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耶克宪政意义上的“法治之法”和“法律下的政府”中的法律都是指私法,私法在建构新的宪政模式和维续自由的自生自发秩序中具有基础或关键作用。因此,只有私法才是法治之法的真正内涵,它也是保障个人自由的基础性法律。但同时哈耶克又支持宪法的至上地位,将宪法置于私法之上,以宪法来约束私法的制定,宪法成为沟通公法与私法的媒介。宪法和私法的共同目的都是:自由社会的维续和个人自由的保障。宪法以私法实施为目的,私法成为哈耶克宪政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以法理学中的自由概念为标准,将卢梭的公意理论和哈耶克的自由观这一对相互对立的理论,置于"自由"这一纬度之上并通过对不同传统影响下的自由产生问题、自由可否转让,自由与法律的关系等方面的剖析,揭示出卢梭与哈耶克在阐述观点时是怎样凭借其对"自由"的论述逐步建构起自身的理论体系的,进而分析出他们迥异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3.
汪冰 《学术界》2006,(6):291-296
哈耶克曾经说过,他一生学术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捍卫个人自由。在哈耶克看来,当今社会中,对个人自由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就是对社会正义的信奉与追求,如对集体主义的信仰,对人造秩序的偏好,对国家干预的诉求,对宏观调控经济、社会保障、教育补贴的需求,等等。《自由秩序原理》是哈耶克关于自由问题的最重要的论著之一,了解《自由秩序原理》,对于了解哈耶克的自由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自由的基本涵义哈耶克对自由的解释基本坚持了古典自由主义的观点,但是他对自由的证明或关于自由的理由的论述则颇有新意。他认为,所谓自由,指的是“一个人不…  相似文献   

4.
哈耶克的法律理论是其晚年才最后完成的,其标志性作品是《法律、立法和自由》。他提出法律是规则的语言化表述的理论等法律理论是其自发性理论的扩展,是一种从经济自发性到法律自发性的转移。他的这一跨越是通过论述自由——自发性——法律三者关系来实现的。在这三者中,“自发性”是理论根基,“法律”是论题,“自由”是探讨的主旨。哈耶克围绕法律对于自由的卫护这一核心理念来展开论述。正是对于自由的探讨,使哈  相似文献   

5.
哈耶克的关于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自由秩序原理》当中,而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的思考亦是哈耶克论证自由主义思想重要论题。从《自由秩序原理》整体着眼,首先讨论哈耶克对于自由、责任的概念的认识和解释。最后,综合哈耶克分别对自由和责任的解释,探讨哈耶克对于自由与责任关系的认识:自由因承担责任而真正实现;个人自由领域与个人责任领域具有一致性;责任内容由自由决定。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与哈耶克的自由观在关于人类理性、自由秩序、自由基础以及经济与政治观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哈耶克强调有限理性,导出自生自发秩序,进而将自由界定为法治基础之上的自发性自由;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充分肯定人的主观的能动性,站在自觉自由的高度,实现了自由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自由获得了完整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严复受西方自由观的影响,力倡以法律保障自由,促进民智、民德、民力,实现国家富强;受西方法治观的影响,反对极权专制,主张民权与君权分立、司法与行政分立.严复的自由观和法治观对树立自由观念、建设法治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安曦萌 《理论界》2013,(7):11-14
哈耶克认为,自由是独立于他人的专断意志的一种状态,它是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法律的价值就在于确保自由,也就是为每个人划定一个他能够决定自己行动的公知的领域。他提出"进化论的理性主义",相信自发秩序的力量,主张法治的条件下实现自由。他的理论对于20世纪的自由主义复兴,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佛泉的自由观念经历了一个从积极自由观到消极自由观的转变.1930年代,身处民族危亡的时代背景中,张佛泉批评古典自由主义所持的消极自由观即个人自由是“免于他人干涉的领域”,会加深个人与国家之间的鸿沟,因而他援引新自由主义的积极自由观,力图调和二者的关系.但他很快就注意到积极自由观可能导致的“以自由之名行奴役之实”的危险,转而主张消极自由观,并与新儒家发生了激烈论争.  相似文献   

10.
一  罗尔斯的自由概念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 ,而是一个社会政治概念 ,这种社会政治概念又是从消极意义上给出的 ,即自由是与限制有关的。罗尔斯说 :“对自由的一般描述有如下的形式 :这个或那个人 (或一些人 )免除了这种或那种限制 (强制 )或一类限制 (强制 ) ,因而可自由地做什么或不做什么。”1 罗尔斯自己说他对于自由的规定来自于麦卡勒姆 (Mac Callum )关于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观点。不过 ,对“自由”的这个界定与哈耶克的完全一样。哈耶克说 :“一个人不受制于另一个人或另一些人因专断意志而产生的强制的状态 ,亦常被称为‘…  相似文献   

