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怡 《北方论丛》2016,(6):120-121
莱布尼茨是进入中国较早的德国哲学家之一,中国学术界对莱布尼茨的研究也有近百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莱布尼茨思想的研究愈加重视。莱布尼茨是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重要代表,他和他的学生沃尔夫一起构建的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使整个德国哲学形态变成了西方哲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使莱布尼茨的哲学变成德国哲学的一个主要来源和样板,今天仍然被看作是中国哲学研究的典范。
  莱布尼茨是进入中国较早的德国哲学家之一,中国学术界对莱布尼茨的研究也有近百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莱布尼茨思想的研究愈加重视。莱布尼茨是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的重要代表,他和他的学生沃尔夫一起构建的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使整个德国哲学形态变成了西方哲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使莱布尼茨的哲学变成德国哲学的一个主要来源和样板,今天仍然被看作是中国哲学研究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尼采哲学开创了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他的"权力意志论"源于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权力意志论是尼采思想的集中体现,只有准确把握权力意志思想的内涵,才能真正理解尼采的哲学,并了解其哲学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著名的黑格尔哲学专家贺麟先生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五十五周年之际,他的《黑格尔哲学讲演集》出版了。它是1984年已问世的《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之姊妹篇。此书精心选编了贺先生关于黑格尔哲学各方面的主要讲稿和文章24篇,内容涉及黑格尔的生活时代、早期思想、精神现象学、逻辑学、认识论与辩证方法以及自然哲学、法哲学、艺术哲学、精神哲学等等。贺先生研究黑格尔学说之广度与深度在书中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其中最早的一篇论文,发表于1930年,最晚的一篇文章写于1983年,时间跨度达半个世纪。这本《讲演集》,不仅是贺先生丰果累累的学术成就的记录,而且是他毕生孜孜以求的学术道路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 ,展望当代西方哲学的未来走向 ,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之间关系的反思。这方面的研究有如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重在全面检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关系的种种误解 ,指出到目前为止 ,对两者关系的误识可分为五种类型 :一是片面地强调马克思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认为他不是哲学家、或至少在西方哲学史上无足轻重 ;二是片面强调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忽略它和西方哲学人文主义传统之间的承续关系 ;三是片面强调马克思哲学是对德国哲学遗产的继承 ,抹杀它和西方其他文化资源的关系 ;四是片面强调马克思哲学…  相似文献   

5.
法国哲学家让一保罗·萨特(1905—1980)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中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进行具体分析和正确评价是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和批判的一个重要课题。萨特哲学的出现是符合现代西方哲学发展史规律的历史现象。过去一般研究者对于萨特哲学思想的前驱都上溯到十九世纪上半期丹麦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基尔凯郭尔(1813—1855)。当然基尔凯郭尔曾经发挥过一些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提出过一些存在主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在 30年代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1 942年至 1 948年上大学期间学得最多的是西方哲学史 ,毕业论文是关于康德的。 1 948年至 1 950年作研究生期间 ,我仍研究西方哲学史 ,导师是康德专家郑昕 ,但实际只上了半年。 1 949年初北平解放后 ,我就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和教学工作 ,后来就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是西方哲学的组成部分 ,我在大学期间和后来的工作中也经常接触现代西方哲学 ,因此对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也形成了一些想法。下面就此谈三点看法。一、西方哲学是…  相似文献   

7.
半个多世纪以来,贺麟先生在传播和研究黑格尔哲学以及西方哲学史方面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为了祝贺贺先生从事教学、研究和译著五十五周年,我想谈谈贺先生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研究。一、解放前贺先生关于黑格尔哲学的第一篇论文——《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之比较》,是1930年在美国留学时写的,发表于国内《大公报》文学副刊第147期。1936年,作为附录收入他翻译的《黑格尔学述》一书里。他在这篇文章中,从心与理合一方面比较了朱熹与黑格尔太极说的异同,观点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对黑格尔的矛盾法(即辩证法)的看法却胜过当时流行的  相似文献   

