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增长率:整个亚太地区和几乎所有东亚、南亚、大洋洲各国家的口人都有了很大增长。但在此期间人口总数的增长并不意味着所有国家平均年增长率都上升了。实际上,本地区许多国家十年来或者是维持了原来的增长率,或者是出现了增长率下降的趋向。在亚太经社理事会成员国中,人口增长率有所上升的国家同有所下降的国家,在数量上一样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我国许多地方已经建立并逐步发展和完善,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很多地方的贫穷面貌得到改观,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地方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却出现了“自由化”的倾向,使本来已趋于下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又出现了回升的现象。这是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为此,我们对文县碧口镇何家湾大队进行了初步的调查。  相似文献   

3.
一、人口增长概况1990年亚太地区人口为29.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6.8%。70年代初、中期,这一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保持在2.4%左右,但自1975年以来,这一地区有22个国家开始了由政府支持的计划生育工作,特别是中国采取了有力的控制人口措施后,使人口增长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近三年(1988,1989,1990)的人口增长率分别为1.83%,1.79%,1.81%,这是令人欣慰的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对各亚区来说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仍  相似文献   

4.
过去十几年里,西欧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一直在下降。1960——1975年间,欧洲共同体国家的人口增长了11%,从二亿四千一百万增加到二亿六千七百万。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西欧人口到1900年将达到二亿七千三百万,仅比1975年增加2%。这一新的趋向,正在引起西欧各国政府的重视。 西欧人口增长率下降的部分原因是人口死亡率提高。1975年英国、意大利、西德的人口死亡率分别是1.18%、1%、和1.21%,而1950年这些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却是1.17%、0.97%、1.05%。死亡率提高原因就在于人口比率中老年人的比重增加。所以有的国家政府已经开始重视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然而,人口增长率下降的最重要原因则是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事实上,这不仅是西欧特有的现象,美国、日本的出生率下降幅度更大。出生率下降一方面由于育龄妇女的人数减少,另一方面也因妇女们更愿意少要孩子,甚至不要孩子。 根据西德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来推算,西德的人口将从1975年的6,200万减少到1990年5,800万。如果按这样的下降幅度,到本世纪末,西德人口将减少  相似文献   

5.
苏联的人口难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出生率过低,导致自然增长逐年下降,造成劳动力的严重短缺。苏联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自然增长率显著下降(见联合国1979年《人口年鉴》)。据统计,1962-1978年的16年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下降了6.3%;整个八十年代苏联的劳动适龄人口一共只能增加550万人①,还不到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1976-1980年)所需增加的人口的一半。第二、各民族的出生率极不平衡。一方面,苏联欧洲部分的主要民族,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民族的出生率很低,其自然增长率低于整个国家的平均水平;另方面,该国中亚、外高加索和哈萨克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特点是低死亡,高出生,造成人口增长加速,其自然增长率要比整  相似文献   

6.
<正> 建国以来,农安县人口发展情况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人口基数较为适度,但增长速度偏快、趋高1949年末,农安县人口总量为543,286人,这个基数与可耕地面积及各种可利用资源比较,大体上是适度的。到1982年末,全县总人口增长到981,146人,几近翻了一番。平均每年递增18.1‰,增长速度偏快、趋高。(2)人口自然增长波动较大,近年趋于平稳在解放后的人口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农安县人口自然增长波动较大。1959年,受大跃进的影响,全县呈现低出生、高死亡现象,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只有9‰。进入60年代,由于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补偿性的生育使人口再次迅速膨胀,出现了建国后的第二次生育高峰,1962~1965年,全县连续四年的出生率均在40‰以上,自然增长率都高于30‰。及至70年代,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从1973年起,全县人口的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又趋于下降态势。纵观前后34年,农安县人口自然增长波动较大,曾出现两个高峰,一个低谷。第一个高峰出现在“一五”期间,那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和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人民生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的太仓县198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2.75‰,成为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第一个人口负增长县。在目前我国人口普遍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高峰期,太仓县的负增长可能没有普遍意义。但是,就区域范围的人口现象、人口过程以及从中探讨我国人口类型的发展变化来说,无疑是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李鹏 《西北人口》2010,31(6):42-48
文章在内生经济理论的框架下推导了在一定条件下人口增长率与人口规模负相关的结论,同时基于1954年至2007年的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人口增长率与人口规模负相关。文章的动态面板协整检验表明,我国人口规模每增加一亿,人口增长率将减少2.13‰,我国人口规模将会达到15.4亿的峰值,然后人口增长率出现负增长。最后文章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也表明,人口规模的变化是人口增长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讲的二律背反,就是指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动受着两种相反力量的支配。目前,我国大陆人口已经超过11亿,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带来许多困难,人们都在期望,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能够迅速下降。然而,近20年来的情况是,前15年下降,后5年回升,即有取得显著成绩的一面,也有不够理想的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除主观原因之外,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动实际上是受着两种相反力量的支配,一种是促进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力量,另一种是促进人口自然增长率回升的力量。前者是由下列五个客  相似文献   

