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慰安妇"等战争遗留问题一直困扰着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初,"慰安妇"问题的真相公之于众后,一场声势浩大的、要求日本政府正式道歉并承担法律责任的国际运动在世界各地蓬勃开展.近年来,诸如2000年东京女性国际战犯法庭的模拟审判以及中国"慰安妇"受害者长期不懈的诉讼抗争,使日本政府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2006年,对日本有着极其重大影响的美国国会,开始启动有关"慰安妇"问题的决议,要求日本政府正视历史问题,还受害者以正义和尊严.而今年3月,为了回应美国国会议案,日本首相安倍发表了否认"慰安妇"的不适当言论,激起了各国人民的愤怒."慰安妇"问题已经成为日本无法甩掉的历史包袱.  相似文献   

2.
日本学术界“慰安妇问题”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慰安妇问题”是战后遗留的问题之一。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际社会开始不断关注起“慰安妇问题”,尤其是在亚洲地区 ,以“慰安妇问题”为代表的日本战争责任的追究问题以及慰安妇受害赔偿问题 ,已经成为亚洲各国关注的核心问题。值得一提的是 ,日本的进步学者们早已组织起来进行艰苦的调查 ,从各方面搜集资料 ,就“慰安妇制度”、强制的内容、公娼制度与“慰安妇制度”的关系等问题 ,出版了许多有分量的资料和调查研究报告 ,发表了许多极有见地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文学界开始从人类整体出发呼唤和平、反思战争,并对战争中出现的屠杀、性暴力等创伤记忆进行研究。《天皇的礼物》作为伤痛记忆的文学文本,就呈现了“慰安妇”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被卷入战争并成为男性战争牺牲品的历史。文本背后,作家泰瑞莎·朴也从战争催生出的压迫制度、战争导致的人性扭曲、战争引发的生离死别等三个方面,对“慰安妇”的战争创伤进行多维度的文学阐释,以期将“慰安妇”的创伤记忆转化为人类历史共同的经验教训,进而警醒世人对战争和性暴力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一、不是慰安妇,而是日军性暴力受害者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诸多出版物中,班忠义的《“盖山西”和她的姐妹——山西日军暴力十年调查》是最为沉重的一本。这本书触及了那场战争最黑暗、最邪恶的深渊,记录了一群被那场战争所伤害的最悲惨、最凄苦的生命。班忠义呈现在我  相似文献   

5.
在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后,在人类告别20世纪、迈向21世纪的时候,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如何?这个问题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正确说明这个问题,就必须对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及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回顾与总结,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历史地看待过去,科学地预测未来。由李会宾教授主编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社会主义:20世纪的回顾与前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正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回首过去,面向未来,从社会主义理论、运动、制度与模…  相似文献   

6.
侵华日军南京“慰安妇”制度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7年 12月 13日日本侵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后 ,实施推行了残暴无耻的所谓“慰安妇”制度 ,强暴、侮辱、蹂躏、摧残中国妇女 ,历时长达八年之久。对这段历史 ,由于日本有关当局的掩盖以及其他一些原因 ,一直未能被详尽彻底地揭露。本文根据中外有关档案与史料 ,特别是南京档案馆中一些未曾公布的史料 ,对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慰安妇”制度始末 ,初步揭示如下。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慰安妇”制度的由来所谓“慰安妇”制度 ,乃是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强征大批妇女为日军官兵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的一种野蛮罪恶的法西斯行径。1937年 1…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在1945年,部分城市的二战记忆迄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被改写,其延宕的历史记忆争夺仍在不断上演。广岛,是作为近代日本军都的“廣島”,是第一个遭受原子弹爆炸之地“ヒロシマ”,也是战后构建的日本国际和平城市“Hiroshima”。南京,是1937年侵华日军发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史忆之所,经历了二战后被遗忘与再记忆的过程。2017年南京成功入选为“国际和平城市”。鉴于此,二战的加害者与受害者均申报了“国际和平城市”,但“和平”实旨有所背离与伪饰,呈现出当代二战历史记忆的杂糅与矛盾。与此同时,在影像传播和历史口述等领域也展开新一轮记忆竞合。只有把单个国家的二战记忆上升为世界共同记忆,从“跨入战争”的反省到“跨出战争”的实践,才能真正以城市新生促进战争和解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8.
一个足以警醒中国人的国际课题──从西方中国观的变迁看树立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黄泽存(一)19──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黄金世纪。工业革命、技术革命,使生产发展、社会进步,使“一百年超过过去一切时代”由可能变成了现实。在这100多年中,整个世界发生了一...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霸权     
新近读了唐袅同志所著《科技属于人民》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以下引文只标页码),作者运用大量有说服力的资料,对20世纪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并对资本统治的科技霸权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读后受益非浅。作者在书中指出:“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发展取得最辉煌成就的世纪,是科技突飞猛进,为人类发展插上翅膀的世纪。科学技术在这一百年中的成就远远超过19世纪,甚至超过过去几千年。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意义上,20世纪是一个科技的世纪。”(第45页)科…  相似文献   

