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开放的市场经济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同时,外资的引进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也使中国的民族工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跨国公司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如何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已成为决定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我国自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到1996年底,共批准28.13万个有外商投资的项目,实际投资为1720亿美元,是目前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但近年来,随着外国资本的大举进入,三资企业与我国民族工业企…  相似文献   

2.
乡镇工业是我国近十多年来迅速崛起的一支新兴工业力量,它对于改变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加速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发展乡镇工业.也是走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但是,要使乡镇工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就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它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非生态化问题。乡镇工业发展中的非生态化问题.是指在乡镇工业发展进程中,由于其规划和安排忽视自然生态规律的要求,其生产行为引起环境质量恶化和生态系统失调的问题。乡镇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不合理地开…  相似文献   

3.
何晓波 《兰州学刊》2013,(12):120-126
民族地区工业乡村发展模式是一种少数民族村寨通过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带动乡村社区经济和社会生活全面发展的一种农村现代化方式.这种模式既改善了农村经济收入水平,又保持了浓郁的民族文化和乡土特色,使村民在农村地区就能够分享到与城市生活等值的现代文明.文章把工业乡村发展模式与东部发展得较好的华西模式做横向与纵向、形式与内容、时间与空间的对比研究,旨在于总结出工业乡村发展模式对民族地区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户籍制度与中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进化的过程,其实质是“农村农业、城市工业”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消失的过程。而在我国这一进化过程中,由于中间加进了户籍制度这一人为的阻碍因素,导致转化困难重重。其最终结果,阻止了我国工业文明的启动与发展。户籍制度对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阻碍了产业结构的演变与递进,城市第二、三次产业不能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而发展,2.造成了技术结构的低层次,相对于农业而言,第二、三次产业的知识技术层次高;3.造成交换结构的低层次,我国由于加工工业的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价值低,多以原料或半制成品出口。4.造成分配结构的严重扭曲,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并不完全由劳动决定等是其突出表现。要顺利实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户籍制度要彻底废除。1.废除户籍终身制和世袭制;2.取消给城市市民的各种特权;3.工业文明的载体由农村归还城市,发展中等城市,等等。  相似文献   

5.
张红飞 《江淮论坛》2013,(6):167-171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文化同质化和文化断裂的危险,这给民族认同带来了巨大冲击,原有的认同基础已无法完全有效。现代民俗艺术因其民俗性和艺术性的融合,凭其传承性、社会性和象征性而成为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地克服各自单独作为认同基础时的缺陷。在民族认同的视阈下,正视和解决现代民俗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民俗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尤其是整合城市民俗和农村民俗共同的民族精神资源,无论是对艺术的民族性、大众性的传承和弘扬,还是对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塑造,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工业化的社区政府推动苗长虹对中国农村工业发展历程和其宏观经济环境决定因素的分析表明,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共同导致了其特定的经济发展绩效。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在农村工业发展中是如何结合的?其间对社区政府存在着什么样的激励机制?这...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对广东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许多创造性的见解。他往往以广东为中国的个案或缩影,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立其理论学说。他不遗余力地宣传他所崇敬的陈献章、陈澧等乡贤大学,广泛关注广东历史、地理、民族、经济、文化、交通、社会等各方面问题,其佛教海路传入、袁崇焕等研究都是近代学术史上开创性的成果。梁启超从感情上、学理上充分肯定和殷殷期许广东和广东文化,以之为中国和中华文明的组成,自尊、自信而不自外,自觉承担起对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责任。其相关论述与他的爱国救国心、国家民族观念、全球视野密不可分,也是梁氏思想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谁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点,这在理论和实践中为人们所普追关注。笔者带着这个问题,重温了邓小平同志有关中国农民、农业、农村“三农”问题的论述.特别是其中关于农民自主权的论述,认识到农户才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农户本位才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点。一、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邓小平同志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两个飞跃”思想上:“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  相似文献   

