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英语词汇形成以来,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而隐喻和转喻对词义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是充当了语义衍生的内在动力,因而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了在隐喻转喻间相互作用的类型中意象图式的作用。探讨了三种意象图式(即容器图示、部分/整体图示、过量图示)在概念相互作用中特别是与转喻的关系方面的作用。表明意象图式有两个基本功能:构建一种存在于转喻映射中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语言表达的价值论价值。最后讨论了意象图式在隐喻转喻之间概念相互作用中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语义理论多从语言结构本身和社会历史的角度讨论词汇意义的扩展,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论证说明词汇意义的发展变化是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而形成的,通过隐喻和转喻讨论语义变化的内在机制。同时本文探讨了其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影响词义变异的心理因素——隐喻和转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当代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和转喻理论,以现代汉语中的多义词为研究对象,对现代汉语 中的双音节多义词义项间的关系作了细致分析,同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形成多义词 义项的心理因素,认为语言变异中的词义变异体现在现代汉语双音节多义词义项间的关系上 大致分为相似和相关,这两种关系主要是由人类的两种认知方式——隐喻和转喻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网络语言的产生是隐喻和转喻思维的结果。施喻者突显了始源域和目标域在某一点上的相似性,或以事物间的邻近联想为基础,在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用一个突显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从而成功地创造出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6.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表达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体现人类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两种基本认知方式。文章通过具体语例考察了英、汉体育竞赛新闻语篇中的隐喻和转喻表达所体现出的认知方式上的共性,并从文化维度分析了两者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体育竞赛新闻语篇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隐喻与转喻的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学界关于隐喻与转喻的认知研究已经有所探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隐喻与转喻具有共同特征,但隐喻与转喻认知概念中存在的问题,是二者间的区别和互动问题。此外,隐喻和转喻研究中的“概念整合理论”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趋势,这一理论对隐喻理论的映射单向说进行了合理的修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8.
词语的隐喻和转喻引申所负载的文化信息非常丰富,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隐喻方式及其表达。因此,汉语的隐喻和转喻引申体现出了汉民族特有的思维特点、审美特点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认知角度出发,运用转喻和隐喻理论对英语中名词动化的认知基础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名词动化的认知过程,以及认知转喻机制和隐喻机制如何在名词动化过程中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甄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语言修饰手段。仅用下定义的方法是不能从根本上解释两者的区别的。作为语言和人们思维自然发展的产物,只有从认知角度才能对隐喻和转喻进行真正的甄别。在从认知域数量和认知加工级别对两者进行区别时。可采用隐性和显性相似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扣转喻是两大认知工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两大基本概念体系,是两种十分重要的思维方式。诗词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仍然是创作者对日常生活中某些普通的隐喻扣转喻进行提炼扣拓展,由此创造出来的鲜活意象。本文对李清照词中的隐喻扣转喻进行研究,发现可以将它们归纳为几个隐喻概念扣转喻原则。  相似文献   

12.
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两大认知工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两大基本概念体系,是两种十分重要的思维方式.诗词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仍然是创作者对日常生活中某些普通的隐喻和转喻进行提炼和拓展,由此创造出来的鲜活意象.本文对李清照词中的隐喻和转喻进行研究,发现可以将它们归纳为几个隐喻概念和转喻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探讨“脚”字含义(包括汉字“足”和英语foot)的转喻和隐喻现象。从转喻的认知模式来讲,脚可以指代人,代情绪,代动作和功能。从隐喻的认知模式来看,脚的隐喻含义主要是基于其空间概念的延伸和脚的动作。  相似文献   

14.
意象图式及其在介词over词义拓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象图式是先于概念和语言的抽象结构,也是最重要的语义结构。认知语义学认为意象图式在多义词词义拓展中起关键作用,是词义理据性的有力证明。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探索了意象图式在空间方位介词over词义拓展中的作用,并对Lakoff运用意象图式分析介词over词义的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隐喻并非纯粹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更不是哲学和科学的大敌,而是一种思维和认知工具。隐喻在经济和科学等领域被普遍应用。文章以Lakoff对词义扩展的隐喻认知理据的阐释为理论依据,把经贸英语词汇的隐喻性用法按词性分为名词隐喻,动词隐喻,形容词隐喻和副词隐喻,通过典型的经贸英语词汇实例,阐释英语词汇的隐喻性词义扩展在经贸英语中的应用。这些经隐喻化而约定俗成的词汇有助于人们对经济原理和运作的认知和理解,这不仅体现出隐喻的认知功能,还体现出隐喻强烈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我们试图尝试延续现代语言学家雅各布森对隐喻与转喻的诠释,进一步探讨隐喻、转喻与意象产生的关系。传统(包括雅各布森)将明喻与隐喻归于同一类,实际上明喻倾向意象的相似,而隐喻的趣味则是彼此的相异。一方面,对比与相异让隐喻翻转理念;另一方面,从相异引发相似的联想是隐喻意象诗趣之所在。相较于隐喻大都基于"发明",转喻大都基于"发现",但"发现"经常是更大的"发明"。时间性的接续促成意象的环炼,空间性的接续牵引意象的比邻。"语意的比邻"所产生的意象经常是叙述的逸轨。由于词语与意象必然经由选择与接续而产生,所以大部分诗的意象是隐喻与转喻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探讨脚字含义(包括汉字足和英语foot)的转喻和隐喻现象。从转喻的认知模式来讲,脚可以指代人,代情绪,代动作和功能。从隐喻的认知模式来看,脚的隐喻含义主要是基于其空间概念的延伸和脚的动作。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指出语言和思维、认知之间的紧密联系。隐喻和转喻都不仅仅是语言现象,还具有强大的认知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自身的重要认知手段。转喻不是一种隐喻,隐喻以相似性为机制,而转喻以临近性为机制。两者作为最基本而强大的认知方式,相互独立,可以说是人类认知的两大基石。  相似文献   

19.
语义衍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以原型为核心向下衍生扩展;另一种是以原型为核心向外延射。认知的高级阶段的隐喻和具有突显属性的转喻在语义衍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隐喻和转喻说明了语义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古本<红楼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回目为语料,分析了其中的转喻和隐喻.研究发现:(1)语言层面转喻用法比隐喻用法丰富;(2)转喻用法可归纳为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地点代人、特征代人或事物、典型代一般、工具代产出物、原材料代成品、结果代原因八个转喻原则;(3)隐喻用法可以概括为抽象概念是具体事物、人是动物或植物、不具有某一典型特征的事物是具有该典型特征的事物三个隐喻概念.最后笔者指出了转喻和隐喻在回目中的修辞及认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