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朱瑛 《成才与就业》2013,(17):14-19
以往"一街一品"的含义,仅仅是指某一街道拥有一项独具特色、广受好评的教育活动,或是拥有一门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在今天,"一街一品"四个字,已经有了新的内涵。比如,徐汇区辖区内的13个街道(镇)所打造的社区教育品牌,其中的"品"是街道(镇)将社区教育与辖区内的经济、文化发展充分对接起来,围绕街道的历史积淀、人文特点和发展思路培育特色品牌,开展与之相对应的社区教育活动,为社区居民呈献全方位、高水平的文化服务饕餮大餐。  相似文献   

2.
《成才与就业》2013,(3):40-41
终身学习是关系民生的新兴事业,需要在理念上引领、在战略上谋划,在实践中着力建设终身学习推进员队伍,为普陀区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寻找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构筑起政府和社区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鉴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区人际关系生疏的现象,工作初期,终身学习推进员们遇到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阻力。推进员们耐心、热情,坚持围绕工作目标,做好宣传动员和调查研究,在实践中涌现出很多成功的案例。  相似文献   

3.
《成才与就业》2014,(15):17-18
为积极引导各街道开发社区教育特色品牌,扩大社区教育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近日静安区社区教育“一街一品、一居一特”创建研讨会在社区学院举行,静安区5个街道的分管科长以及区学习办任月珍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徐汇区社区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007年被命名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荣誉的背后是社区教育工作者们辛勤的努力和付出。目前徐汇区从事社区教育的工作人员除了服务在各街镇社区学校的专职、兼职教师外,还有大量来自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各年龄段的热心人士。他们立足街镇、服务社区,在宣传科学理念、策划  相似文献   

5.
社区教育即将步入“新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4月25日,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徐汇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徐汇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院承办的“全国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交流研讨会”,在上海市徐汇区天平宾馆召开。这一历时两天的研讨会,透露出一个信息:我国的社区教育即将步入“新时代”——数字化时代。这一点,起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6.
正社区教育之本然属性:‘三全'优长;社区教育之人文境界:教育公平;社区教育之活力精髓:共同学习;社区教育之价值追求:人的发展。这些特质决定着,社区教育是终身学习的最佳平台。终身学习理念的落实,要求为"人人""时时""处处""终身"接受教育、实现自主学习提供支持平台。这个支持平台,大而言之是学习型社会;具体来说,则需要对人们所处的教育、学习环境加以分析——人的一生主要在四种环境中度过:家庭、学校、职场、社区。四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静安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静安区社区学院、上海市社区教育课程摄影达人专题联合教研室日前共同举办了主题为《让生活更美好——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静安杯"社区摄影作品比赛活动。本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市17个区县的社区摄影作品超过2000幅,这些作品反映了全民终身学习的成果,体现了  相似文献   

8.
正10月26日,来自教育部、上海市和徐汇区的领导及市民代表,在徐汇中学以源源七彩之水共同浇灌出"终身学习成就梦想"的活动主题,揭开了由上海市成人教育协会、上海市徐汇区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上海市第十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序幕。课程体验互动学习在上海市闸北区开设的茶艺课教室,身穿传统旗袍的两位茶艺老师,在典雅的音乐声中演示茶  相似文献   