8.
西田几多郎是日本近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西田哲学是在融合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的独创的哲学体系。一方面,西田哲学植根于日本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代表了日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西田哲学又汲取了西方哲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是日本学习西方的典范。贯穿整个西田哲学体系中的基本概念“纯粹经验”,是西田哲学的出发点,也是西田哲学的归宿,是西田哲学体系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伽达默尔的语言诠释学潘德荣伽达默尔是当代最有影响的诠释学家之一,他以语言为本体,建立了他的语言诠释学体系。其语言诠释学反映了当代西方哲学、尤其是当代德国哲学的基本走向,对它的了解无疑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代西方哲学脉络,然不仅于此,它所阐述的某些富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0.
张传开 《学术界》2004,(3):193-201
从社会根源上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及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必然产物 ;从理论来源上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思辩形而上学 ,超越了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近代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元分离 ,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从现实、实践出发解答时代课题 ,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并注重于改变现存世界的新唯物主义。尽管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性质和立场上存在着根本区别 ,但它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共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背景 ,并面临着相同的时代课题 ,因而也是对近代西方哲学的转型和超越。固然不能把现代西方哲学对近代哲学的超越和转型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变革等同起来 ,但也不能把它们简单地对立起来 ,而应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实事求是地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位全面审视前人的哲学史家,由此保存了前苏格拉底哲学的很多宝贵资料.但他为了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而对前人的思想进行了大量裁剪,故意"误读"甚至"曲解".最终,亚里士多德开创了西方思想的新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世哲学的基本走向.西方哲学不是柏拉图思想的注脚,而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余绪.  相似文献   

12.
王文臣 《理论界》2009,(3):129-130
德国古典哲学之所以在西方哲学中具有"经典"的意义,其原因就在于它的研究主题具有传承性,其发展也一脉相承,并且这种传承居于哲学发展的主流地位.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最终成果是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则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不仅如此,德国古典哲学还与马克思哲学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来源.再次深入了解德国古典哲学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新时期下把握好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冯友兰与柏拉图柴毅龙(昆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冯友兰先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哲学的传承者。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哲学事业。一般认为,49年以前对冯友兰先生影响较大的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新实在论。事实上,真正对他的内在思想发生重大深层影响的西方哲...  相似文献   

14.
康德以“理性批判”为核心的批判哲学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现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现代西方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维特根斯坦的前期主要思想一“语言批判”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影响。应该对这两种批判加以分析,以阐明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冲破禁区,本着实事求是、洋为中用的精神,对现代西方哲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并先后召开过三次全国现代外国哲学讨论会,交流研究成果。现将有关问题简要综述如下:一、现代西方哲学的分期问题一种意见认为,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于德国古典哲学解体以后,特别是黑格尔死后(1831年)。他们说,现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相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逐步丧失了革命性,而无产阶级则从自在阶级变为自为阶级;一方面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另一方面西方古典哲学发生了重大转折,形成了以唯心主义为主要倾向的现代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又是中国近代美学的奠基者。王国维深受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影响,他译介过西方哲学著作,涉猎过从亚里士多德至尼采的哲学和美学理论,对康德、叔本华推崇备至,所以,他的哲学、美学和文艺理论浸透着西方精神。运用西方的哲学、美学理论,以研究中国的哲  相似文献   

17.
斯宾格勒认为中国哲学的真理不只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他致力于从中国古代经典中去发现“远超过孔子所能理解的更为深奥的东西”,认为《尚书》和《诗经》中蕴涵着古希腊英雄时代的精神和西方中世纪的贵族精神。他别出心裁地认为孔子不仅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是“同时代”人,而且与伏尔泰、莱辛也是“同时代”人,并且把中国哲学的不同流派与他所谓“同时代”的西方哲学作了比较。着眼于西方哲学的重心从认识问题到人生问题的转向,他特别心仪中国哲学注重实践性的优点,认为这一优点可以弥补西方哲学的不足。他的主要失误在于夸大了德国哲学和文化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按照西方哲学的固有思路 ,从命题结构“它是”和“我是”出发 ,对西方本体论哲学中的实体概念和主体概念 ,包括康德哲学中的“物自身”和“我自身” ,进行了解构式分析和探讨。文章着重描述了西方本体论哲学从客体形而上学到主体形而上学演变的逻辑历程。文章还有针对性地讲到了从哲学上谈论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关系的一些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9.
如今人类面临着深刻的世界性问题和全球性危机,而各种哲学思想的剧烈冲突正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人类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统一的世界哲学。这一哲学将比其他哲学(如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哲学)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和解释人类所遇到的问题,并且使人类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加强合作。“世界哲学”提供的观点有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同意,是因为它基于人类本性和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所固有的一致性。它将包括每一种文明和文化的某些思想,只是某些思想,因为每一种文明也有一些思想是错误的,而且它们都拒绝其他文明的一些带真理性的…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思想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古希腊哲学中就存在着主体,l生思想的萌芽.近代西方认知主体哲学经历了由笛卡尔的自我意识论到康德的先验意识论、再到黑格尔的实体主体论的历史演变过程.马克思通过批判地继承人类哲学史上关于主体性思想的合理因素,特别是对近代西方认知主体哲学的扬弃.解决了长期困扰西方哲学的主体和客体的二元对立和分裂的难题,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实践性主体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