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计抽样是指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的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在审计中最常用的数学方法是抽样技术。随着统计科学和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许多会计公司将统计抽样理论与审计相结合。设计出了审计抽样技术。对受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进行符合性测试时.采用属性抽样,如连续性抽样。发现抽样。在实质性测试中采用变量抽样.这对于减少审计风险和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意义重大.因为严格遵循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根据总体容量、误差率、精确度、可信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到样本容量.其分布规律更加接近于审计总体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符合性检查是抽样审计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它主要用于判断审计对象总体错误发生比率,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及其改进情况等。符合性比例估计是符合性抽样推断的主要内容,文章根据决策规则的基本原理,对阶段审计抽样下的符合性比例估计所需要的样本数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统计抽样技术和方法应用于审计工作,是审计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它在审计测试中应用的意义在于,能科学地确定抽样规模,防止审计人员的主观臆断,而且统计抽样能计算抽样误差在预先给定的范围内的概率有多大,并根据抽样推断的要求,把这种误差控制在预先给定的范围内,以样本误差来推断总体误差,使审计工作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单位平均估计抽样的应用   单位平均估计抽样是通过抽样审查确定样本的平均值,再根据样本的平均值推断总体的平均值和总值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十分广泛,无论被审计单位提…  相似文献   

4.
宋立 《山西统计》2001,(10):12-12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与内部控制有关的活动大部分集中在制度的设计和审计方面,重在改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和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效果。西方国家研究探索出一种称之为“以内部控制条纹为基础的审计”,这种有别于以经济业务检查为基础的科学审计方法.既能提高审计效率,又能保证审计质量,成为传统审计转变为现代审计的一项重要标志,使现代会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一)审计中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审计人员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调查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记录;第二,…  相似文献   

5.
张洁 《统计教育》2005,(2):52-5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抽样调查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审计领域。抽样调查主要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本文以对新华发行集团的存货审计为例,从抽样总体的确定、抽查样本数量的确定、抽取样本的具体过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统计抽样在审计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审计的技术方法是指收集审计证据时应用的技术手段。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以采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技术方法,获取审计证据。检查是审计人员对会计记录和其他书面文件可靠程度的审阅与核对;监盘是审计人员现场监督被审计单位各种实物资产及现金、有价证券等的盘点,并进行适当的抽查;观察地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和有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所进行的实地察看。  相似文献   

7.
在运用抽样方式开展审计活动时,如何确定抽样测试规模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避免可能存在的随意性,在审计抽样方案设计阶段就需要规定出必要的样本测试数目。双重抽样是审计抽样的一种组织方式,能帮助人们确定出有效的样本测试单位。文章依据决策分析原理,探讨了符合性审计抽样成数估计时所需要的最小样本测试数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王启飞 《浙江统计》2005,(10):28-28
一、内部审计风险及成因 一般而言,风险系一种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当反映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或项目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或者经营管理存在重大错误舞弊时,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或失察,且发表不正确或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即为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风险作为一种实际或潜在的危害或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发展,同时,以内部控制制度测评为标志的现代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审计抽样逐步由非统计抽样向统计抽样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统计抽样技术方法和理论体系.货币单位抽样就是由几大著名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及有关国家审计机构在6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使用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它是专为针对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而设计的抽样方法,是目前国外应用最为广泛的审计统计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最新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是内部审计的权威标准。书中对内部审计做出了新的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运作效率。它采取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管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他们的效率,帮助机构实现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蒋韧 《浙江统计》2008,(8):34-36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特点,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体现企业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要求,在国家法律、法规的约束下,企业具有独立财产权和责任的一种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作为内部控制要素之一的内部审计,是管理科学的重要体现。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健全内部控制,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符合性抽样是抽样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性比例估计是这种抽样审计的主要内容.文章根据势函数与决策规则的基本原理,对分层审计抽样下的符合性比例估计时所需要的样本数目进行了讨论,包括势函数规则下审计对象符合性比例估计时的样本容量,决策规则下审计对象符合性比例估计时的样本容量等.  相似文献   

13.
运用抽样调查开展审计活动,是现代审计业务组织的一个基本方向.符合性比例估计是符合性抽样推断的主要内容.文章根据势函数与决策规则的基本原理,对整群审计抽样下的符合性比例估计时所需要的样本数目进行了讨论,内容包括:势函数规则下审计对象符合性比例估计整群抽样时的样本容量,决策规则下审计时象符合性比例估计整群抽样时的样本容量等.  相似文献   

14.
审计抽样是审计师用于形成审计意见的工具之一,它在审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抽样实质上就是通过查看少量来认识总体的过程。审计师要想得到客观的抽样结果,又不使费用过高,就应用科学的统计理论来确定样本容量。审计师同时应懂得,审计抽样是在求得一个可靠的估计,而不是精确的答案。下面的两个统计概念是很重要的。 置信度:它是指相信根据样本所作的估计落在一个指定范围内的程度。置信度通常用一个百分数表示,如95%的  相似文献   

15.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会计核算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有人说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行政事业审计没有多少工作可做了,但事实表明,会计集中核算条件下的审计监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一、加大审前调查力度,科学制定审计方案。为使编制的审计工作方案周密、具体和合理可行,在编制之前,审计级应进行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在编制方案过程中充分运用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在评估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围绕审计目标确定审计范围、内容方法和步骤。审计组可具体采取“走访座谈法”和“个别谈话法”。前者是以被审计单位…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市场经营风险的加剧,审计风险日益突出。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有效控制和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已成为审计部门的热点问题。 一、审计风险的成因 1、审计内部环境的影响。这主要是指由于审计本身某种原因对风险形成产生的影响。包括由于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精形成的工作失误;不良的职业道德招致的审计风险,如单纯追求收入,违心提供虚假报告等。  相似文献   

17.
工程造价审计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对建设项目投资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的一种监督活动。具体指由企业内部或外部审计机构按照相关法规和各项技术指标,对建设项目投资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实施的审核与监督,并通过审计监督,保证建设项目投资的真实性、准确性及竣工结算编制方法的合法合规性。  相似文献   

18.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当前,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企业组织结构日趋复杂,详细审计已经不可能,审计人员为做出抽样决策,不得不涉及到重要性问题。同时,抽样审计下,审计人员对未查部分是否正确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与重要性的判断有关。因此,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必须对重要性做出恰当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内部审计现状 从1983年起在国务院各部委和国营大中型企业陆续建立起内部审计机构,在短短十多年里,在各级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内部审计事业蓬勃发展,但是与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相比,我国内部审计不论在法律法规的建立上,还是在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和质量上以及在业务建设和职能作用的发挥上都明显落后。与西方内部审计相比,差距更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初步形成,企业建立了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这就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内部审计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存在较大缺陷,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认识这些问题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企业责任审计,即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指由审计机关或组织对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企业财务审计是对企业一定时期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审计,其最常见的形式是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目前,人们往往过多地谈论着这两种审计的区别,其实,它们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更有密切的联系。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保证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都非常重要。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区别:(1)目标不同。责任审计的目标是验证被审计领导人员所承担经济责任履行的充分性和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