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文学视角中,南岳景区旅游资源涵括了景观文化、寿文化、宗教文化、抗战文化、民俗文化等;拟从三个方面进行旅游开发,如利用彩绘、糖画等不同介质宣传吸引现代旅客眼球,结合周边旅游景点联动发展,以皮影戏、剪纸艺术、说书、印章等民俗文化为基础发展文化旅游,利用文化名片建设示范性的人文景点。相信此类旅游推广会极大地促进南岳旅游业绩之提升。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方志景观文学及其当代增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景观文学 ,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中国古代地方文学极富特色的核心构成。但这类作品大多载录在各地的地方文献包括地方志中 ,一般来说很难引起文学史家的足够重视。随着近年来各地大规模旅游开发热的兴起 ,各地对其旅游景观景点的人文历史底蕴的“寻根问祖”已成为必然 ,因此 ,全面发掘整理此类方志 ,使其在当代重新增值 ,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作为产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许多极具中国特色的现象。越来越多的非国有资本通过 参与和组建景点类旅游企业陆续介入景点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对非国有资本进入景点类 旅游资源开发这种现象在我国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条件下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试图说明非国有资本参 与景点类旅游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以及非国有资本进入景点类旅游资源开发所采用的两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阐述Bult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以大连金石滩为例对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地的景点建设、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进行时空分析,找出其生命周期的特点与规律,得出其发展的机制和今后发展的思考,最后论述了地质遗迹景观旅游地在延长生命周期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旅游经济发展热潮影响下,白鹭洲公园为配合景区旅游开发的提档升级和公园自身建设需要,近期在总体功能布局、水系与道路结构、文化娱乐设施与商业服务建筑配置、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改造和扩建。在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存在商业气氛过浓、群众性游憩功能和水环境景观质量下降等新的问题。建议在明确选择旅游文化景点或综合公园一种主体功能定位后加以相应改进。  相似文献   

6.
古代旅游诗词是我国旅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关于旅游活动的宝贵记载。本文从旅游诗词的界定出发明确了旅游诗词的范畴,对旅游诗词这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指出旅游诗词的潜在功能和文化价值理应得重视和挖掘,把旅游诗词充分应用于景区景点的规划、导游从业人员的讲解等旅游活动中,从而更加深入全面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更好地服务现代旅游事业。  相似文献   

7.
花果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区,"海、古、神、幽"是连云港市的旅游开发目标.在分析了花果山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认为作为<西游记>的背景地,花果山景区、景点建设尚不到位.提出了虚构景观,打造花果山"西游"文化品牌;利用地质资源开发建设地质公园,打造花果山旅游开发的顶级品牌;全方位开发"大花果山景区"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书法与中国旅游景观历来同步发展,相互辉映.书法是旅游景观中被弱化的文化视点.它的人文意义、艺术价值有待开发,旅游事业应着眼于文化品牌的建设,旅游专业应加强中国书法以及相关文学常识的必修课教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书法与中国旅游景观历来同步发展,相互辉映.书法是旅游景观中被弱化的文化视点.它的人文意义、艺术价值有待开发,旅游事业应着眼于文化品牌的建设,旅游专业应加强中国书法以及相关文学常识的必修课教学.  相似文献   