10.
一、不是慰安妇,而是日军性暴力受害者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诸多出版物中,班忠义的<"盖山西"和她的姐妹--山西日军暴力十年调查>是最为沉重的一本.这本书触及了那场战争最黑暗、最邪恶的深渊,记录了一群被那场战争所伤害的最悲惨、最凄苦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一在最近的20年中,美国文坛上“写实小说”或“新写实小说”渐成风气。这标志着在西方文坛流行了近一个世纪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业已走向衰败。众所周知,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现代主义”(Modernism)文艺观念逐渐形成,并迅猛发展;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30多年中,更进了一步,演变发展成为“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文艺运动。这两个主义一脉相承,以其浩大之势,占据了西方近一个世纪的文学艺术领域的主流地位。与两个主义相呼应的文学创作观念,对这…  相似文献   

12.
劳动力国际流动,也叫做劳动力国际化,它的含义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在各国间开始了大规模的流动。这种流动有别于历史上由于战争时期和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口迁徙。其基本特征,是带有商业色彩,并受市场法则的支配。中国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历史,虽从汉代就已开始,清代(前清)又有较大的发展。但劳动力国际流动形成潮流,乃至成为一种制度,则始于近代的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中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历史动因自19世纪60年代起到9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亦称“同光新政”,或“自强新政”)的兴起和发展,中国破除了天朝大国的梦幻,进入世界国…  相似文献   

13.
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性质问题陈辽(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南京210024)最近,一些学者给“20世纪中国文学”定性。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关系到莘莘学子和后代文学爱好者如何正确认识“20世纪中国文学”的问题。也正因此,就必须对“20世纪中...  相似文献   

14.
清末中日关系何来“黄金十年”?李侃甲午战争已经整整过去一个世纪了。在战争风云消散百年之后,人们抚今追昔,再来回溯这段历史,不禁会思绪万端,百感交集。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号称“同文同种”,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文化交往。如果说在古代中日关系史上,充满着友好...  相似文献   

15.
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分析史》一书中对经济社会学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所谓“经济社会学”即对与经济相关的制度的描述和解释——或称解释性的描述——如政府机构、财产继承、私营企业、习惯性的行为或“理性”行为。所谓“经济学”,即对经济组织的解释性描述,这种经济组织存在于任何给足的制度之中,如市场组织。熊彼特不仅清楚地探索了经济理论的历史(定义为“经济结构”的分析),而且还回顾了经济社会学的历史(定义为“经济制度”的分析)。经济学家中的经济社会学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从古希腊到1790年,亚里…  相似文献   

16.
希罗多德与司马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希罗多德生活于公元前五世纪(约公元前485──424年)的古希腊,著有《历史》(亦称《希腊波斯战争史》)一书,司马迁生活在公元前二世纪(公元前135年──?)的西汉武帝时期,著有《史记》(亦称《太白分书》)。他们均以自己毕牛的努力及不朽的著作,奠定了中西方史学的独立地位,都被后人誉为“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司马迁以前,不能说希腊、中国就没有史学,但那只能称之为史学的胚胎或萌芽。文学还与其它学科混合交溶在一起,还没有成熟到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而恰恰是希罗多德与司马迁总结了前人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成果,集…  相似文献   

17.
在村上眷树的《奇鸟行状录》中,内在地潜藏着一个在代际间传承战争记忆的叙事结构。在这一结构中,战争亲历者通过追忆确认了自己必须或不得不把历史记忆传达给后代的责任,而企图悬置“历史”的战后第一代在成长历程中,发现“自我”与“过去”难以割裂,战后第二代则为摆脱历史精神创伤更为自觉地重构历史。这种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相互指涉,既透射出战争记忆在当代日本自我身份认同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呈现了民族与战争历史情感记忆方面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概念嬗变在文学批评中的意义──20世纪乡土文学研究历史的学术考察陈继会(郑州大学)20世纪即将走完自己的历史行程。如同旧历岁尾人们总要盘存家底、筹划来年,世纪之交学术意义上的“辞旧迎新”工作正在积极进行。本世纪我国学术发展的历史尽管留下了不少遗憾,但...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性思索中构筑新型史学──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民族文化卷”喻权中20世纪,藉助于现代科学和人类认识世界与自身的能力的提高,历史科学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飞速的发展。20世纪初,当美国的鲁滨逊(JamesHarveyRobinson)提倡新史...  相似文献   

20.
说到“十七年文学”,至今还是有人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型构之中,仍然以政治/艺术的两极对立的评价模式,简单地否定其所具有的文学史研究价值,因其强烈的政治色彩而将它与“文革文学”一起摒弃在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之外,不承认它与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内在连续性。我认为,孤立地从所谓的“文学性”或“审美价值”的单一角度来处理“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显然是意义不大的。因为所谓的“文学性”或“审美价值”本身就是需要质疑的。什么样的“文学性”或“审美价值”?这样一种标准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历史地形成的?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