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论人性的逻辑异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性研究在当下陷入困境 ,如何提出一条既不同于传统与现代哲学 ,又不同于后现代哲学的新理路是人性研究的重要课题。这里我们将人性界说为人作为实体所杂有的诸属性之整体。这些属性间 ,有的具有逻辑关联 ,是谓逻辑同质性 ;有的不具有逻辑关联 ,是谓逻辑异质性。实存于特定个人身上的全部属性 ,相互间具有实存同质性 ;分属不同实体的属性 ,相互间具有实存异质性。忽视了逻辑异质性 ,以为只靠某一特定的逻辑化理论体系就能把握人性的整体 ,进而造就新的人性 ,这是传统和现代人性理论的僭妄之处。后现代式的人性见解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在人性的逻辑异质性基础上 ,寻求逻辑化的理论智慧与基于实存同质性的生存智慧或实践智慧的互补 ,或许是走出困境的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活跃,传统合作社社员结构相对同质的假定已经发生了变化,异质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并将长期存在的趋势。其中,利益的同质性是合作社形成的前提,投入品和产出品的同质性是社员联合的基础,社员同质性促进社员认同的形成。异质性对合作社的影响则有负有正:对稀缺资源的激励与公平的权衡、委托代理问题、决策成本与缔约成本的增加、抵减规模经济的作用等是异质性对合作社的负面影响;但同时,异质性又有利于促进合作社的形成,有利于社员之间的学习与互补,起到了提高合作社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学史上,由于受到韦伯理想类型研究方法论的影响,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把社会现象作非此即彼比较研究的倾向.具体到本文的研究对象现代社会特征来说,就是认为传统社会的特质是同质性的,现代社会的特质是异质性的.而本文以为,现代社会既不是一个异质性社会,也不是一个同质性社会,而是一个异质性和同质性同在的悖论性社会.其中,由其内在结构所决定的异质性是它的本质内核,由工业文明内在要求所塑造的同质性是它的形式表征.而之所以形成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关键还是受到了方法论的某种误导.社会科学研究要想走出这一困境而达到求真的目标,尤其要注意方法论的正确选择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关系网络是当代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途径和支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关系网络作为社会资本,对劳动力的流动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当代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途径和支撑。美国社会学家哥兰诺维特对于社会关系网络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早有研究,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劳动力的流向;社会关系网络为外出流动者带来许多有用的信息;社会关系网络为外出流动者提供一个支援体系(保护人)。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的社会关系资本化倾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是社会关系十分发达的社会 ,个人摄取社会资源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社会关系网络的质量。谋求建立社会关系网络被人们当作占有社会资源的捷径。在中国转型期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向 :资本化。社会关系资本化的社会动因是利益驱动 ,其现实化的原因在于制度缺失。社会关系资本化的后果是普遍主义原则丧失和特殊主义原则甚嚣尘上。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特殊主义原则 ,扩大普遍主义的生存空间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对于社会关系的变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群体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许多人担心网络社会将出现自我封闭、人际关系疏离的情况,使逐渐衰落的初级群体雪上加霜.但是,新媒体却在这种衰落的同时,在另一些方面促进了初级群体社会关系的加强,重新定义着初级群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网络、关系与中国的社会地位获得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华 《广西社会科学》2004,62(1):155-157
20世纪 70年代以后 ,网络结构观成为社会分层研究的新视角。中国转型转轨时期的社会分层中的非制度安排机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网络结构观指导下的系列研究的比较与回顾 ,指出作为文化意义上的静态的“关系”是中国社会特有 ,但作为“资本”意义上的动态的“关系”则是中国特定的转型转轨时期特殊制度背景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中小企业社会关系网络演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分为个人关系网络和企业自身关系网络两种。随着企业发展成熟,将引起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形式的相应转变。不成熟发展阶段,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主要依赖于经营者个人社会关系网络;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自主发展地位的确立,最终确立起企业自身社会关系网络在企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形成企业自身的社会资本。企业因此摆脱私人关系的网络统治,形成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相似文献   

9.
自格兰诺维特提出"弱关系"概念来,中外学者掀起了"关系网络"研究的热潮.社会关系网络在企业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一种社会资本,在中国的现有国情下它和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福州商帮在长春的创富运动的实证案例分析,来说明社会关系网络和民营企业的创业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启发人们在经济转型的社会中,更好地运用社会关系网络发展民营经济.  相似文献   