10.
北宋诗文革新中存在着"乐"主题发展的过程,四明文学景观中的"众乐"书写,也是北宋诗文革新中"乐"主题发展的反响。四明文学景观中的"众乐"书写借由"众乐亭"唱和而提出,经由西湖十洲的吟咏达到鼎盛,而在南宋实现转型,由凸显政绩、循吏转向摹写老百姓的民和年丰。四明文学景观中的"众乐"书写,体现出对范仲淹、欧阳修所提倡的忧乐先于天下、乐道以忘忧思想的践行,是对士林风气与诗文革新的积极响应,平衡了四明文人的出世与入世矛盾,推进四明园林景观向民众开放共享。四明物质基础的相对富庶、地方官吏相对优越的从政条件以及优游道艺的文化土壤,使"众乐"书写在文学景观中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同市古城区的日渐复兴,古城旅游开发问题亟待解决。目前,首批十大复兴景点已经对游客开放,但景点客流量、旅游率和知名度等参差不齐。以弘扬"古都文化"为旅游主题,制定合理的主题旅游开发、演绎战略和主题定位途径,有助于展现古城区的独特魅力,推进全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旅游路线规划是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环节,现有研究多基于研究者经验进行规划定线,基于不同人群的行为偏好进行游线规划的相关研究较少。文章建立红色旅游景点分类体系,从不同人群的选择偏好入手,采用ArcGIS和社会网络模型构建针对大众旅游群体和红色旅游团队的旅游路线体系。以鼓浪屿118个旅游景点(含大众旅游景点以及红色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13个大众旅游者以及35个红色旅游团队进行行为特征和选择偏好分析,提出两类群体在6小时总游览时长下的红色旅游路线规划方案。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旅游路线规划方法弥补了以往对人群分析针对性不足的欠缺,结果符合实际的旅游空间形态特征,为红色景点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打造红色旅游景点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丹霞地貌景观资源区划与"双红旅游区"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霞地貌是一种以赤壁丹崖群为特征的特殊地貌类型,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江西省丹霞地貌主要发育于晚白垩世红色岩层中,是晚第三纪以来新构造运动间歇性隆升、断裂切割、流水冲刷和风化剥蚀的产物。根据陆地卫星TM图像解译和野外实地调查,查明了全省共有丹霞地貌景观资源123处,其中新发现景点78处。丹霞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该省周边丘陵低山区,明显受不同级别河流的流域控制,具带状分布规律,可划分出9个景观集中分布区域。赣东南丹霞地貌景观最为密集,又是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重点培育地区,可谓是“形神兼红”,具有鲜明的“双红”旅游特色,开发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4.
无景点旅游视阈下养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景点养生旅游是养生旅游步入成熟期的一种新业态。无景点养生旅游糅合了无景点旅游与养生旅游的概念,是现有旅游健康性受到挑战、吸引物不断泛化、旅游者养生旅游需求旺盛和旅游业发展趋于成熟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无景点养生旅游的主要特征是自主性、养生性与经济性。在开发过程中,要以自然人文养生资源为依托,注重注入文化灵魂,深化区域内外合作,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并通过智慧旅游建设实现整合营销,树立无景点养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5.
宜宾具有独特的僰文化资源,然而僰文化的旅游开发却一直陷于困境。本文结合僰文化旅游开发的探讨,指出我国文化旅游发展存在对文化旅游资源的片面理解、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失衡以及资源开发方法单一等误区,提出解决途径和对策。强调对文化旅游及其资源的正确理解是文化旅游发展初期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策划旅游活动、进行景点设计和旅游商品的开发是我国现阶段发展旅游规划应重视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无景点旅游”发展障碍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景点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其最大特点是以体闲为主不设固定景点,在休闲中寻找快乐,在深入中寻找体验,个性张扬,无拘无束,深受年轻人喜爱.本文分析了"无景点旅游"模式的内涵、特点、兴起的原因及其开发的意义,探讨了发展"无景点旅游"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芙蓉镇旅游发展的优势比较突出,但劣势也比较明显,在大湘西新一轮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宣传的机遇下,芙蓉镇旅游市场明确自己的市场地位,与周边景点建立合作共赢的关系,通过多方筹资,科学合理地对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递进开发和深度开发,从而彻底改变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对肥西山区山林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市场分析,提出营林→筑路→景点建设→服务设施建设的开发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旅游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人造景区的建设应把握鲜明的主题,注重建筑格调品位,增强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并不断充实、完善、更新内容。旅游景区的开发要正确处理风景名胜与人造景点的关系,不能因中国有极为丰富的风景名胜而忽视人造景点,更不能因开发人造景点而损坏风景名胜。湖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条件在本世纪末建成旅游大省,关键是要使现有主要旅游风景区再上一个档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格尔木城市景观开发的实地调查,针对其城市景观定位与开发中文化性不突出制约了旅游发展的现状,探讨了格尔木作为高原第三城的旅游开发前景及城市景观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