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家创作时总是以其浓厚强烈的情感色彩观物、择物、体物,产生艺术联想,进行艺术构思,创造艺术形象。“一切真正优秀的作品都是血写的书,心灵的书,深邃而真挚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书。”①所以,创作主体的情感状态对作品的美学追求有很大影响。一、情感对作品生成的动力作用马克思说:“情欲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②别林斯基说:“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③这些话都指出了情感的动力作用。情感对文学作品生成的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引起创作冲动、强化审美知觉、鼓动想象…  相似文献   

2.
查清华 《人文杂志》2006,(3):99-103
以"格"论诗,贯穿了汉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学史."格"主要指体式规范,也包括诗歌蕴涵的精神志气在作品风貌上的体现,它兼有形式与内蕴两重意义既包括诸如方法、体式等形式要素的方方面面,又多关乎品位,有思想性方面的要求."格"体现为固定的范式,它的质性比较稳定,人们能够师法仿效,致使中国诗歌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范式得以代代相续;同时,它又易束缚诗人才情的自由舒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艺术法则的创新和主体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王小舒 《文史哲》2005,(5):118-123
明代七子派与清初王渔洋之间的传承关系是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前人有“清秀李于麟”之说。实际上,王渔洋所继承的不是七子派中的主流一脉,而是崇尚古澹的非主流一支。从诗学主张上讲,神韵取代格调乃是实现了古典诗学的三大转移,即:一,创作题材由社会生活转向自然山水;二,诗歌内容由关心国家、社稷转向关注个人性情;三,诗学价值观由社会功用转向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4.
<正> 陆游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留下了近万首诗歌,其中仅示子诗就有二百余首,这在我国诗坛上实属罕见。诗人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抒发自己爱国之深情,报国之壮志,并自始至终把这一情感灌输给他众多的儿孙。正因如此,他的示子诗并非寻常的训诫之词,而能给人以感染,以激励,堪称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5.
陈先生将学问与自己的情志贯通,投入一片至诚之心,并不死板。枯燥地去“做”学问,故往往能透过作品体会作者的心绪,作深入探讨。他以自己坚持诗词创作的实践,亲自体验作家作品的审美意境和艺术规律,从而努力做到与古人“会心。”先生还将书法艺术的探索融于学问之中,打通“文”与“艺”的通道。  相似文献   

6.
石华龙 《甘肃社会科学》2012,(2):253-255,257
书法艺术的抒情性是她作为艺术的先决条件,书法家在创作中借助笔墨传达和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汉字是书法艺术作品中笔墨所依附的载体,通常具有实用性和释读性.书法欣赏要不要首先去释读?书法家在创作时是否必须把笔墨依附在可识别的汉字上?书法创作能否跳出汉字载体的圈限,成为纯粹的视觉笔墨艺术?这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诗人创造了诗,诗人是整个创作过程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诗人的体验和感受无论通过什么形式在诗歌作品中呈现,都必然以明显的情感特征反映出诗人主体精神的影象.从这个基点上看问题,诗人在创造的同时,他也必然体现为一种“角色”.所谓诗人的“角色”就是诗歌作品中表现出的由诗人主体精神形成的艺术“人”化形态,是诗意创造及传达的通道.诗人的“角色”是诗人个性的物化显现,对于诗的表现具有决定意义.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强化创作和阅读中的“角色”意识、理解诗的个性特征都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人格理想与诗词风格的初探程自信,申启武毛泽东一生留下诗词四十多首。这些诗词创作无论是他自己凌云壮志的抒发,还是对社会历史的诗化评述,抑或是对大自然的江山指点,其激越的情感、雍容的气度以及昂扬明朗的格调旋律,无不给人的心灵以一种豪迈奔放、雄浑博...  相似文献   

9.
艾青抗日战争初期创作的散文是中国抗战文学中的优秀之作 ,其作品不趋时 ,不随众 ,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浓郁的抒情色彩。作者用简洁朴实的描述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和鲜明生动的形象 ,运用艺术语言来抒发自己的革命情怀 ,这在抗战文学中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0.
论格调     
文学艺术作品的格调高低,主要取决于作家对生活的识见和他本人的情操。识见高超,情操高尚,作品的格调使高;识见低劣,情操卑下,作品的格调便低。知识和才能,例如艺术规律的理念认识,技艺的娴熟,表现方法的巧妙等等,有时能够若干地掩盖格调的卑下,一般是靠某种吸引力转移欣赏者对作品格调的审视,颇类于魔术家的用手法和器械诱导观众,使之在不知不觉中被打了马虎眼去。某些对自己的情操卑下略有自知之明的作家更其惯于用这种手法进行遮羞的补救。但这种补救的  相似文献   