10.
儒家社会关系学说,涵载着社会关系的基本正义性,对于现代关系社会学依然闪烁着理论启示的光芒.社会是人际生活的关系场.社会生活主体带给这个"场"何种品质的关系,是衡量一个民族国家民众理性与社会正义的尺度.儒家的社会关系学说,向现代关系社会学呈示着可资撷取的理论意趣.其一是社会观视域:儒家以身、家、国、天下为社会层阶性单元,倡导这些单元的整体性共进;其二是关系论视域:儒家将社会关系划分为"庸俗层"、"通俗层"、"崇高层",主张转化庸俗层,涵养通俗层,向往崇高层;其三是关系调节论视域:儒家倡行"道"之法则原理、"礼"之制度规范、"义"之适宜良知,以调节和规约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1.
黄波 《学术探索》2005,(3):89-93
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关注一个农村社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精英获得的过程,分析经济精英在地位的获得中所采用的策略、所依赖的资源以及与村庄权力结构变迁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与以往社会理论不同,面对现代性危机,马克思转向社会生活的分析从而发现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在经济、社会和历史三个向度中,马克思对现实关系的批判正是基于社会关系的本质,社会关系构成了马克思革命科学的基础。社会转向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学分析,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与时俱进的革命科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关系及其伦理关系的整合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强 《兰州学刊》2002,(3):37-39,23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关系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各种社会关系的状态的良好,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个人幸福国家强盛的条件.各种社会关系的"好""坏"与"善""恶"的评价和要求是一种伦理评价.  相似文献   

14.
徐长福 《河北学刊》2007,27(4):24-32
针对先前哲学在直观问题上的种种弊端,本文将人的意识世界另行划分为自然直观和符号指谓。自然直观是通过感官对对象的直接"意识到",与符号无涉。这是一种自然的意识形式,其机能是自然赋予的,它保证了人同周遭世界即时感应的互动性协调。符号指谓是通过人所发明的符号之间的连接去指谓对象所实现的间接"意识到",它是人工的意识形式,是人创造属人生活之所需。符号指谓包括概念思维,哲学是概念思维的最抽象形式。通过异质性理论的哲学分析可以发现,自然直观包含了大量异质性。异质性就是种类间的不可通约性。自然直观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将哲学所分析到的异质性因素整合得天衣无缝。相比之下,包括哲学在内的概念解释则必须接受逻辑约束,只能操作同质性。因此,自然直观既无须哲学为自己奠基,也不可能充当任何特定哲学理论的基础;哲学的本分在于解决符号世界,特别是概念领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在朝鲜历史研究上有个框框是三个没关系,即主张高句丽与高丽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与当前朝鲜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高句丽与当前韩国政权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目的还是重在现在的中朝关系。然而历史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历史性表达,它不仅具有社会关系的广泛性、长期性,而且更突出了社会关系的政治性、民族性。本文试图对中国与朝鲜半岛历史关系中的两位著名将领的史料性的历史回顾,从社会学上梳理这个关系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6.
(一)利益是社会关系的核心,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关于利益问题的讨论也是极其广泛的,它综合了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法律等因素,也涉及到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经济学关于利益理论的研究历史悠长,自亚当.斯密以来的西方经济学就是以个人的经济利益为逻辑基础,主要分析理性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过程中自动或  相似文献   

17.
作为纯理论争论,不外乎是两种分析方法的对立:一种是古典传统剩余理论的“社会关系”分析,另一种是新古典传统供求理论的“技术关系”分析。马克思经济学坚持的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竞争及其博弈规则的理论;是以货币量值计量的、与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的技术关系分析无关的、从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的联系中讨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8.
19.
解读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宇红  王欢 《理论界》2004,(3):97-98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为人们对经济学、社会学乃至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第一位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社会学领域的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布尔迪厄思想体系的三个基本概念(习性、资本、场域)入手,对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的关系究竟是同质相容还是异质互补,这一问题至今未有明确结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基于国内122个社区1 571份居民调查问卷数据,探究社区异质性、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凝聚力之间的关联机制,剖析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在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社区社会结构异质性、社区环境质量异质性以及社区文化异质性均有助于促进登记类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仅与社区环境质量异质性正相关。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有利于提升社区凝聚力,相比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登记类社区社会组织在提升社区凝聚力方面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