11.
哈耶克认为,自由是对人的状态的探求,在此状态下,一些人对另一些人所施以的强制在社会中被减至最小,自由是一切价值的条件和渊源。他提出了自生自发的概念,论述了自生自发秩序与组织秩序的不同。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的划分,指出了内部规则与自生自发秩序相对应,就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相区别,凸现其所具有的否定性、目的独立性和抽象性。这样,哈耶克就完成了从秩序向规则的研究,最终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自由主义法律观。  相似文献   

12.
哈耶克是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自由观是其思想的"拱顶石"。哈耶克自由观的核心观点是个人自由,主张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导致极权政治。现从自由的合法性、根基性、价值性三重视角入手,展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哈耶克自由观的全面反驳。(1)人是社会性存在,这决定了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密不可分,绝对的个人自由只是一种乌托邦。(2)"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界限并不明确,不能用"消极自由"否定"积极自由"。(3)人的理性是自由的前提,越"有知"越"自由"。(4)资本是危害自由的"元凶",只有社会主义才能驾驭资本,才能真正实现自由。  相似文献   

13.
在伏尔泰的历史著作中,始终渗透着他的一个理想——自由.他将自由视为"只接受法律的支配",围绕这一概念,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揭示了四组概念的逻辑关系:自由与法律、法治与政府、自由与宗教以及自由与平等,由此形成他对自由的较为全面的理解.他的自由观,不仅成为法国民众与现实的不自由进行斗争的精神动力,还为后人思考自由提供了典范.  相似文献   

14.
对自由与必然的认识是马克思的政治自由观的哲学依据。马克思的政治自由观既不能归结为消极自由 ,也不能归结为积极自由 ,他为我们提供一种认识自由的全新模式 ,对于这种自由的认识 ,应同马克思对民主、平等、法治的认识相系 ,只有这样 ,才能对马克思的政治自由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林毓生先生来浙大开讲座,我去听讲。听讲者众,我挤坐在门口。记得林先生好像主要讲解了他的老师哈耶克对于“自由”一词的佣释,其间主要结合了哈耶克《自由企业的精神和道德因素》(哈耶克:“自由企业的精神和道德因素”,冯克利译,载《天涯》1999年第5期)一文。或许因为会议室太小.或者听众过多亦未可知,  相似文献   

16.
王起奎 《东岳论丛》2000,21(1):85-88
多年来 ,理论界对马克思自由观的理解一直存在着误区。最突出的表现是 ,有相当多的论者都正面引用马克思那段流传很广的关于自由的著名论述 :“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 ,正像地界是由界标确定的一样。”认为这是马克思的观点 ,并以此作为自己立论的依据。按照这种理解 ,任何法律等社会关系都是自由的保障 ,要想获得自由 ,就只能在现存的社会行为规范限定的范围内行动。这是把现存的社会行为规范无条件的合理化神圣化了 ,是在为现存的世界盲目唱颂歌 ,其后果只能是封闭自由的发展之路。其实 ,这与马克思的自由观不但相去甚远 ,而且完全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7.
法律、法治、自由、平等是法学中的核心概念。在哈耶克的法哲学中,这四个概念分别内化为意义相反的四对概念:即形式的法律和实质的法律,公法之治和私法之治,肯定自由和否定自由,结果平等和平等对人。这四对概念又形成两组对应的逻辑关系:形式的法律→公法之治→肯定自由→结果平等;实质的法律→私法之治→否定自由→平等对人。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科学的自由观?马克思主义为何观察自由?我们应当如何认识自由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回答这些问题,是当前理论界的一个重要任务.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自由的基础在自由理论发展的历史中,德国古典哲学克服了法国唯物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宿命论,在辩证地理解自由及其与必然的关系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自由观的形成准备了条件.黑格尔认为必然是自由的前提,把自由和必然抽象地对立起来是错误的.“这种不包含必然性的自由,或者一种没有自由的单纯必然性,只是一些抽象而不真实的观点.”他说:“自由本质上是具体的”,  相似文献   

19.
鲍桑葵在关于国家的政治哲学理论中,明确提出了自由的消极概念和积极概念,并且通过两种自由的关系集中表述了其以消极自由为基础、通过积极自由完善消极自由的自由观。鲍桑葵的自由观决定了他的国家理念和宪政设计。鲍桑葵把国家视为“我们生活的飞轮”、“一个有效的生活概念”,与这种国家观相匹配的宪政制度既不是自由主义的“小政府”,也不同于国家主义的“大政府”,而是国家和社会双重权力结构的“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自由”在黑格尔那里是一个不无价值意味的本体性范畴,并指出这种自由观的契机在于把本真的实体同时理解和表述为能动的主体。在着重揭示了自由的“自性”、“自信”、“自在而自为”的品格后,本文从自由与自然、自由与社会、自由与历史、自由与艺术、宗教、哲学的关系方面对黑格尔的自由观作了系统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