9.
论孙中山和毛泽东文化观的趋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前后相继的领袖人物,尽管各自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在对近代以来争论不休的中西文化问题上,却有着大体相同的认识.探讨孙中山和毛泽东文化观的趋同性,进而说明毛泽东对孙中山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就是本文所要论述的问题.一、传统文化观的趋同性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孙中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他的论著和演说中,他经常称赞中国是‘地球上最老景文明的民族”,是很有创造能力的民族,有很好的文化,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民国成立以…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入关对于中国的长远利益来说,意味着部分地放弃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使民族工业暴露于跨国公司的直接威胁之下,因此我国应谨慎审视入关对经济安全的潜在威胁。由于入关后扩大开放国内市场,中国很可能难以防范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进一步加深国有企业的严重困难,导致国有企业无法收回大量产业投资,银行的不良贷款进一步增加,失业率继续上升,财政压力增大,就业保障体系的资金来源出现短缺,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消化,从而使社会的不稳定形势发展,因此,应该考虑实施自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把培育中国的民族工业企业的成长,解决紧迫的经济困难和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制订经济发展战略的第一优先大事。中国应借鉴美、德、日等国长期实行高度关税保护扶植民族工业,最终成长为世界市场竞争强者的成功经验。中国应在有效的保护中逐渐加大开放力度,促使民族工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成长壮大,奠定中国真正的独立的、强大的坚实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日俄三国在早期工业化的过程中,都曾受到西方列强的经济渗透和控制,并且都曾作过摆脱外来势力羁绊的尝试。日本是最先摆脱列强控制而使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国家;俄国经济在十月革命前虽然一直受到外资的控制,但却借助于外资而使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近代中国不仅始终没有摆脱列强的控制,而且始终没有利用外资求得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运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其原因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市场竞争,名牌战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是名牌确立的重要时期,外企充分地利用了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成功地实施了其名牌战略。本文在对其现状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外企在中国市场实施的名牌战略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名牌即市场,没有名牌就没有稳固的市场;外企对民族经济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促进民族工业成长,又可以使民族工业夭折。中国民族企业只有立足于本国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并实施我们的名牌战略,才能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乡工业发展特征的对比研究苗长虹(河南大学地理系)作为工业,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在产业性质、结构组成、功能行为及其发展演化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工业是在城乡分离和二元结构鲜明的环境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使得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不...  相似文献   

14.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贫困程度深重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重合.要充分认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长期性、艰巨性,必须分两阶段实施贫困地区发展目标.转移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七月七日是抗日战争爆发六十周年纪念日,六十年前从这天起,中国人民与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作战,在世界反法西斯的中国战场经历了八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并在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环境、条件下,我们还要不要弘扬抗日战争所体现的中国民族精神,回答无疑是肯定的。那么,抗日战争所体现的中国民族精神是什么?当今日批继续弘扬抗日战争所体现的中国民族精神其现实意义何在?我就这些问题试谈点粗浅的认识。一、抗日战争体现的中国民族精神使…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构成了它不同干一般西方民主革命的特点,成为中国民主革命具有独特发展道路和结局的基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我们应该将这场革命的重要角色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放在这种特殊社会背景中加以看待,这是我们认识这个问题的出发点。(-)中国在明代中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十六世纪初首先在江南和东南沿海城市产生,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非常缓慢,在社会经…  相似文献   

17.
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藏文版)一书是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读物,它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民族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了比较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阐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方面的新发展、新成果。全书共十四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方面:一、我们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富绕国主是各民族一起开拓和开发的,祖国的统一也是各民族共同完成的。各民族在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历史中…  相似文献   

18.
农村工业的发展是在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格局发生重大逆变的非常时期取得的 ,由于其自身性质与作用的局限 ,农村工业不可能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也不能对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农村工业向城市工业的转换 ,是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现代化刻不容缓,世人注目。然而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衡量指标及发展模式等问题,却很少有人分析和讨论,更没有达成共识,远不能适应中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一、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涵义1.农业现代化还是农村现代化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人们谈论比较多的是农业现代化,而不是农村现代化。其实,这是两个层面上的问题,或者说是从不同角度研究的结果。其一,是从农业生产及其发展变化的不同角度理解的农业现代化。把农业当作一个部门或产业,从农业自身发展出发对于农业现代化进行分析和说明。其二,是从…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主义”与“族群—象征主义”民族理论是当代西方有关民族和民族主义研究中的两个主要学术流派。目前已经引起我国学术界注意的安东尼·史密斯是后者的代表人物。“现代主义”民族理论对民族论述的重点在于强调民族的现代性、政治性、市民 (或公民 )性以及其缘起的西欧性。“族群—象征主义”民族理论则注重研究民族的历史性 ,民族的族群基础及其文化特征 ,并且特别强调民族的重要历史地位和持久的生命力。两种民族理论的发生、发展及其理论对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加强对它们的研究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