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推动就业工作的关键。本文从共青团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价值意义,共青团在其中的职能定位和两者间的联系,阐明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公益创业实践促进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型"社会建设和公益创业发展相结合的意叉在于释放社会活力、弥补市场与政府失灵、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在两者的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公益创业初期正当性缺失,政府和企业、非营利组织的支持力度微弱等现实问题.我国应该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社会主体自下而上的运作这三条交织在一起的路径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从生态位理论的视角审视我国社会创业教育的发展,发现社会创业教育与商业创业教育生态位重叠"过高"、社会创业教育生态位的适宜度"过低",这些问题严重阻滞社会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亟需打破对商业创业教育的路径依赖,推进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的生态位分离,加快社会创业教育的生态位扩充,推动社会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实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向高级形态的演进。  相似文献   

4.
人才创业首选地,其核心概念是创业,度量可以用GEM的研究框架和方法。目前贵州创业活动并不活跃,创业环境优势不多、劣势和需改进之处不少,贵州建设中国人才创业首选地,其现状不容乐观。推进贵州建设中国人才创业首选地,更重要的方面,是要以创业为核心概念,以鼓励和推动创业为主旨,以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和创建国家和贵州省创业型城市为主要抓手,以吸引和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为重点,改善创业环境,优化创业政策,加强创业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5.
创业者实现新的开创,是以实现自身价值为目的。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创业可以实现两者的统一,使人生价值不断得到升华。因此,创业过程也是成功创造人生的过程。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这种人生价值,是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创业氛围的演化与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浓郁的创业氛围有利于催生新企业,孕育新兴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从微观个体和静态均衡角度看,创业机会是独立于个体的客观存在,个体只能通过机会匹配才能实现创业;个体也可通过优势积累,并实现优势互补开展创业活动。从总体宏观和发展动态视角看,创业氛围不但存在内部演化机制,而且还具有外部演化机制,内外机制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创业氛围的演化发展。区域创业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创业氛围的浓淡,我国目前一些地区创业水平低,创业氛围淡薄,需要通过临界点突破,促进创业氛围自我增强,推动创业活动的转型和创业密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创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有着不同的内涵、目标和工作方式,但又关系密切,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助推、共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创业教育赋予心理健康教育新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在拓宽教育渠道、整合教育队伍、优化教育环境等方面,积极探求建立两者良性互动关系的原则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民创业问题研究——基于106位农民创业者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很多农民已经创业,但在创业中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民创业,提供技能培训、加大资金扶持、搭建信息平台、开展项目指导、实施税收减免、保障创业权益,促进更多的农民进行创业,以推动我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归女性创业是性别视野下并基于教育发展国际化和人才流动国际化背景中大众创业的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在"双创"发展中,海归女性创业的经济社会贡献和价值日益显现.目前从我国现阶段的海归女性创业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来看,海归女性创业者是高潜能的女性创业群体,同时,中国海归女性创业尚不充分,创业发展很不平衡,创业政策尚需创新,因此,推动海归女性创业的关键在于政策完善和制度创新.当前应着眼于实现海归女性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增长,需进一步做大做强海归女性创业的社会基础,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加强对于海归女性创业的引领和服务,不断优化创业发展环境,打造新时代大众创业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理念,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我国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阐明了两者相互融合的意义,并提出了实现两者相互融合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择业的新选择,在推动技术创新、实现自我价值、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创业的开展以及成功的比例.对苏州大学经济学院大学生所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普遍不太成熟,还需加强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长期的过程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都要发挥相应...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对此创业教育责任重大。它要求创业教育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的推动下,积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为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业精神和现代人格素养的公民,进而为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创新型文化的成功转型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创业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否推动我国的大学生创业,关键取决于创业活动的主体——大学生。首先,要形成正确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活动能否得到家庭的认可。大学生要形成“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的意识。其次,要培养一定的创业能力。所谓创业能力就是指成功创办并经营一家企业的综合能力。大学生应抓住有限的宝贵学习时间,全面提升自身的创业能力。要掌握扎实的通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村官”创业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大学生"村官"机制的运行,国家和各地方都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拓出了引导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新思路——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创业整体模式优势和需改进之处,以此促进大学生"村官"在科学、合理选择创业模式,实现自我价值,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生产经营和带动农民致富的自主创业过程中,完善大学生"村官"长效工作机制的退出环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创业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对接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两者对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构建创业导向的精神文化、塑造创业特色的物质文化、健全支持创业的制度文化、创新学以致用的课程文化、强化实践演练的行为文化等措施,以实现创业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6.
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是落实国家发展规划,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是用全球视野谋划辽宁未来的发展战略.根据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针对目前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环境中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创新发展与大学生创业双赢的战略,是建设和谐辽宁经济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创新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及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与必然选择。创新发展视域下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地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重要手段与举措。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认知错位、投入不足、平台不强的现实困境,造成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效欠佳、投入结构不科学、创新成果转化体系缺位等问题。鉴于此,高校应该借助政府、企业及各类社会主体的力量,积极梳理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孵化平台,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与时效性,最终为实现我国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型国家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在创业失败率总是居高不下的事实面前,兼职创业具有分散风险、积累创业技能和经验的重要作用。从创业学习视角出发,运用扎根理论,对兼职创业过程展开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兼职创业“学中干”与“干中学”双重正效应是创业者维持兼职创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中干”体现为通过内向式学习获取工作特有信息和技能,降低外向式学习所需搜寻和机会成本,实现创业能力移植;“干中学”体现为通过外向式学习充分利用资源,开放性地获取创业知识,突破内向式学习中学习时间和知识来源局限,实现创业能力集成;创业能力移植和集成共同构成兼职创业能力;兼职意愿包含意愿的启动和维持,内部因素是意愿维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增多,研究生待就业人数的增大,研究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创业作为有效提升就业率的重要方法,却没有在研究生中得到普遍的推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研究生自身的因素掣肘,另一方面则是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缺失所致.因此,探索研究生创业的现实需求和实现途径,分析研究生创业的现状、必要性,找寻研究生创业的有效途径,对于提升研究生创业意识、推动研究生顺利就业、实现研究生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南都学坛》2016,(4):99-102
培育组织层面的创业精神,建构创业型组织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关键途径。要着力构建培育农村合作组织的创业精神、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来形成创业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培育机制。打造组织内部企业家创业精神、组织层面持续创业精神、组织内部和外部合作的持续发展的发展机制。融合创业型农村合作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机制,建构农村合作组织的竞争优势,推动农村合作组织实现创业转型,使其嵌入当前变革的农村社会、政治和经济及文化结构中,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