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中国文化的哲学思考,就是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发展的动力和发展方向诸问题。它所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是:文化和经济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以及中国民族精神的扬弃。一、中国经济的振兴与中国文化的繁荣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反过来,一定的文化也要深刻地影响于它所赖以形成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因此,我们的哲学反思势必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开始。任何时代的文化生活,都严格地被该时代的经济生活所制约。社会发展史表明: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形态,就会由它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形态。迄今为止,中国经济的发展,经过古代自然经济形态、近代半自然经济形态,当前正逐步走向普遍的、大规模  相似文献   

2.
十五大报告指出:“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定社会观念形态的文化,与该社会的政治、经济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但文化决不止于此,它必然会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是我们对于文化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一方面,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根本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现代化”的意义定位问题王金福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要求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呼声也日渐高涨起来。这一要求是合理的: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事业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的哲学作指导,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先导,没...  相似文献   

4.
侯衍社 《齐鲁学刊》2001,4(5):73-78
经济因素包含的内容很广,但其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从“并非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经济因素与主体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它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  相似文献   

5.
人学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从理论上看是现代科学、现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深化的产物,从现实上看是对国际社会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状况进行理论反思的结果,更是国内经济改革、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管理革新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政治与文化三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与政治的反映。在经济是基础的前提下,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在整个社会历史进程中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总体上应该是协调的,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追求的目标,必须是完全适应的。但现实的情况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协调,具有不平衡性。本文试从文化与经济等社会一般发展之间存在的不平衡性关系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文化与经济等社会一…  相似文献   

7.
妇女研究在根本性和最高意义上是与文化哲学不可分割的。这里使用的文化哲学主要是指它区别于科学哲学,更多的是指它的人文社会性。众所周知,妇女研究者都是从已具有的社会学科进入其中的,由此形成了妇女史学、妇女文学、妇女心理学等等,交叉性和边缘性是它的特点。在具体的学科研究中,理清妇女研究与文化哲学的关系将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文化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它从内容上是要解决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法等诸多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问题的。而妇女研究则属于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就其抽象性上它属于文…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哲学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有助于解决文化与经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现代文化哲学的建设离不开文化批判和文化创构。文化批判包括对中国的和西方的两种文化的批判。文化创构离不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实践是根本的文化批判力量和创构力量。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不只是社会某个要素的变动,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整个社会的跃迁。唯其如此,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就不简单地是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而是经由政治体制的变量深人到社会结构的深层领域:文化。文化作为人类本质的对象化活动,不仅为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提供着意义支撑和动力保证,而且还规定着、范导着经济政治活动,以使它们在一定的价值框架内运行,并朝着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推进。因此,从本质上讲,社会转型乃是人的生存模式的跃迁,是人的存在状态和存在关系在新的社会时空内的重新建立。而…  相似文献   

10.
哲学史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研究哲学自身。当代哲学史与现行哲学的关系更为密切,它的繁荣与危机、深邃与浅薄、光荣与耻辱、成为现今哲学发展不可逾越的前提。必须重视对这段历史进行客观、全面、深刻的研究,以推动正在探索中前进的社会改革与哲学改革。 杨献珍与“哲学上三次大论战”,是建国以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哲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回顾和反思这段历史,具有特殊意义。它为正确认识和解决哲学与社会发展、学术研究与政治实践、哲学工作者的理论品格这三个关系哲学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不仅是社会政治层面的中国化,而且是在文化层面的中国化。中国传统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通过探察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通与不同之处,是为了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视角来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根源和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2.
政治哲学在西方世界的兴起是20世纪70年代的事,它在中国的兴起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政治哲学研究的复兴体现在政治哲学概念的错综复杂中,对于政治哲学概念的界定就存在着五种关系:政治哲学包含于哲学,政治哲学包含于政治学,政治哲学是哲学与政治学的交叉,政治哲学同政治学、哲学是全异关系,政治哲学同政治思想的全同关系。政治哲学研究的兴起还得益于政治哲学的使命,政治哲学要追求的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政治哲学要追求的一般规律以及政治哲学对人与政治关系的关注,这些都使得政治哲学需要完成从书斋里的沉思走向实践着的人世间,而政治哲学的反思功能、对策性功能和规范性功能都正好满足了这一点。政治哲学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中心已经具备条件,政治哲学研究的复兴已然到来。  相似文献   

