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沛萍 《西藏研究》2013,(3):101-108
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规模与特色。尽管如此,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还是呈现出了几种足以辨认、归纳的形态。与此同时,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还存在着许多明显的缺憾和不足,它所达到的高度和厚度,与当代藏族女性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完全不相称的,而资料搜集的欠缺是制约当代藏族女性文学研究提升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
藏族《格萨尔》流传到土族,叙事情节和结构均发生了很多变异.本论文从影响研究学的角度比较分析藏族《格萨尔》和土族《格萨尔》在结构上的不同,认为藏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是圆型结构,土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则是树型结构.藏族《格萨尔》属于串联复合情节结构的史诗,而土族《格萨尔》属于并列复合情节结构史诗.  相似文献   

3.
汉族、藏族流传了大量的“天鹅处女”故事,形成了具有共同性和特殊性的叙事传统,这些传统与汉族、藏族民众生活紧密相联.这类故事传达了汉族、藏族追寻美好生活的愿望.汉族、藏族“天鹅处女”故事具有明显的印度佛教同类型故事色彩.  相似文献   

4.
朱霞  宋卫红 《中国藏学》2012,(3):165-170
20世纪50年代西藏和平解放后,藏族汉语文学进入到当代发展阶段,至今已经经历了3次比较明显的转型.当代藏族汉语文学的第一次转型发生在和平解放之初至上世纪80年代中,是藏族汉语文学由封建农奴制度下的封建文学向社会主义文学的当代转型,以政治启蒙为旨归;第二次转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以文学启蒙为旨归;第三次转型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现在仍在推进之中,以文化启蒙为旨归.当代藏族汉语文学书写者试图在全球经济与多元文化背景下,表达对21世纪世界文化格局的认识,并显示出通过文学书写发展藏族族性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以文学的视角审视<史记>的历史叙事,分析了<史记>历史叙事的文学品格,概括了<史记>历史叙事五个方面的文学性特点:故事性、虚饰性、抒情性、多层面性、通俗性.认为叙事是记述性作品写作必不可少的手法,但不同的作品其叙事又有着不同的品格,历史著作是历史品格的叙事,文学作品是文学品格的叙事.  相似文献   

6.
藏族诗歌伴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由口传文学的形式演变为书面文学作品。而进入当代以后,藏族诗歌在母语书写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非母语(主要是汉语)写作的形式,创作主体也由原先的上层贵族和僧侣扩大到了普通藏族人,一批藏族女性更是积极投身到了汉语诗歌的创作中,她们既传承着传统藏族诗歌中的意象表达,又从性别角度出发选择了新的意象给予阐释,这也代表了她们对藏族诗歌审美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7.
藏族《格萨尔》流传到土族,叙事情节和结构均发生了很多变异。本论文从影响研究学的角度比较分析藏族《格萨尔》和土族《格萨尔》在结构上的不同,认为藏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是圆型结构,土族《格萨尔》的叙事结构则是树型结构。藏族《格萨尔》属于串联复合情节结构的史诗,而土族《格萨尔》属于并列复合情节结构史诗。  相似文献   

8.
寺院与古代藏族文学有着血肉关系。藏族文学史上享有地位的作家,几乎无不出于寺院。本文从藏族寺院的组织、经济和教育,寺院与藏族文学作者的关系等方面,对于寺院在藏族文学发展中所起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汉族、藏族流传了大量的“猴子的心忘在家”故事,并且形成了具有共同性和特殊性的叙事传统,这些传统与汉族、藏族民众生活紧密相连。同时,汉族、藏族的“猴子的心忘在家”故事与佛教同类型故事的叙事传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文化研究是当代藏族文学研究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的研究模式.文化研究对发掘当代藏族文学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历史内涵,呈现当代藏族文学的地域文化特征,揭示文学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心理意识,提升文学作品的文化品格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文化研究也存在着诸如忽视作品审美因素、忽略文化的现代变迁、泛文化认同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圣经>是基督教的宗教典籍.它本身也具有非凡的文学意义.在<圣经>的众多文学体裁中,叙事占有重要地位.对<圣经>第一章<创世纪>中的不同叙事视角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了它所取得的叙事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藏族民间故事<猪头卦师>为例,采用格雷玛斯的结构语义学叙事理论,对"全能博士"这一世界型民间故事类型进行叙事的"行动元"模式、叙事程序、叙事模式、语义方阵以及叙事意义的逐一探究,力求阐释出蕴含在叙事文本内部的深层信息.  相似文献   

