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世纪中西方国家税权制度存在着迥然不同的构建,追索其原委,研究其后果,可以窥探到这一制度给两者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完全不同的巨大影响.它实为中古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而中国古代社会的有关基因则完全阙如.  相似文献   

2.
古代中西方经济政策思想历史导向之比较张忠民利用国家权力制定和推行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有极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不仅表现在对现实社会经济的直接影响上、而且还体现在对社会发展方向的历史导向上。古代东西方社会由于各自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其经济政策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社会控制体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比较法律的研究中,学术界有这样一种偏向,就是抽象地进行中西方法律的比较。我以为这样抽象地进行法律比较是片面的、不公正的,或者说,二者之间在相当程度上并不存在着直接的可比性。应该说,法律是西方社会与政治控制的主体,甚至就是西方社会控制体系的全部。而在中国,法律只是社会控制体系的一部分,乃至是并不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只是单一地进行法律的比较,实际上是将中国的一部分与西方的全部相比较。我以为科学的比较应当是将西方完整的社会控制体系与中国的社会控制体系及二者的根本精神进行比较,由此寻找二者的差异与价值。我…  相似文献   

4.
经济平衡分析宏观上主要应用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系统。在经济现实中,只有趋于平衡的“趋势,难得实现短暂的平衡。是什么原因导致失衡状态的长期存在呢,而作为平衡杠杆,必有被降此升或此降波升的两种局面,经济失衡是否也一样呢?失衡必然是并轨而动的量的失衡导致的,那么又是什么因素起着限制量的增长的不同步性呢?平衡趋向的平衡杠杆有承受限量i经济发展有没有相对终极限制呢?要解答以上问题首先必须从经济发展的限制来分析。限制因素的一般性与发展中环境造成的现实特殊性,造成增长量的不同步性和局限性。这是失衡的根源和终极局限…  相似文献   

5.
中西社会信任结构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玉林  杨洲 《河北学刊》2006,26(4):43-48
一个社会的信任格局由信任链、信任圈和信任网三种结构组成。从信任结构视之,中西社会信任有着显著差异:中国社会信任呈现为链式和圈式结构,西方社会信任呈现为网式结构,这些差异是导致关于中西信任观点分歧的重要原因。中西信任结构背后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法律基础的不同是引起中西信任认知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中西社会信任结构是信任结构的两种历史形式,或者说,中西社会信任之间有着结构性不同,这种不同导致两者功能、作用的差别;中西信任结构在社会中各自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不能简单地以一种信任结构未评价另一种信任结构,亦不能轻易地设想用一种替代另一种。  相似文献   

6.
何君安 《人文杂志》2012,(5):178-181
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网络当中所蕴含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合作态度,能够降低交易费用、化解集体行动困境,对公共事务治理绩效具有根本性制约作用。中西方社会资本形式有很大不同。论文对中西方文明不同的价值偏好、社会总体结构状况、个体的自我定位、幸福观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对中西方的社会资本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的考察,对其类型进行了重新归纳。  相似文献   

7.
渗透于写作领域中以意象为其代表的中国思维方式是一种诗意的思维方式,它意外地成全了中国写作,造就了中国写作特有的风貌:重表的写作理论,以抒情为主的体裁,讲究情景交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导法,追求“言有尽意无穷”、“物我同一”的意境等。这种思维方式也严重干扰了中国古代实用文体的写作与研究,并对中国科学精神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女性文学发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大治 《理论界》2009,(6):135-136
西方的女性文学与中国的女性文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仔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女性文学.本文按时间顺序,分析了两者的发展及其关系,并对女性文学的发展做一研判.  相似文献   

