场的条件下,政府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法学上属于行政法的研究范围,在经济学上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从公法学(主要是行政法学)和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有关政府职能的理论,有利于说明经济学上的有关分析之于行政法学的借鉴意义。同样,这种借鉴也是经济分析法学的一次具体实践运用,是在行政法学上综合规范性研究、价值性研究和事实性研究的一次尝试。从现实意义上看,对现在涉及政府职能方面的立法、执法、司法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董四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知名学者。他从"现实"与"理想"中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文化之根,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阐释民生主义与中国传统理想主义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他学术研究的一个明显特色。作为矢志理论研究的学者,他注重学科交叉与方法论上的创新,从现代性与乌托邦的关系上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命题与价值取向,提升了学术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行政价值关系的嬗变看地方政府的柔性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吉 《延边大学学报》2010,43(2):121-125
20世纪以来的现代行政法是以“社会本位”为人文精神的。它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上的价值判断是互相一致,在道德观念上的价值取向是互相信任的,因此在行为关系上的理念就是服务与合作。这种行政价值关系的嬗变,必然要拳政府管理方式和手段的转变。地方政府的柔性化管理是在行政管理事务日趋专业化、复杂化的背景下,随着行政价值关系的嬗变而形成的新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集体主义原则的贯彻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但不能由此认为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只能是个人主义。相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必然要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但这一取向的实现则必须有新的具体途径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