11.
格调论是明代诗学的主流,其最基本的理论内核,就在于它别具一格的思维模式。它视格调为“有意味的形式”,从艺术形式的变化来观察作品意味的变化,是一种特殊的形式批评;它使得传统的审美批评落到实处,从而开辟了中国古典诗学的新视野。创作上,它主张从模拟体格声调入手,然后摆脱型模,出入变化,但最终以神似古人为归宿,导致明代诗歌未能像宋诗那样确立自身面貌。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艺术感染力的大小与作家情感的性质与程度分不开。 作品中的情感源于作家的情感,李卓吾以为,作品能“感数奇于千载”,源自作者“诉心中之不平”。贺拉斯以为“你自己也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同样,你自己先得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 然而,情感人人有,作家则不人人是,也非表达任何情感的作品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可见,不是任何情感都是文学所需要的。只有那能推动作家产生创作冲动,始终如一地照亮文学题材使之产生艺术魅力,能打动读者使之得到美的陶冶的情感,才是文学所需要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声乐表演是以演唱的声乐作品为依据的创作过程。表演者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作品体验,才能对作品形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准把握作者及作品形象的情感,运用自己的演唱技能充分地展示作品。美声唱法是世界巅峰声乐艺术,在声乐表演方面有其独特的艺术要求。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美声声乐表演的体验技巧。  相似文献   

14.
王春 《理论界》2019,(6):79-86
在黄庭坚一生创作的大量诗歌中,有不少是歌咏艺事的,其中主要涉及音乐、书法和绘画,这些艺事诗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关注于艺术创作主体精神的熔铸,与此互为表里的,是不同艺术形式所常用的表现手法,也在文本中交融互动。于此之上,黄庭坚此类诗作中依然秉持着对"韵"的追求,通过"赋而有比"等艺术手段,使其诗作在理趣的探讨和情感的抒发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自成高格。  相似文献   

15.
声乐作品与人声在音乐艺术范畴中各属不同的类别。作品属创作类 ,而人声歌唱属音乐表演类。二者虽分工不同 ,但它们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的紧密关系。在对作品与人声的研究中 ,必须熟悉了解其各自具有的艺术特征。本文将从比较音乐学的观点去发掘、探讨二者的规律性和特殊性 ,以便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给声乐作品插上翅膀 ,让歌声充满活力。一、声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声乐作品是专为人声而创作的音乐作品 ,它与器乐作品差异很大 ,作曲家必须严格遵循人声这件特殊乐器的性能和特点去写作。譬如人声的音域没有器乐那样宽广 ;人声音色也不如…  相似文献   

16.
“诗缘情以绮靡”,自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首次提出这一命题后,抒情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被肯定了下来。确实,纵观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无论《诗经》、《楚辞》,抑或建安、太康诗歌,都是诗人抒发情感、吟咏性情之作。在这些创作中,诗人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客观世界,而不是用概念去分析、判断客观世界。正因为如此,诗歌才成其为诗歌,诗歌才具有了它自身的特征和价值。但是,世间的事物总是复杂的,它们既有区别和对立的关系,也有联系、依存的关系,诗人在抒发主观感情的同时,又包含着对客观生活的分析和判断,这主要表现在:一、诗人的感情是基于对客观生活理解和认识产生的,而这理解认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分析和判断的理性思维过程;二、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工智能在绘画、编曲、作诗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艺术创作活动的“属人性”受到极大挑战,“人工智能艺术”的可能性问题也逐渐成为艺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目前的人工智能艺术基于特定的计算机算法机制,具备了极强的“智能性”,但“智能性”并不等于“属人性”,称其为“类人性”可能更为恰切。一方面,作为人工智能艺术“大脑”的“算法”最终是由人来操控的,算法不可能真正独立于人的世界之外;另一方面,“属人性”艺术活动的“求真”“致善”“臻美”的自由本质是人工智能艺术所不可能真正企及的。从生产主体维度来看,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主体是以人类为主导因素的新型合作主体;从生产机理维度来看,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依赖于模仿、融合和创造的算法机制;从生产客体维度来看,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只具有有限的创造性,本质上是基于经验回溯机制的“类人创作”。当前人工智能艺术生产活动无法超越“属人性”意义上的自由创作,只能成为“类人性”意义上的“平庸创作”。  相似文献   

18.
自文艺复兴至19世纪浪漫主义,西方文化传统中滥觞于柏拉图的灵感论发展到诗人的天才论,彰显诗人的创作性和情感表现,完全无视文学传统。无论是文学上还是西方社会中,个人主义盛行,个体被不断放大。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解放,唯理主义不断加剧,至20世纪宗教地位彻底旁落。在此背景下,艾略特提出了一系列诗学理论,体现了克制情感,约束个人主义回归传统秩序和宗教规范的倾向,通过对个体的抑制,让个体、个体经验融入到传统和宗教这一整体框架之中,体现了对"无我"艺术范式追求。  相似文献   

19.
晚清著名的爱国诗人丘逢甲曾经写过一百首台湾竹枝词,现流传于世的仅存四十首。这些竹枝词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语言真挚朴实。在这些作品中,作者描写了台湾的史地风情,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作品虽以咏风土为主,但作者把题材范围扩大到咏怀史迹、针砭时弊等方面,从而寄托了作者爱乡爱国的深情,艺术价值颇高。  相似文献   

20.
张问陶接受并发展了明清诗坛的性灵说,坚持诗歌的审美内涵是诗人自我内在“性灵”、“性情”、“血性”的感性显现,强调自我,张扬个性;认为:诗中的性灵来自创作主体、表现对象和二者的天然妙合;要写出表现性灵的真诗,必须有天才和灵感;标举性灵固然是针对“格调说”和“肌理说”而发,但其理论旨归是要求文学的个性表现和独创精神,来冲决当时儒家正统思想对诗歌的束缚和扭转文坛复古模拟的诗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