9.
自然法是西方政治文化中源远流长的核心概念,它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不同的形态。古代和中世纪自然法思想就是其所经历的两种不同形态,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古代自然法被理解为自然中的一种客观定在,一种内在于自然中的“必然”和“善”,而中世纪的自然法本质上则被理解为上帝的意志,或人的理性对上帝之永恒法的参与。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古代和中世纪在世界观和认识论上的区别以及折射于自然法思想中的社会矛盾的差异乃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罗马和中世纪西方女性社会地位与服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对服装产生着潜在、持续且深刻的影响,它是考察女装发展变化的一个独特视角.古希腊、罗马时期以及中世纪时期,女装的款式造型和装饰手法的特点与变化,与该时期女性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的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姚文仪 《社会科学》2006,3(11):116-123
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中西方社会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趋势:政治上,中国是“皇权”制,西方是“王权”制;经济上,中国是“重农抑商”、“禁海政策”,西方是“重商主义”、“拓海政策”。不同的发展趋势最终导致了中西方社会发展的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12.
国家在治理通货紧缩的经济方面,吸收了凯恩斯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主张,也采用了当今货币政策的一些积极主张,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过了近3年的实施,目前有关数据显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效果正逐步显现。但由于其间的“时滞”太长,相同的政策得到的结果却有很大的区别,与西方相比较,本文认为问题的根本是我国不具有市场化的微观经济基础。因此,应借鉴西方的经验,尽快构建我国具有市场化的微观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的省略三段论理论是中世纪推演理论的逻辑起点。中世纪逻辑学家一般认为,推演即是假言命题,可定义为“不可能前件真而后件假”。根据“不可能”的不同含义,推演可分为形式推演、绝对实质推演和当下实质推演。和现代逻辑的蕴涵相比,形式推演相当于形式蕴涵,绝对实质推演、当下实质推演分别相当于严格蕴涵和实质蕴涵。对推演理论的探究,无论对现代蕴涵理论还是整个现代逻辑的深刻理解,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方中世纪前期整体性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 ,中后期开始向分析性思维方式转变 ,到晚期分析性思维方式得以确立。通过对西方中世纪思维方式发展历程的分析 ,可以了解西方思维方式是如何由整体性思维方式向分析性思维方式演变的  相似文献   

15.
郑芸 《学术论坛》2007,(10):162-166
西方公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公民社会在西方的发展整体上要早于和优于东方.其间的原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西方国家的最初形成是建立在具有平等合作特征的部落联盟基础之上;西方宗教及其组织,特别是其在中世纪神学政治时期的地位和影响为公民社会的出现确立了相应的精神气质和社会基础;发源于西方的商品经济为公民社会的最终诞生注入了直接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乔翔 《中州学刊》2007,(6):38-41
目前中西方学界大体上已确定了海洋经济理论研究的经济学导向;学界在微观基础、中观结构、宏观集成特征等方面均对海洋经济做了有益的探索,其成果为今后的整合工作提供了必要条件。西方学界在各层面的研究方法可为国内研究提供重要借鉴。从微观基础出发对海洋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做出有力的理论阐述,或许将是中外理论研究者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科学、文明社会和形而上学:中西方比较周昌忠这里的文明社会乃是与封建社会相对比。西方科学史上两次革命也就是近代科学和现代科学的兴起都同文明社会的形成及其发展密切相关。同时,对于科学和社会的这种互动,形而上学也进行了自己的反思,作出了响应。无疑,这种响应...  相似文献   

18.
自中世纪以来,现代法治社会的发展使社会事务的处理和社会成员的活动都必须服从法律的权威与规则的整合性治理,这使得律师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律师应该具备的社会角色是社会中的政治人、社会中的法律人、社会中的经济人和社会中的文化人。更充分而有成效地发挥律师在中国法制建设中的社会职能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所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9.
民主是一个古老的政治理想,且有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之分,前者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城邦,后者则源于西欧中世纪多元的社会权力结构。在中世纪的英国,社会权力呈现出多元的结构,权力的四极——国王、封建主、教会、城市相互掣肘,这就为下层民众的崛起创造了生存空间。富裕农民——乡绅逐渐崛起,到了中世纪后期、现代早期,他们控制了议会下院,并运用法律武器同国王和上院进行抗争。间接民主在多元权力结构的西欧萌芽并开始成长。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两国对西方文化反应之比较武安隆,赵德宇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中日两国都面临汤因比所说的“西方问题”。不言而喻,如何迎接这一挑战成为中日两国的一个重要课题。事实证明,中日两国刘西方文化的不同反应,也成为日后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重要动因之一。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