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具有情感支持与理性治理的价值定位;随着多元化主体的参与,二者呈现出情感支持理念理性化、理性治理理念情感化的交融状态。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有情感支持理念强、理性治理理念弱,理性治理理念强、情感支持理念弱,情感支持与理性治理理念均弱化等发展方向;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协调情感支持理念与理性治理理念。文章认为,作为应对策略,可以通过强化家庭养老的理性治理理念、健全上门服务中的情感反馈机制,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标准规范;通过智慧养老设备与情感支持理念的融合、大数据服务技术与情感支持理念的融合,以加强养老服务技术中的情感支持;通过对社会服务机构是否盈利进行分类,均衡其情感支持理念与理性治理理念,以规范社会服务机构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2.
家庭养老作为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其内涵、内容、目标和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此通过重新陈述"家庭养老"这一概念来分析家庭养老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并通过与社会养老的对比分析,探索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流动越来越频繁,传统的家庭养老社会关系网络逐渐被削弱,而这严重威胁到了家庭养老模式的延续.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越来越严峻,社会养老机构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的养老需求,家庭养老模式仍然是人们的养老首选,那么就有必要重构家庭养老的社会关系网络.论文从强关系、弱关系两个方面分析家庭养老社会关系网络的衰落和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4.
论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传统养老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但随着农村经济形态的变化、人口流动性增强以及计划生育政策效应的显现,农村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受到冲击。家庭结构的核心化,使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与权威降低;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使可获得的家庭养老资源减少;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造成家庭成员间情感联系的弱化以及家庭养老地理不可及性的增强。重构新的家庭养老模式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失独家庭养老困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生子女家庭是一种高风险的家庭型态,承受着家庭中唯一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伤残、患病夭折等风险,以及家庭结构的缺损甚至瓦解的风险。丧失独生子女的父母,不仅面临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精神缺失、经济返贫,还担忧未来如何养老、由谁养老等现实问题。虽然国家针对失独家庭给予一定的扶助金,但随着物价的高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生活情况,国家给予的扶助金根本无法解决失独父母的医疗、养老保障问题,这也是失独父母最担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两个视角分析失独家庭主要面临养老困境,并提出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上,提高扶助标准、建立健全的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及服务体系、放宽收养政策等相关政策建议,以更好的解决失独家庭面临的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6.
老年妇女与女儿养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养老包括为老人提供养老的经济保障或生活服务保障。家庭养老的经济保障包括依靠本人、依靠子女、依靠配偶、依靠亲属等多种形式。家庭养老的生活服务保障,可根据老人的居住方式来体现其所受到的生活服务及照顾状况,老人的居住方式可分为独居、与配偶居住、与未婚或已婚子女居住等形式。 与家庭养老相对应的是社会养老。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城市地区,无论养老方式还是养老的经济来源保障都出现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并存的现象。但是,由于社会,经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老保障是公共产品,政府应当是主要的供给主体。但长期以来,农村养老却主要依靠家庭。而农村家庭结构的发展变化,使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步弱化,使农村养老不仅成为政府的"后顾之忧",而且已经是"燃眉之急"的社会问题。所以,弥补农村养老保障中的政府角色缺位,在制度设计、有效监管、完善相关法制、实行财政兜底等方面重新定位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角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养老模式的中庸之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老龄化是各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人口老龄化,促使人口老龄化在国家还未富裕的条件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的现实,中国需要一个完善的养老体系,尤其是养老服务体系。但中国强调家庭血缘关系的传统养老文化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造成的少子高龄化,以及现代社会家庭观念的多元化,共同决定了中国的家庭养老模式将难以为继。中国未来的主流养老模式,既不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也不是西式的机构养老,而是"居家养老 社区照料"的养老模式,是一条中式与西式养老模式相结合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9.
