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以下简称“课本”)的文言课文中,有两处出现“步走”这一词语:一处是高中一册《赤壁之战》:“操引军从华容通步走,……”(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另一处是高中二册《鸿门宴》:“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卞,道芷阳间行。”  相似文献   

2.
盂玉楼与薛宝钗已被历代评家各自作出了许多评论,但把二人联系起来作深入分析的不多。文章绕开全局性问题不作面面俱到的分析,从读者对这二人截然相反的两种反应和评论入手,就其部分内容即二人人际交往中的相似性作概括分析,并着重对其情感侧面进行心理学分析,以期在《金瓶梅》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以及古典小说的研究中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3.
重释“比”、“齿”——与《语林趣话》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林趣话>对"比"的解释有三处失误一是认为其古文字形"像两个并列的人挨得很近",二是引证材料中认为比目鱼"也叫偏口鱼",三是讲述"比"字的引申义"等同"时的引诗翻译不准确.<语林趣话>对"齿"的解释有一处失误和一处不足失误在于认为"齿"字"本义是门牙,泛指牙齿",不足在于没有对"牙"、"齿"二字的异义进行分析.文章结合古籍和实际语言材料,对上述的失误和不足分别进行了辨析和补充.  相似文献   

4.
宝玉两次摔玉都与黛玉有关,都以摔玉这特殊的方式表现了宝黛二人的宿命前缘,但都以摔玉不碎象征着木石前盟悲剧的不可扭转。同样,细读"识锁",揭示作者设置"金玉良缘"悲剧的深层意蕴,挖掘出作者对悲剧人生的哲理思考。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密云县农家妇女付雅琴,从1998年种植二亩特种玉米——“糯玉二号”以来,一年一个新思路,不仅自家致富,还带动周边老百姓致富。她种糯玉二号,亩产值达3000多元,受到当地农民欢迎,纷纷引种扩种该品种。但由于产量高了、面积大了,致使鲜穗销路受阻。这时,付雅琴又独辟蹊径:将干粒加工成城里人过腊八节的腊八粥原料,打成小包装,每500克售价3.7元,亩产值又达3000多元,又一次获得成功。效仿的人多了,2002年春,她跑到市里,与  相似文献   

6.
先秦儒家论玉具有鲜明的学派传承特征,在立论上具有明显一贯性,在入思向度上却呈现出差异性,可谓"玉"彩纷呈。孔子、孟子、荀子论玉不以器型立论,而以玉所呈露的品质立论,且具有以比喻义论玉的一贯特点。孔子论玉主要从比德于玉的角度立论,孟子论玉最大特点是以玉喻政、以玉喻人,荀子则从德玉、礼玉、人才玉等多视角、多论域立论。先秦儒家玉论极大丰富了中华玉文化的哲理内涵,打开了玉文化广阔的思想视野,提升了玉的文化品格与精神价值。正像后来儒家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主流一样,儒家对玉的功能、价值的理论阐释也成为中华玉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僧肇和芝诺皆因提出了一反世人常识的论断而在中西哲学史上富有盛名,"物不迁论"与"飞矢不动"分别是二人代表性的观点。现尝试从有破而立、论证理路和立论旨归三方面梳理其二人的观点,以此探讨二人的差异点及会通处。  相似文献   

8.
王禹偁是北宋初年最重要的文学家,晁迥也是北宋初年重要的士大夫.两人因桑梓之谊而弱冠相交,在此后的宦游中又互相慰勉,互赠诗文以寄情.两人以各自相同或不同的方式对北宋早期文坛产生了巨大影响.王禹偁与晁迥的文学交游和影响,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见出:一、为宦以前的师从之谊;二、仕宦之后的相互慰勉;三、两人在宋初文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爱(微部) 这种情感古已有之,但这种情感怎么说成乌代切的ài呢?我们注意到,这种情感的表现是爱与被爱者挨在一起、偎在一块儿。《广雅·释诂四》对爱的解释是“仁也”。《玉篇》的解释是“仁爱”。仁,从二人,正体现了挨在一起、两心相亲。《说文》: “仁,亲也。”《苍颉  相似文献   

