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近代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其基本特征是反理性主义,反权威主义,消解主体性,解构统一性.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对我国当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系列正负交织的影响.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消除其对青年产生的负面影响,要从提高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增强辨别能力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期以后在西方广泛流行的一种文化思潮,是晚期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对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的文化运动。后现代主义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在这里将重点探讨其对大学生的影响,笔者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社会20世纪6 0年代兴起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它提倡去中心,强调差异性,鼓励多元化,推崇平等对话。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影响着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也不可避免地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招聘带来影响。结合2010年对广州大学城400家用人单位需求情况的调查分析,通过对后现代视野下择业创业理念重塑的论述,剖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的变化,提出学校、用人单位、大学生三方在毕业生素质培养方面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它涉及文学、艺术(包括建筑的风格等)、语言、历史、哲学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DV影像记录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文化思潮、哲学观念密切相关。所以,随着世界哲学观念、文化思潮不断的发展.艺术创作自然会呈现与之相对应的精神特质。文中将以DV影像为典型.阐明后现代思潮对DV记录影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浸染下,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嬗变:由单一向多元转变、集体向个人位移、理想向世俗变动,甚至呈现出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风险。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这一嬗变,因循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大学生思维的非真实化变动,并深刻地受到大众传媒低俗化的影响。面对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变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强化大学生价值观再培育、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交织的张力——后现代主义思潮与青年价值冲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涌入,当代青年正面临着同一时空下传统、现代、后现代思潮共存的状况,而三种思潮相互交织形成张力,构成了当代青年的价值冲突.本文从分析后现代主义的"放逐理想"、"多元论与差异性"、"责任的消解与去中心化"等几方面的特征出发,阐述它对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冲击与影响,并提出对青年价值重构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已成为一种国际化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对当前研究生的冲击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但后现代主义特有的一些基本观点也为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提高研究生质量、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造精神等提供了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当代西方具有重大影响的现实思想运动,于80年代传入我国,而由于大学生的特点在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后现代主义,分析其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带来的双重影响,从而探索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对策,以促进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思潮繁荣于冷战后期,它认为过去的发展是一种异化了的发展,已脱离了人类所追求的本来目标。在深刻批判脱代性的同时,后现代主义深层次地体现出对人的根本关怀,积极寻求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文精神与科技精神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倡导一种多元化的社会生态环境,去实现全球化所需要的一种既有文化多样性又有全球整体性的哲学突破。  相似文献   

10.
出于反思"现代性"而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目前已经发展成"带有西方色彩"的全球性社会思潮。它反对理性主义、整体主义、中心主义,主张多元价值取向,注重人文关怀,具有否定的全面性与不彻底性、价值取向的无中心性、传播形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行为表现的随意性等特点。后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我国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青少年的天性成长,但也往往易于模糊青少年的是非判断标准,侵蚀青少年积极有为的责任担当,诱使青少年养成享乐主义的生活习惯。为此,需要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加强对西方后现代思潮的理论研究、加强人文精神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引领网络与大众传播方向等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11.
当下,似乎把侃谈"后现代主义"的任何问题当成是一种时髦之举。一批自认为后现代主义能人在大谈后现代主义表象之上取舍、褒贬之见而无视后现代主义客观存在的学者们提出了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伪学说。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一定层面上无法回避的变革、取代上敢于面对、正视现实,积极引领中国未来传统发展,翘首以待后现代主义思潮预演中国"后现代"之传统。  相似文献   

12.
西方现代思想界一度盛行的后现代思潮,可以被看成是对"现代性困境"的一种批判、反思和突围。后现代主义思潮包含了整个西方思想和文化非理性、启蒙之外的另外一个真实面向与可能。我们抛开文化批判、理性形而上学批判不论,后现代主义思潮最早在现代性最"根深蒂固"的经济领域,对增长瘾、增长癖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批判,率先提出"零增长"的可能性,这一点更值得我们学习。尤其许多后现代主义者借鉴了马克思主义资本批判的资源,对于生态经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哲学文化思潮,其倡导的价值观中的某些因素,如游戏、颓废、多元、解构价值、功利化等对高中生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存在着误导性。基于此,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如何纠正高中生的畸形消费心理,如何强化高中生心理调适能力等,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从思想领域培植我们的现代根系 李振 西方现代思想界一度盛行的后现代思潮,可以被看成是对"现代性困境"的一种批判、反思和突围.后现代主义思潮包含了整个西方思想和文化非理性、启蒙之外的另外一个真实面向与可能.我们抛开文化批判、理性形而上学批判不论,后现代主义思潮最早在现代性最"根深蒂固"的经济领域,对增长瘾、增长癖现象进行了激烈的批判,率先提出"零增长"的可能性,这一点更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维对全面深化我国的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的转型升级的引领和启示作用。在此形势下,本文从后现代课程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出发,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探讨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尝试建立起跨学科、多层次、合作、全过程的后现代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6.
研究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对于新形势下使青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近10年的相关文献后发现,当代中国社会对青年有较大影响的思潮主要有新儒家思潮或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历史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此外还存在诸如后现代主义思潮、女权主义思潮、反全球化思潮、消费主义思潮等对青年影响力稍小但绝不容忽视的思潮。当代社会思潮深刻地影响了青年的信仰和价值观,导致青年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变迁,影响青年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变迁,而在这些过程中青年接受社会思潮影响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社会思潮影响下的青年思想引领主要有思想绝缘法、对象研究法、武器强化法和能力培养法。现有关于社会思潮对青年影响的研究存在着过分侧重定性研究和消极影响、到底如何影响是"黑箱"、研究成果呈现结构失衡等缺陷,需要针对这些缺陷寻找相应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思潮本身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创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失衡则为不良社会思潮渗透提供了空间,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在大学生中传播迅速,潜移默化地对创业观念产生着交叉影响。加强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迫不及待,通过做好顶层设计,促进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结合;开展公益价值取向的创业教育与实践,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注重增强文化自觉,重视我国创业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养分。  相似文献   

18.
存在主义哲学高度强调个人,注重个体的独特性,是人本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教育仍然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中的一股左翼思潮,也是一种新的社会主义思潮。生态社会主义提出把保护生态环境、解决生态危机等生态运动与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结合起来以实现生态社会主义,这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思潮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教育,全力克服这一西方社会思潮中的负面因素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以当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为背景,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影响。首先,对后现代文化思潮和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特征做出界定与辨析。其次.对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后现代取向的形成动因和表现形态进行揭示。对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现象.分别从文化冲突论和文化生态学两个不同视域展开学理层面的分析。最后,对构建21世纪中国青年新文化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