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宝荣 《学术探索》2022,(10):94-103
“中非合作论坛”历来关注因气候变化导致的可持续性发展议题,“中非合作论坛”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方式和特点,是世界看待新时代南南合作应对全球性问题的一个重要视角。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会议通过的《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是中非在共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下就自身发展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题提出的重要举措,也是中非在气候问题上的全球性立场,更集中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中国与非洲在“中非合作论坛”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路径,体现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价值,也反映出中非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趋势。“中非合作论坛”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既基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也体现出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下的国际合作趋势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在起草应对气候变化法,在气候变化立法中如何处理减缓与适应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命题。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和气候变化脆弱性来看,确立适应气候变化在立法中的重要地位十分必要。同时,中国应当在气候变化立法中确立适应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立法宗旨和目标,确定适应气候变化立法的基本原则、法律规制的重点领域,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制度等内容,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艳冰 《学术界》2012,(2):64-70,283,284
国际投资法应对气候变化的深层合法性理由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风险预防原则的需要,二是部门法律与社会问题之间关系所决定的国际投资法作为部门法跨域调整气候变化问题的内在需求,三是使国际投资法应对气候变化得以实现的前提——国际合作,具有现实可能性。这些理由使国际投资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必须和可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中国企业首先需要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框架的构建可以从企业内部性--碳管理体系和节能减排与外部性--伙伴关系和碳信息透明着手.从内部来说,建立全面的碳管理体系是基础与核心,可以借鉴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对碳排放进行全面的、全员的和全过程的管理;节能减排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企业除了依靠自身外,也需要考虑外界力量的援助.在外部上,企业还可以与其他专业的非赢利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此外,中国企业尤其需要注意碳排放的公开与透明,这有助于与政府、投资机构等利益相关方沟通.  相似文献   

5.
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国都十分注重加强能源立法以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在出台专门的"气候变化法"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构建和完善以正在制定中的<能源法>为核心的能源法律体系,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制度路径.作为能源领域的基本法,<能源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法律体系中具有引领和主导、衔接和协调的制度功能.在<能源法>中,我们应当坚持"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设计安排能源环境保护的制度内容,体现和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PPM环境标准分析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PM环境标准与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国际贸易问题等都具有某种有机的、内在的联系.PPM环境标准设立的初衷在于保护环境,但它需要借助贸易制裁或贸易限制来作为其实施的保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最终要落实到环境标准上.因此PPM环境标准对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会产生影响,进一步而言,也就是会对气候变化问题产生一定影响.和PPM标准问题一样,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实质上也是南北关系问题,也是各方利益的冲突问题.所以,中国应重视"气候外交";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WTO多边贸易体制内的谈判,反对将NPR-PPM纳入WTO规则之中;同时,还要完善国内环保贸易法律体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7.
《大庆社会科学》2011,(2):39-39
中科院《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要以"绿色发展与创新"来应对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该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和国内资源环境问题等三  相似文献   