10.
陈寅恪与郭沫若生活在同一时代,并且都在史学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二人治学特色的同异,应是不无意义的工作.于相同处着眼,二人都能勇预时流,运用新史学的材料与方法以及唯物辩证法,同时结合社会需要而研究学术,这些是他们取得巨大成就的法宝.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与刘禹锡是中唐同年出生的两位名诗人,都曾先后贬谪巴渝分任忠、夔二州刺史。本文从六个方面比较二人巴渝时期的创作异同,并适当扩展到贬巴渝前后的诗作比较,从中可以深入探索他们虽同处逆境,而在人生态度、性格心态和胸襟气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新天地》2017,(5)
1.帮助病人学会控制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消极情绪,如愤怒、焦虑等,一种是积极情绪,如兴奋、快乐.从医学角度来讲,冠心病患者对这二种情绪均应有所限制.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与柳永是我国唐宋时期的重要作家 ,二人同处于我国古代文学逐步趋于下层的发展时期。白、柳都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而对后世俗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实为唐宋文人俗文学发展历程中的两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是一个好玉的民族.中国人对玉有着独到的理解和认识.古往今来,世界上没有另一个民族能象中华民族那样对玉一往情深,崇尚备致.黄金和美玉得之不易,价值昂贵,可以充当空货.但中国人爱玉,并不仅仅爱它本身的价值.它那璀璨晶莹的色泽、细腻温润的气质以及内聚抗压的品格,博得了人们由衷的喜爱和钦敬.爱玉成了中国人的一大传统,这一传统的滥觞和奠基,应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红山文化.早在红山文化还没有被人们发现和认识以前,红山文化玉器便不断出土,散落流失乃至惨遭毁弃者,数量难以确估.在红山文化被正式发现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仍然不能认识红山文化玉器,如天津博物馆收藏的两件属于红山文化的玉龙和流落日本的马蹄形玉箍,都曾经长期被误认为是商周古玉.直到1971年5月,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民在北山红山文化遗址中意外地掘得一件大型碧玉雕龙.这一消息不径而走,传遍了辽河上下,惊动了燕山南北.它就象济公手上那般神奇的法术,把考古工作者的目光紧紧地系在红山文化及其令人费解的原始玉器之上.人们开始乍惊乍喜地意识到,中国玉雕艺术的源头很可能发生在五、六千年以前的西辽河流域.  相似文献   

15.
"玉"字在殷商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发展到现在,玉字汇和以玉为根的词与词组已形成庞大的玉族字词.文章从字、词以及修辞角度考察和分析了玉的语言现象,并从汉民族传统玉雕业和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角度详细阐释了玉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厚的精神内蕴.玉是神权、皇权的象征;玉还是传统美德的象征;玉具有广泛的修辞效用.透视围绕玉生成的古典审美意象与审美心理,进而揭示玉的文化蕴涵,解读玉的文化意义,以期达到对中国人的某些集体无意识的历史文化心态作进一步了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对礼与法起源的认识,至今存在一定的偏误和模糊之处。王国维将"礼"字的本义解释为"象二玉在器之形",虽影响深远但不合造字的初义。礼字所从的豊(■),从二玉从壴,会意"用玉装饰的贵重大鼓",正是礼乐原始场景的仪式标志。远古祭神之巫术礼仪的另外两项显性的仪式特征,则保留在"巫""舞"二字的形体中,即巫字从収,像两手奉玉以事神之形;舞字从舛,古文字形像手持两串牦牛尾(一种舞饰)以起舞。发展演变至商周时代的大型礼典中,巫者一人已扩展为一支规模性的乐队和舞蹈助祭人员。同时,礼的概念也渐趋丰满,形成"经礼"和"曲礼"的两条主干系列。"法"字本义训作"刑",可与《书·吕刑》所记的苗民"五虐之刑"相印证,其中包含的一项重要信息,即刑法的起源从兵刑合一的政治模式中分化而出,兵刑分离为两大系列要到西周以后才基本确立。同时,礼与法的词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重引申,产生外延伸缩和概念交错的复杂现象,时代是在战国诸子时期。荀子的礼法学说是在吸收了《管子》或相关理论学说的基础上,进行体系化构建的结果,韩非子的思想乃是荀子学说的延伸,在逻辑框架上并未超出荀子的礼法体系。在广义的制度,即章学诚"政教典章"这一层面,各...  相似文献   

18.
一张旧发票母亲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她去世后,我在整理遗物时,意外发现一张1954年3月19日由玉兴成煤铺开出的北京市座商统一发货票.写着"二条(宣武区棉花下二条)10(号)和元煤100(斤)10.400元".  相似文献   

19.
在周代,不仅死人饭玉,而且活人也饭玉;它不仅是亲情的表达,而且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饭玉这一葬仪,是远古这一风俗的继承和发扬,其缘起的原因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20.
小说集<台北人>是白先勇小说创作的精华,它描述了赫赫王朝灭亡后,各阶级、各行业的大陆人流落台岛20年间的生活面貌.文章从以下两方面对小说集的内涵做了初步分析:一是文化主题--乡愁,分别通过男性、女性两个群体来展现;二是哲学意蕴--生命无常、一切皆空,人生本就是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