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12年4月15日,北京工体"创意之窗"大厅传来不少关于梦想的声音.一场名为"黑苹果社会创新营"的活动在此开启首场春季动员营,为大学生公益梦想规划未来."一颗公益心,一个梦想,一个行动,助你探索改变世界的路径",这是黑苹果社会创新营的口号.此次活动由零点青年公益创业发展中心(Horizon Youth Entrepreneurship for Society,简称VIS)举办,通过参与式工作坊形式,召集大学生讨论公益梦想,让大学生掌握公益项目策划、设计的工具,为大学生公益梦想指明道路.  相似文献   

2.
赵恩成 《城市》2019,(5):23-33
公益创投将企业创投理念和模式应用于社会服务之中,通过竞争择优的市场化方式,为社会组织创新开展的公益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管理支持和技能支持,具有发掘填补社会公共服务缺口和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的双重效果,也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公益事业发展模式。笔者概括了我国公益创投活动的运作模式和发展脉络,对近年来兴起于各地的公益创投实践从参与主体、公益内容和资金使用等角度进行归纳和类比。在此基础上,聚焦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公益创投活动,提炼经验,剖析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史俊洋 《现代妇女》2014,(6):187-188
本文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功能,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还要注重社会化。在广泛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要注重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建立健全长效考评机制,实现社会实践的专业化、特色化,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深入持久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公益创业,不仅是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创造性地融合的过程,而且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提供了诸多契机。对上海8所高校20个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公益创业有三种类型:非盈利组织模式、社会企业模式以及"产学研"混合模式,且具备社会性、创新性和市场导向性三个基本特征。但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来自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个人的制约,因此,应当从政府资源整合、社会广泛支持、高校人才培养几个方面来建立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对公益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要。1592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中的总体认知度、参与度较高,公益精神有所历练;大学生公益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与其人生理想、感恩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熟悉度密切相关,具有个体特征和学科背景特质。同时,大学生公益行为取向的主动实践、参与氛围有待提升,而时间成本和公益活动自身限度也制约着大学生的公益参与。对此,需要培育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创新公益活动特色;共享共建公益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创建公益参与的工作保障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良性的社会实践运作机制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次绝佳的实习机会,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大对暑期社会实践的宣传和投入,提高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热情,增强社会各界对暑期实践活动的认知和支持度;同时,加强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强化长效机制,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并逐步向基地化、制度化、课程化方向发展。以成都东软学院为例,学校出台《成都东软学院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把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贯穿到大学生学习始终。社会实践课程具体指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军训、社会调查、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等社会实践类必修课程。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学校设有专项经费,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并积极联系地方团委共同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通过招投标制,组织发动各实践队伍在暑假期间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通过社会调查、普法宣传、文艺演出等形式,鼓励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相似文献   

8.
唐少勋  孙明丽 《现代交际》2013,(10):246-247
社会实践的内涵是一个广泛而又深刻的概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按照国家教育培养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进一步了解国情、民情,让在校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一系列的教育宣传活动。正确引导学生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同时也是全面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大学生的成长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深入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对于正确引导和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向,实现社会实践的科学化、正规化、制度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高校社会实践存在着内容单一、流于形式等薄弱环节,难以调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的运行机制,建立社会和学校双向受益及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者,通过创新社会实践的目标管理模式、组织管理体系、实践活动载体、实践激励模式四个方面,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到社会实践中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环境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认同度和践行度均呈现出“中度偏高”的特征,且相互之间呈正相关。在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的一系列家庭教育环境因素中,家庭指导性因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度和践行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利他性因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和践行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家庭道德性因子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认同度施加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自由性因子则与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践行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地冲击着社会政治生活,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处于这个时代的大学生缘于网络呈现政治意识自觉拓展、群体效应的酝酿、实践场域与能力扩展以及诉求多元化与渠道缺失等特点,其形成过程表现为以热点追踪为信息源、话题讨论、观念内化、行为实践由外至内再外化的过程。针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机理,应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网络信息机制建设;优化网络政治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网络热点话题的管理;加强网络疏导,引导大学生网络群体活动有序开展;加强网络自律,树立网络名人、榜样示范效应这四个维度来建设,促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和谐进行。  相似文献   

13.
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commitment to community practice among social work students to encourage their engagement in this field as professionals later in life. This research examines factors that affect commitment to community practice among social work students.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 277 social work students in one university and one college in Israel.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ree main factors that explain variance in commitment to community practice: specific self-efficacy for this field, positive experience in a community project during training, and experience with politics. Surprisingly,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support for community work during supervision did not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 to explanation of commitment to community work.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qualitative lessons learned from a joint social work difficult dialogue education project undertaken by students from a historically Black college and university (HBCU) and those from a predominantly White institution (PWI). The assignment utilized critical pedagogy as a guiding theory to facilitate difficult dialogues about diversity, privilege, and difference through social media and technology. Qualitative data analyzed from the project points to the usefulness and challenges of using social media and technology in facilitating difficult dialogues as well as the need to train students more purposely in the effective use of social media and technology during their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epare them for practice.  相似文献   

15.
按照国办[2009]3号文件要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要作为高等学校的必修课程,目的在于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能力的提升。文章结合教学实践的积累和总结,介绍了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社交网络时代,网络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载体,大学生通过社交网络参与政治社会生活积极性高,原因在于:通过网络参与的及时性;同辈交流自由化,长幼交流隐私化;接受信息私己性与自我满足性。因此,可构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引导互动模型,包含动力机制、协调机制、导向机制、效能机制以及交互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全人教育,在理念、目标和内涵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着高度一致性,为"90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形态。为此,发挥两者的耦合效应,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个维度来深入探索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通识教育的途径,并着力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客观地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凸现的主要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系统地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通过素质拓展工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视学生就业理念的引导,耐心细致对学生进行个体指导,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沟通等五个方面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以达到全程化服务大学生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The destabilization of the current economy has sparked increased interest in entrepreneurship, especially for underrepresented minority social work students. The entrepreneurial thinking of these social work students entering social work programs at historically Black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s to be fostered in a learning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historically Black university’s creativ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venture in response to the Social Work Congress’s 2010 imperative “Business of Social Work—Infuse models of sustainable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 and practice.” Th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project uses the 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ve educational model and attempts to provide meaningful and relevant education to social work students interested in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the collaborative efforts of the university’s School of Social Work and the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20.
Over the years, college and practice-based social work teachers have been expected to help social work students to relate or integrate theory and practice, to transfer knowledge and/or to be a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This paper first seeks to unpick and clarify what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ctually means and then goes on to suggest a model for exploring the use of theory in practice which a practice teacher could use with students in supervi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