9.
《成才与就业》2014,(23):1-1
正上海市闸北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作为区社区教育工作的生力军,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了13年的历程。这些教师来自全区中、小、幼学校,深入全区八街一镇,扎根街镇社区学校,面向居民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他们投入课堂和班级,为辖区内居民提供教学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学习需求;开展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科研素养;积极培育社区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的努力与探索,让上海的8个区逐渐从“实验”走向了“示范”。在各“示范区”结合自身特点不断突破,打造出了“高校社区教育资源超市”“一街一品”“白领学堂”“学在数字长宁”等一系列值得称道的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外,还彼此相互借鉴经验,力求共同探索出一条能让每个市民都学有所教、学有所得、学有所乐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兰红昌 《社区》2016,(15):24-25
今年,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民政局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紧贴“民”字做文章,围绕“心”字搞服务,以培育“一社区一特色一品牌”为抓手,按照“居民满意、特包鲜明、成效显著”的要求,在社区特色品牌培育、协商共治推行、四社联动实施上积极探索,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认为,社区教育男性参与率高低的问题,与统计的口径不同有一定的关系。如上海社区教育统计中对于师资、志愿者队伍,仅区分在职与非在职;学习团队情况统计中,也未进行分性别的统计。这样只能反映在课程学习中男性、女性参与率的"部分"差异。上海老年教育统计中对于课程学习男女参与的统计时用"人次",如2013年上海某区某街镇社区学校年度课程学习的女性比例高达79.6%,真有这么高?从实际人数来看恐怕没有。另外,统计范围的人为缩小、统计周期  相似文献   

13.
社区动态     
《社区》2012,(22):36-37
立足"一居一品"创名牌社区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城乡社区中开展品牌创建活动的意见》,决定在全市城乡社区中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在形成"一社区一品牌"的基础上,集中打造一批个性鲜明、效果明显、带动力强,并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社区品牌。《意见》要求,各县区要结合社区实际,利用资源优势,明确创建主题,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已有8个区县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它们分别是:徐汇区、闸北区、浦东新区、嘉定区、长宁区、普陀区、静安区和杨浦区。日前这8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相关负责人以及黄浦区、闵行区、宝山区、青浦区四个正在积极申报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代表参加了由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主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成才与就业·终身教育与学习专刊》编辑部承办的"社区教育示范区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交流了经验,并就社区教育示范区究竟示范什么、如何发挥示范区的先行示范作用、社区教育示范区如何引领社区教育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张国庆 《社区》2012,(15):17
今年,浙江省宁波市大碶街道抓好培养、选用和管理三个环节,采取三项措施推动社工队伍的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社区工作内涵和社工管理制度两个创新一是抓"一区一品"创建工作,因地制宜地把每个社区建成特色鲜明、内涵深刻的精品社区;二是抓"社  相似文献   

16.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品牌学习项目是推进上海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拥有一批标志性、高水平的社区教育品牌学习项目是社区形象的重要体现。塑造社区教育品牌学习项目的思路和建议是:  相似文献   

17.
社区教育作为有效推进全民终身学习重要的教育环节,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知识更新与终身学习,非遗文化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实践可以促进社区居民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提升。目前,在社区教育融入非遗文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师资不足、教学内容单一、缺少持续性支持等一系列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全民终身学习与社区教育的政策要求,通过建立非遗人才培养机制、多元化教育内容设计、建立持续性的支持机制等举措提升社区教育品质,传承中国非遗文化,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余学红  朱可学 《社区》2013,(22):38-38
网格员承担着了解民意、转达民情、解决民事等重任,网格员队伍建设的好坏,决定了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质量的高低。2012年下半年以来,湖北省宜城市采取八项措施,大力推进社区网格员队伍建设,为扎实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他将篆刻和绘画相结合,创造出"书画印"这一全新艺术和"书画印印学"这一门新学科;他从大学讲台走向社区学校,把承载着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画印艺术推向外国友人与社区居民,立志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他今年六十多岁,为书画印教育与传播奉献了自己的大半生。他就是阮力,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街道社区学校书画印印班的授课教师。  相似文献   

20.
实施"一村一品" 发展特色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林市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具备得天独厚的土地、生产、品质、规模、生态优势,在“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特色产品的培育,有效地提升了产业优势,品牌效应初步显现,高效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初具雏形,经营活力增强。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品牌意识薄弱;中介组织的作用发挥有待提高;务农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科技作用有待加强;经济强势有待培育。因此,要使榆林市“一村一品”顺利发展就必须统一规划,加快品牌培育,推进科技兴农,拓宽融资渠道,抓好典型试验示范体系,增强“一村一品”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