10.
世界人口从1950年的25亿增至1987年的50亿。三十七年间的翻番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主要工业国出现了人口出生高峰。人口年增长率,欧洲从未超过10‰,北美也少见高于15‰。平均家庭生育子女数,美国最多不超过三个孩子,欧洲与日本则还要少一些。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历则截然不同,持续的高出生率与急剧下降的死亡率,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高达20‰以上,60年代曾上升为24‰。我国连续二十多年的人口高增长率,完全与在此期间发展中国家的多数经历吻合。60年代的人口增长率25.9‰,较同期发展中国家的24‰还高。据分析,迄今为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降至目前的20‰左右,主要归因于中国生育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1 人口增长率回升1997年底全省户籍登记人口数 2 16 8 3万人 ,其中男性人口 1113 2万人 ,女性人口10 5 5 1万人 ,比 1996年 12月的 2 147 1万人增加 2 1 2万人 ,年人口增长率 9 87‰。进入九十年代 ,全省年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 ,由 1990年的 12 2 1‰下降至 1996年的 7 85‰ ,1997年比 1996年回升 1 0 2个千分点 ,这是八年来首次出现的回升。全省人口密度为6 0 2 2 1人 ,比 1996年的 5 96 43人又明显上升 5 78人。全省人口的总户数为 6 18 5万户 ,继续保持着高于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势头 ,年增 17 8万户。而户均人口为 3 5 1人 ,比 1996年…  相似文献   

12.
一、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因素的关系理论 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一个最重要的结果,即死亡率下降了,但出生率最终会下降得更多,以至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显著降低,这种情况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生了,我国台湾省从1952至1979年经济发展得很快,人口出生率也已从1952年的46.6‰降到了1979年的24.4‰。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的出生率下降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发现,在一些国家中,家庭计划政策并未使出生率明显下降,与此相反,在大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政府并没有进行生育方面的干预,出生率却明显下降。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有生育能力的父母自愿限制家庭里孩子的数量,这不仅是一个人口问题,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经济问题。经过研究和探讨,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济南市系一中等城市,一九八一年底其城市人口为128万多人(包括近郊,不包括辖县,下同)。解放后,济南市人口增长很快,自然增长率直线上升,一九六三年高达36.43‰。一九六三年开始推行计划生育,一九六四年以后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回升,一九七六年以后一直稳定在5‰左右。一九六四年以前的15年,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5‰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数。一九六四年以后的17年,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0‰以下。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不仅对减少消费、增加积累,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使人口年龄结构趋向合理,对教育、就业、家庭结构、生活水平、人口寿命等都带来一定的影响,逐步向有利于四化建设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控制人口增长与我国当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首先确定两个事实:一是用进出口贸易的资料证实中国近年来的经济不是泡沫经济,而是实际增长;二是通过中国各种人口统计指标,特别是总和生育率(TFR)论证中国近年来生育率下降和人口增长率的下降。笔者认为当前TFR值1.8是可接受的。其次,通过减少人口投资,提高人均GDP,提高人力资本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论证生育率和人口增长率下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并指出人口是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和人与自然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疆人口净迁入急剧减少、人才流失加剧、劳动力出现有限供给,政府劳动力政策出现偏差等现象,分别从贡献率与边际效应两个视角对人口迁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量化研究。根据改进后的经济增长率分解法测算了人口迁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后发现,1978-2013年,人口净迁入使新疆经济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核算理论与拓展的C-D生产函数测算了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后发现,人口净迁移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可以提高0.24个百分点。量化研究的结果表明,新疆一直以来是我国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区,人口迁入并不构成新疆经济发展的负担,反而为经济发展带来了红利。  相似文献   

16.
战后三十七年来,日本人口有了很大的新发展,并且经历了人口激增、增长率锐降、稳定低增长和出生率再度下降四个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尽管后来出生率一再下降,但其人口的总增长速度却大大超过同期欧美主要国家,而且人口素质提高的速度和人口构成的变化,也比战前快得多。这样,一方面在日本形成了一个空前规模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客观上也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的“人口压力”。 战后日本人口的发展,同当时的经济恢复和工业现代化,曾发生尖锐的矛盾。但是,日本很快就摆脱了当时形成的“人口压力”。后来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和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使人口同工业现代化的矛盾得到了缓和。六十年代以后,不仅没有造成相对过剩人口的进一步增加,反而得天独厚地利用了这个空前雄厚的廉价人力资源发展了当时日益现代化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为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做了大量工作,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和基层干部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全国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由“三五”计划期间的2.73%降到1971—1987年的1.56%,妇女的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降到1981年的2.6。据今年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全国出生婴儿的一孩率由1981年的47.24%提高到1987年的52.24%,提高了5.48个百分点;多孩率由1981年的27.15%下降到15.43%,下降了11.72个百分点。但是,近几年来的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增大,实际效果与我们付出的代价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人口再生产在新形势下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无序现象,人口出生率回升加剧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徘徊局面。在当前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人口与计生宣教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广州市人口出生率降至10‰以下,自然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计划生育率达到90%以上,人口发展已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城市出现持续低生育水平。同时,计生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城市人口对于家庭生活质量和文化生活品位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未婚同居现象增多,下岗、失业人员持续增加,人户分离情况日益严重等。  相似文献   

19.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的控制1.人口增长率显著下降1949年至1971年,我国人口由54,167万发展到84,779万,二十二年增长30,612万人,增长了56.5%。年平均增长1391.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20.57‰。1971年至1983年102,495万人,总人口增加了17,716万人,年平均增加1,476.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15.94%,比前22年递增率下降了4.63%。1979至1983年的五年间,平均每年增加1,337.2  相似文献   

20.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一九五八年,全区面积六万六千四百余平方公里。一九七九年全区人口总数已达三百六十四万一千三百六十一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绝大多数是回族)为一百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四十六人。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一点零二。汉族人口占六十八点九八。三十年来宁夏人口增长了二倍,历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很高的,近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是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最高的。一九七八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千分之二十二点九七,一九七九年下降到千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