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性质、途径与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个20世纪里,中国经济学家似乎始终是外国经济学家的学生,不论他们学的是古典主义、马克 思主义,还是当今在中国流行的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但是,在21世纪里,中国经济学家还会甘居 这样的“学生”地位吗?中国经济学界从1995年开始的关于建立和发展中国理论经济学的讨论.似乎表 明这种情况将会有所改变。然而.这种改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它有赖于解决21世纪中国理论经济学 如何发展的问题。这里,首先要回答“中国理论经济学”指称什么,其次要找到建立与发展中国理论经济 学的基本途径,最后要明确中国理论经济学发展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1999年5月7日,由上海经济学会、海派经济论坛与国泰证券联会召开的海派经济论坛第8次高级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行。洪文达、张淑智、程恩富、吴绍中等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著名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刘诗白教授也应邀出席,并作重要发言。会议的主题为“21世纪:重建中国经济学”。与会者就如何重建中国经济学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观点虽不尽一致,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现将部分观点简述如下:一、中国经济学的定位程恩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主任、论坛主席、教授)认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政治经济学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改革的成功,主要取决于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没有科学 和正确的改革理论,就不会有成功的改革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解放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是 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这一理论中,最为精彩的华章当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从而带动了社会主义经济学多个具体领域的一 系列突破。面对21世纪,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应当从何着手?第一,必须深 入探索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第二, 必须深入研究世界新情况、新变化所提出的重大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世纪之交,欢送20世纪迎接21世纪的时候,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的时候,我们各族人民满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建国五十周年纪念日。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多民族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中国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建设得到长期、快速、健康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大幅度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全面地向前发展。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讨论,表明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已无法为现实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使中国经济学面临如何研究、怎样拓展的问题。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为主题,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邓小平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它不仅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否定,而且也为构建中国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经济学范式。邓小平经济理论对建构中国经济学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既表现在这一理论在经济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重大论断和基本观点,也表现在它为我国经济学变革提供了以求实创新为灵魂,以生产力理论和标准为主线的哲学思维方式。它所表现出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对我们理解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如何构建中国经济学这两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也具有极大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是要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分析范式、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原则;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包括:对象与任务的转换、理论的反思与创新、正确的比较与借鉴、概念与话语的更新、分析手段的更新。方福前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性质决定了在经济学研究与教学中,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对西方经济学进行“中国化”改造,使之可以正确适用于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沈越论证了中国的经济实践给中国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在中国经济学建设中,应当正确处理好经济学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关系。周冰认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必须建立一套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和道德规范,这是中国理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 ,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说 ,面向21世纪 ,我们不仅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还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不仅是关系到21世纪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的大问题 ,而且是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21世纪”的大问题。一、迎接挑战 ,抓住机遇 ,树立大文化观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今天 ,我们面临的形势是 :“国际范…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经济学范式是以生产关系理论为中心的“生产关系范式”,改革开放后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形成了以经济运行即资源配置理论为中心的“资源配置范式”,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学界出现了一种试图把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进行调和的“生产关系+资源配置”的折中范式.这三种范式在理论上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在实践上都不适应当代中国的实际国情与发展要求.要科学构建中国经济学范式、正确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实践,就必须对这三种范式进行认真反思与批判,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行性、适应性与综合性原则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产方式理论为中心的现代中国经济学范式.  相似文献   

9.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学习党的十五大报告体会徐志刚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一开始就强调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是在邓小平同志逝世之后和新世纪即将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深入和发展,一个崇高的使命──探索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就摆在了中国经济理论工作者的面前。许多经济学家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全面和具有普遍意义的,能反映中国经济具体发展规律的过渡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宋承先教授所著的《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经济》一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该书汇集了作者从1985年到1995年这十年间陆续发表的一些文章,代表了他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相似文献   

11.
祁广森 《理论界》2001,(4):14-15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步入21世纪的时候,江泽民总书记审时度势地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仅就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问题略表管见。 一、关于继承中国古代传统道德问题 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应当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国古代道德主要是指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它…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阐明了中国国情的本质,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针对新的实际对这一理论作出了新的科学阐述。这对于我们统一认识,解疑释惑,排除干扰,团结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学说的巨大发展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这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所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早在1844年,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有共产主义必须经过若干年、经过几个阶段才能确立起来的思…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结构体系和时代价值包心鉴我们正在跨越21世纪。世纪之交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如何?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如何?这不仅是中国人民自己关注的时代大课题,而且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时代大课题。邓小平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解体之后,重建社会主义理论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一项迫切任务.当代社会主义理论重建的焦点在于,重申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没有无社会主义的民主,没有无民主的社会主义.重建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方法论层面上全面系统地阐明社会主义与社会乌托邦、社会主义与人权、社会主义与伦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重建社会主义理论,迈向马克思意义上"人的社会形式"的社会主义方面,布洛赫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结构-构造理论层面、经济-社会层面、规范-乌托邦层面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问题更需要以中国经济学理论进行阐述,中国经验对经济学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处理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总结和提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体现中国文化自信的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也需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进而指导实践。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同时到2030年左右,当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中心从美国转移到中国之时,经济学的中心必然会转移到中国,经济学的研究中心也必然会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因为经济中心决定着经济学的中心,而主流经济学其实就是一个大国经济学。因此,从历史的角度看,21世纪的经济学应该是中国时代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说宣传工作者,指的是专门从事政治思想理论宣传的人员。他们担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任,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进程中,必须率先提高自身素质,使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一)党的十五大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要完成这一新的历史任务,必须为之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无疑,…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深刻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要求全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统一认识,准确把握。这一问题的提出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继续深化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再学习,再认识意义重大当前,为什么重提坚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报告,我体会其现实性和必要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这一理论的基石。党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经历了20世纪50-70年代的初始阶段、80-90年代的转型阶段和20世纪90年代后的建构阶段。艺术社会学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是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初始阶段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带动了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的市场经济转向,重建关于文化与经济关系的认知系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同时对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的市场化转向产生影响,形成关于文化商品的双重属性和文化经济运动双重规律理论;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市场开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21世纪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带动了文化经济学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与实践应用的发展。构成了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的特点:现实性、宏观性、对策性、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互为建构;定性研究为主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价值理性研究为主与工具理性研究相结合,将长期主导中国文化经济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与属性;新古典主义与新自由主义、新结构主义经济学在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导致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路径和价值取向的分化,数字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正在对文化经济学研究的运动方向产生巨大的影响;"一带一路"的提出和中国进一步向世界开放,都将为中国文化经济学发展提出新命题和新领域。中国文化经济学研究的现代建构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突破与新的创造性发展,中国文化经济学的科学建构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19.
王亚南首倡建立“中国经济学”并为其可能与必要作了精辟的阐述。《中国经济原论》就是他实践这一主张的代表作。该书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被誉为“旧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作”,即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理论经济学的代表,影响深远,是入选“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10本经济学著作”中唯一在解放前出版的经济学专著。王亚南在创建中国经济学中,就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和西方经济学等方面,都对当今重建中国理论经济学提供了不少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 2 0世纪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计划经济学时期 ( 30年代中期至 50代中期 ) ;计划经济学批判和商品经济学 (市场经济学 )探索时期 ( 50年代中期开始至 80年代中期 ) ;市场经济学探索时期 ( 80年代中期以来 )。一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演变史说明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理论基础之上 ,必须解决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必须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