13.
一定政治秩序的形成和维持,一方面要依赖外在强制力量的约束,另一方面又须依靠政治共同体内成员在观念和意识上的认同。前者表现为政治关系中的“硬件”,如制度、法律、军队、警察、监狱等;后者则表现为政治关系中的“软件”,如信仰、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关系就不仅仅是单纯的权力关系,它还是一种文化关系。政治文化指的就是这些“软件”。一定政治文化的形成是由本民族历史和现实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过程所决定的。政治文化影响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政治要求,以及对法律的反应。可以说,政治文化是政治实体中一个有效的组成部分,在某些情况下,对政治行为起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任何一种经济现象本质上都是一种经济关系,一种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其间必然蕴涵有一定的伦理关系。因此,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伦理问题将成为当代哲学关注的一个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哲学、历史等综合视角,围绕市场经济与伦理学的关系,作一简要探索,以求教于同仁。一、理论依据:经济一伦理相互渗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联系的整体,它以特定的生产力状况为前提形成特定的经济结构;又以特定的经济结构为直接基础产生一定的观念意识。也就是说,任何社会有机体都可以分成三个…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中国的曙光出现前十年,毛泽东就明确地宣告:“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在毛泽东看来,所谓的新文化及其建构,必须坚持“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这一原则,因而,当新中国成立后,当新中国建立起新的政治和新的经济后,新中国的新文化的建立也就是必然的了。在建构中国的新文化中,毛泽东哲学不仅作为基本的理论原则发挥着指导作用,而且它本身即成为这一新文化的不可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极为丰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从横向来看,它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是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从纵向来看,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又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今年五月中旬,重庆市哲学学会,召开了一次哲学与政治关系问题的讨论会。现将讨论中的一些主要观点简介如下: 一、哲学和政治的关系与会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上层建筑各部分之间关系的论述,一致认为:政治和哲学都是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和从不同的方面对经济基础发生巨大的反作用,而这种反作用又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通过政治、哲学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的”。具体来说:1、在政治对经济的关系上,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在上层建筑中“居于核心地位”,对经济的反作用最集中、最直接、最明显。2、在哲学对经济的关系上,由于哲学悬浮在离经济基础较远的地位,同经济基础的联系往往需要许多中间环节曲折地表现出来,只有在一定的情况下才同经济基础有直接的关系。3、在哲学对政治和对经济的关系上,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最高点,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对全部意況形态起着方法论的作用,任何政治观点、政治设施、政治活动,都是在一定哲学的指导下制订的;由于哲学和政治在上层建筑中处于不同层  相似文献   

18.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我们对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文化所作的科学表述,深刻地揭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透视现阶段的社会文化现象,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封建、殖民文化泛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毛泽东对文化所作的科学表述,显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的关系中,经济始…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治哲学一般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在中国社会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具有中国社会背景和文化根基,对当时和后世产生过一定影响,至今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或启示意义的各种理论形态的政治哲学,包括元理论、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三个基本层次。它运用经验体悟、理智直觉和思辨构想一体的方法研究家国天下一体,重点关注道与德、理想人格与理想社会、王道与霸道等问题。中国政治哲学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与同样历史悠久的西方政治哲学相比较,具有历史演进的一贯性、理论根基的深厚性、思想旨趣的道德性、理想追求的崇高性、学术观点的归宗性等标志性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唐代文化上继两汉、魏晋、南北朝、隋,下开宋、元、明、清,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文化史上的高峰。“当古代文明的夕阳斜辉消逝在(欧洲)第六、七世纪的黑暗中的时候”,唐代则在哲学、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中取得光辉成就。六、七世纪的中国,群星辈出,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才。唐代文化突出的创造性,鲜明的时代特色,以及蔚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份的雄浑气魄和涵量,说明唐代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造就了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高峰,也垒造了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唐代文化成为当时世界的高峰,是当时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任何有高度发展水平、有代表性的文化系统总是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提供坚实的物质经济基础的。唐帝国有条件在高度发展的封建经济前提下创造丰富雄厚的物质基础,也因此有条件创造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唐代文化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但是,唐代文化高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它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呢?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探索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