8.
气候正义概念的提出可以看成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治伦理回应.从气候变化引致的正义情境来看,气候正义已经成为一种合理的价值诉求,亦可论证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性的价值规范和道义准则.然而,不论是坚持气候资源与责任公平分配的分配正义抑或坚持溯及既往的矫正正义,还是强调世代公平的代际正义抑或强调种际之间和谐相处的种际正义,都只能在单一维度上得以阐释和解读,而无法涵纳时空向度上的所有正义关系.而将气候"类正义"作为气候正义可能的最高伦理形态,它所具有的包容性与系统性,所涵纳的方法论与价值观,可谓是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做出的有益的政治伦理尝试.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美两国的气候战略和政策,探寻中美双方在多边和双边领域加强政策协调,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提高全球气候治理的效率;促进中美双方加快向低碳转型,构建气候变化中美合作共赢关系。中国可以新兴国家的身份承担国际气候治理的责任,确定和承诺到2050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0%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目标。把限煤、煤炭清洁化利用作为中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治理雾霾污染的突破口。美国气候变化战略表现出摇摆性、外部性、双重性特征,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原因。美国的能源革命,既为实现美国气候治理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保证了国家能源安全,也成为美国地缘政治中的一张王牌。 确立“效率与公平并重、权利和责任并重、合作治理与自主行动并重”为协调和处理气候变化中美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共同行为规范和准则。把大国治理带动全球治理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架构作为提高气候治理效率和联合国主导下的气候治理国际架构的补充机制,中美应在气候治理中发挥更重要的大国引领作用。把节能、环保、低碳协同推进机制,新能源开发促进机制,碳排放权交易等作为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共赢的优先领域。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共赢新型关系的建立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供经验和路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转让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候变化相关技术转让是提升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决定气候变化相关技术转让的主要因素有能力建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与信息网络、政策环境以及技术创新体系等.目前气候变化相关技术转让的主要障碍表现为缺少相关的技术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缺少有约束力的技术转让机制等.通过有效地评估区域气候变化相关技术的需求,建立相关技术信息共享平台、合作研发、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国际合作基金等对促进气候变化相关技术的转让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基本旋律,经济法必须把可持续发展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本文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关系,在探讨了公平与效益价值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还分析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合理性及特有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低碳城市建设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海 《江淮论坛》2012,(4):17-22
低碳城市建设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措施。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在法律框架下有序推进。以法典模式制订《低碳城市建设法》或《气候变化应对法》,尚欠缺必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以框架法模式制订《低碳城市建设法》或《气候变化应对法》或在单行法模式下设计低碳城市建设相关制度,均要求在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时从立法名称、法律原则和基本制度等方面回应低碳城市建设的制度需求。  相似文献   

13.
《东岳论丛》2017,(4):52-59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深化全球气候治理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高碳社会造成了今天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难于承受的副作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的原则。政府作为管理和规则的制定者,保障国家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软实力体现中国的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力与核心地位,非政府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作为气候传播的利益相关方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正在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构成挑战,国际社会的重视程度和应对策略还有待完善.生态系统法以其固有的内涵优势,理所当然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国际法保护的基本原则.景现连结,通过生境廊道设置,将碎片化的栖息地连结成网络,促进物种在更广阔的景观范围内运动.实践中的保护实例也给生物多样性国际保护策略的制定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我们必须积极地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人的行为是在认知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选择和行动。公众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与他们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在对大学生群体及网民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尝试了解我国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状况,分析影响人们参与气候变化行动的因素,提出积极有效的宣传教育措施,有利于提高人们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退化是人类必须解决的两大课题,而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已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产生严重冲击,现行国际法律制度对此没有作出有力回应,这使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本文认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上,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以导致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共同因素为行动主要对象,增进《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制度型构、公约执行、机构运行和履约机制等方面的共同进步和协调统一,协调两大国际条约体系,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候变化从各方面对全球的生态和经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共识.气候变化同样也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针对农业部门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具有现实意义.一是要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合理调整农业布局;二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选育新品种;三是加强农业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活动;四是大力推进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框架分析理论为基础,结合新闻报道的议题关注模式,考察了《南方都市报》在2009-2010年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研究发现,气候变化议题已经进入大众化媒体视野,并具有议题关注周期,但是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方式和信源都过于单一,主题内容也过多强调国际政治博弈.新闻框架主要表现为“道德评估”框架和“处理方式”框架,而气候变化议题的“定义问题”框架和“归因理论”框架未能建立,反映出对气候变化科学本质的报道明显缺失.  相似文献   

19.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国际环境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各国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责任,但又需承担有区别的责任.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议定书为主要内容的气候变化国际立法充分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要求.基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特殊性,气候变化国际立法对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20.
浅谈人与自然和谐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最早是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针对经济高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依据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人类永恒的追求,其实质是对人类自身和自然关系的再认识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人类是如何走出将发展与环境对立起来的误区,摆正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否定之否定的进步中使自己的认识得到升华从而作出可持续发展这一十分明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