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的郁闷心理现象越来越普遍,针对这种不良心理现状产生的原因,笔者从心理素质欠佳、价值观念模糊、适应能力不强、就业前景渺茫、认知水平有限等五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同时,重点就这几个导致大学生郁闷的因素,相应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郁闷"这两个字成了许多职场中人的口头禅,夸张一些的还会将"你最近郁闷吗"作为问候语. 正常看待忧郁心情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职场逆境或是不如意的担心、害怕、焦虑以及不安等情绪,都是非常合情合理的,这样,人们才能引起注意、提高警惕,并且加以剖析,深思熟虑.在遇到挫折、困难和失败时,会更有利于事情向好的方面发展.反之,如果你对什么都不感到焦虑和惧怕,也无动于衷,才说明你的心理不够正常.  相似文献   

3.
《管理科学文摘》2008,(24):82-83
当前,经常听到大学生们的一句这样的口头禅":郁闷!"这几乎成了一种流行于大学生之间的默契,每每提到这个词,似乎大家都很理解,大有同感。在词典上,它的解释为烦闷、不舒畅。而这又意味着什么呢?笔者在此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种心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曰富 《经营管理者》2009,(16):248-248
毕业班大学生处在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复杂的情况,本文结合毕业班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情况,分析了毕业班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毕业班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新时期发展建设的宝贵人力资源,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层出不穷,高校应研究并探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路径和策略。以促进大学生发展,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分析了心理健康危机的概念、特征及发展过程,讨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类型和表现,提出了心理危机的筛查与干预路径。  相似文献   

6.
浮躁不居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通病,也无情地侵染了身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对于学习成长和心智尚不成熟的莘莘学子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质量学习的前提和保障。文章就高职大学生浮躁心理的现状考量、主要表现、归因分析和矫治策略作了系统的梳理,有利于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世界,促进他们的心理"明媚"与精神"成人"。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迅速、及时进行心理干预,防止过激行为和严重侵害事件的发生。心理危机会造成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失衡,高校需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特别是关注“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尽量减轻心理危机给他们带来的身心问题。引起“90后”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不仅有其本身过于自我,难以相处的性格,还有虚拟网络的侵蚀等。因此,高校不仅要在危机后及时进行心理危机的处理,还要重视心理危机发生前的预防,建立完备的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危机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经济状况、学业期望、情感归属、人际交往等交织在一起,但遇到特定的生活事件时,这些交织在一起的因素就会共同作用在大学生的身上,使冲突一下子体现出来,引发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危机。当代大学生因为各方面压力,常常导致心理危机的爆发,有效的进行预防和干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李金如 《经营管理者》2013,(23):255-255
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变革中主动适应社会,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环节。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要树立强大的责任感,以身作则,努力成为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成才向导",同时努力创设宽松、民主氛围,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解决心理问题,培养大学生健康心态和良好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风云突变的形势下,国家安全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防御。心理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安全的研究,论述如今国际形势下的大学生心理安全对国防心理安全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黄敏慧 《决策与信息》2008,(10):125-126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我国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受着一些心理困扰,如果不及时加以调适,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会引起我们不想见到的悲剧。因此,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克服学习过程产生的心理困扰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阅读活动不仅是其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还能很好的调节他们的各种情绪、情感等心理活动。而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网络在凭借其优势给大学生提供重要服务的同时,还对大学生的阅读心理与阅读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分析网络环境之下大学生的阅读需求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网络阅读过程中心理产生的主要不良倾向与原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试图通过提出合理的阅读心理调整策略来提高大学生网络阅读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屡见不鲜。通过文献分析方法,本文分析讨论了高校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危机类型,方便高校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者快速查找高校大学生中存在心理危机的小部分人群。大一学生主要为人际交往心理危机,大二学生主要为学习心理危机,大三学生主要为前途心理危机,大四学生选择就业的主要为就业心理危机,选择考研的主要为学习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是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传递知识、服务育人。服务育人其中就包含了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综合素质的建设人才和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5.
王煜 《决策探索》2010,(10):69-69
和谐心理即健康的心理。构建大学生和谐心理的主要途径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生活是大学生生活的主体部分,而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主要是学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根据学科特点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相关的教育内容,是新时期构建大学生和谐心理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以就业为中心,在其他心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本文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适就业心理障碍的方法,以帮助大学生从众多的就业心理困惑中解脱出来,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问题,并作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为了解医药类院校女性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以湖南中医药大学500名在校女大学生为被试,对其就业心理危机状况进行调查,以便掌握医药类高校女学生的就业心理动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研究,存在样本确定简单化、归因分析片面化、欠缺人文关怀等问题,未能有效的指导高等学校的反贫困工作。把贫困作为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变量,揭示其所蕴涵的社会文化意义,检视其对个体所具有的心理意义,进而明确其影响个体的心理社会机制,是心理学视角的贫困研究和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研究的未来取向。  相似文献   

19.
王颖 《经营管理者》2011,(5X):322-322
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给正处于心理转型期的高校大学生带来诸多的压力和挑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挫折及其成因,揭示了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对于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和其他的大学生一样具有同龄人共有的心理发展特征,但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奋斗目标和内容的差异,社会认识和经验的积累使贫困大学生心理状态及特征、个性发展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本研究根据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总结,提出贫困大学生心理调试及帮扶性教育建议,旨在辅助经济资助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