13.
青海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歌唱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的传布,悄然渗透入青海藏族民歌之中,不仅成为民歌的重要内容,还影响着民歌的叙事方式,强化其社会道德规劝的功能.但,青海藏族民歌并不是被动的承受者,也反作用于藏传佛教,起到了促进藏传佛教民间化、大众化的作用,更成为藏传佛教自身道德建设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4.
有人把藏族文学称为“僧侣文学”,虽说有些偏颇,但由此可见藏族文学同宗教的密切关系。解读藏族古典文学,可以为我们展开一幅藏族先民们的生活画面,让我们体会到原始宗教──苯教对藏族人的生活习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藏族当代文学,也可以叫做藏族社会主义文学,或者称为藏族新文学。就其创作时间而言,从1949年至1984年只有三十五年,周藏族几千年的民间文学创作和一千多年的作家文学创作相比,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就其作品的数量而言,无论是几十行几百字的短诗短文,还是洋洋几十万言、几千行的长篇巨制,显然是也比不过浩如烟海的藏族民间文学作品和汗牛充栋的藏族古代作家文学作品;就其作者的文化修养和创作实践而言,绝大多数不是知名学者,从事文学创作多则二十几年,少的只有三、五年,基本上是初出茅庐,是名副其实的藏族文学新兵。但是,藏族当代文学代表着藏族文学的一个新纪元,标志着藏族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生代藏族作家次仁罗布小说的苦难与救赎之叙事模式的文本分析,阐释次仁罗布作品所体现出的关怀底层民众的生活困境和精神世界、关注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以表达其深重的民族情怀和民族文化忧患情绪的文学品格,凸显其忧深愤广的人文反思和重构,以及其作品体现出的民族化与去民族化交织的写作范式.  相似文献   

17.
华锐吉 《西藏研究》2013,(1):115-120
华锐藏族女性服饰在具有一般藏族女性服饰尤其是安多藏族服饰特点的同时,也有其比较鲜明的独特性。通过详细描述华锐藏族女性服饰,进而探究华锐藏族传统服饰体现的文化内涵,一来有助于从服饰文化中探知华锐藏族部落历史;二来可以让人们了解这个部落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以及相互的影响,从而为华锐藏族女性传统服饰的保护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柳德米拉·彼得鲁舍夫斯卡娅是当代俄罗斯著名的女作家,与乌利茨卡娅、托尔斯泰娅并称“俄罗斯女性文学的三套马车”。彼得鲁舍夫斯卡娅的代表作《夜深时分》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普通人的生活图景,更展现出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本文从视角、叙事话语和叙述时间三方面分析《夜深时分》的叙事特色,探求作者的叙事手法所取得的效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藏族文学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藏族当代文学的发展、分期及主要成就:一、藏族当代文学的诞生、发展和分期;二、藏族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渊源,包括纵向继承发展和横向交流、借鉴及影响等;三、藏族当代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等.新中国藏族文学发展研究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藏族当代文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也是对藏族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化进程的一次学理探究,对促进藏族当代文学的创作、研究和国内外学界进一步了解藏族当代文学提供一个视窗.  相似文献   

20.
从符号学看文学叙述的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符号学认为"功能"是叙事的基本单位,"叙述"是功能的耦合.文本叙述在结构上遵循一定的规律性.该文借用叙事符号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从叙述的功能、句法与意指;文学叙述与日常交际叙述的比较;叙述的语言层剖析几个方面初步论述文学叙事的模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