既有对农村养老的研究从“养儿防老”观念、子代养老意愿与老年人生存状况等层面得出了家庭养老弱化的总体认识,忽略了空间区域变量对农村养老形塑的非均衡格局。基于生成动力、责任主体、预期与实践形态几个要素,可以将农村养老分为伦理型、规则型与情感型。三种养老模式分别对应于南方团结型村庄、北方分裂型村庄与中部分散型村庄。养老模式之所以与空间区域存在选择性亲和,在于不同区域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构成状况与关联程度。从村庄社会结构的区域差异角度理解农村养老,对于我们深化农村养老的理论认识以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有着一定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未富先老"的国情背景下,农村家庭养老仍然是主要的养老模式。政府在家庭养老中应当承担起行政、道德、经济和法律四个方面的责任来应对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问题。本文以河南省濮阳市为例,探究家庭养老中政府责任的现实需求以及"孝善敬老"活动实施的效果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居家养老是我区城镇养老的最佳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家养老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在一起,既能承担起家庭养老弱化之后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又能克服社会养老“价格昂贵”、“关怀体系僵硬”的不足,融合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优势,有极大的优越性。面对我区家庭养老弱化、社会养老困难重重的现状,在我区推行居家养老具有较大的可能性和极强的可行性,应当成为我区首选的城镇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男生父母比女生父母更具有"养儿防老"思想意识;独生子女父母有"养儿防老"思想的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的父母研究生在父母理想的养老居住方式上倾向于家庭居住、家庭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自己以后的理想养老居住方式则倾向于养老机构、家庭和养老机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13.
家庭养老是中国社会重要的养老模式,对家庭养老功能进行研究有助于积极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国内外家庭养老功能的变迁说明:家庭养老具有扎实的社会文化根基,家庭养老的亲情价值难以替代,社会养老发展的不成熟需要家庭养老,国外家庭养老的重新回归要求重视家庭养老。对于目前存在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观点,要从经济供养与服务提供两个维度,对新时代家庭养老功能进行重新认识。加快制定家庭养老支持的政策体系,深度挖掘家庭养老支持的社会资源,加强支撑家庭养老文化体系建设,是促进新时代家庭养老功能发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丁志宏 《兰州学刊》2012,(6):129-133
从市场学角度看,我国老人愿意"异地养老"的比例并不高,愿意"异地养老"的主体主要是一些"弱势群体",他们希望通过"异地养老"来改变一下自身的养老状况。老年人是否愿意"异地养老",实质上是基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的一个综合考虑。因此,开拓"异地养老"市场,需要各地大力宣传,加强特色服务,完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15.
在人口城市化与人口老龄化的双重作用下,农村家庭养老面临危机,家庭主导养老和社会主导养老都不能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基层农村创造性探索的家庭——合作养老,作为一种过渡性养老方式,其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动员了乡村的养老资源,通过变通的方式既保持了乡村养老传统,又满足了老人离家不离村、继续感受家庭亲情、乡情和子女照顾的需要。这一方式的乡村社会环境支持,还面临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乡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传统养老文化的自身现代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家庭结构的变化所引发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其根源就在于独生子女家庭已不具备中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客观基础。从养老角度来看,国家近期推行的"单独"可生育二胎政策也是为了缓解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养老困境。在上述问题背景下,本研究将对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选择意愿进行实证研究,运用logistic定量分析模型,根据老年人对于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模式的选择意愿及影响他们选择的因素,分析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老年人面临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大核心养老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针对如何集国家、社会、家庭三方力量解决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养老困境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部分社会化的家庭养老方式,社区互助养老以其社区性和互助性的优势,在促进全社会养老观念转变、缓解全社会养老服务压力、促进社区和谐、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起到了其他养老模式难以达到的理想效果。而且,较之其他类型的养老模式,社区互助养老更容易得到老人的支持和参与,不仅符合我国家庭养老和互助养老的历史传统,而且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村集体办得起,老人住得起,政府支持得起,这些都保证了社区互助养老的可行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飞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大养老"的保障体系。文章从养老保险、老年救助、老年福利等五大方面全面阐述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最新进展,从老年人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如养老保障资源合力作用不足,不同人群养老金差距大,失独家庭老年人养老困难等。并从"大养老"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需要处理好个人、政府、社会三方面的关系,树立自我保障意识,发挥自我和家庭保障能力,促进各种养老保障资源的整合,强化制度顶层设计,减少制度碎片化程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失独者养老态势与困境摆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龄化的压力,导致了"4-2-1"倒金字塔型的家庭结构形成,家庭养老功能呈现日益弱化的趋势。而失独家庭,作为新生的、规模可观的弱势群体,其潜在的养老风险亟需社会多方的协同帮助以构筑一道责任共担机制帮扶系统。针对失独者救助制度与政策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国家(政府)、社会(社区)、以及慈善(公益)组织的共同参与帮扶,保证养老资源的可及与稳定,从而更好应对失独群体潜在的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养老模式与优化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解决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将养老问题划分为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三种模式,认为,在现阶段单靠家庭养老或个人养老难以解决中国的养老问题,必须把家庭养老、个人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井朝着社会化养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