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姜异新 《东岳论丛》2003,24(1):133-136
邱华栋是“新生代”作家中最执着地追求意义的一个 ,他用自己的文本勾画了一个群体欲望狂欢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 ,个体因肉身与灵魂的双重沉重而死亡 ,经验因灵魂状态的趋同而只属于公众 ,创作面貌也因此类化 ,作者不自觉地进行着个人向宏大的叙事预演 ,使写作中的重复与模式化倾向构成了对“新生代”个人主体性追求的强烈反讽。  相似文献   

2.
论邱华栋小说的时空构造与哲学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个案分析,从时空构造这个视角,探寻了形成邱华栋及同类作家写作“瓶颈”的哲学根源,即作家在给人物构筑合理的时空的同时,并未洞穿人物隐藏在“前卫”姿态背后的灵魂,作家的价值意向直指20世纪西方某些批判性理论和思潮,他们并未从整体上和传统根基方面加以深究,而是囫囵吞枣、匆忙采纳。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商品化社会的形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新时期小说及时对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作出了生动的反映。大众认可的世俗化生存样态和知识分子追求的超越式生存理想作为两种典型的生命追求,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董文桃 《江汉论坛》2006,(10):105-107
张欣的小说描写了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和都市广州的日常生活特点;张欣小说创作的立足点是关注和抒写都市普通人;其小说表现了社会转型期的欲望化现实:尴尬的人生和尴尬的情爱;正是现代外壳包装之下与传统文化价值相连的古典内涵,显示出张欣小说内在的价值悖论。  相似文献   

5.
侠义精神与20世纪小说创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侠义精神、侠义伦理则是侠文化之话语内涵的价值核心,而侠义精神的最佳转译形式无疑是以武侠小说(同时又不仅仅是武侠小说)为其首选的文学作品。作者从20世纪的小说创作中追寻侠义精神的审美化显现,试图一方面由此揭示侠文化生成延续的心态史轨迹,一方面求证侠义精神、侠义人格是怎样以“元叙事”形态参与到艺术审美创造中。  相似文献   

6.
池莉钟情于日常生活的书写,并执着地探索它、冷静地表达它。探索与表达的结果是:武汉获得了小说的命名,日常生活获得了超常的价值与广泛的认同;“汉味”与“对个体生命存在状态的世俗关注与表述”成为池莉小说创作的两个亮点。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至上世纪末,是重庆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小说创作则是其中最重要的构成内容。本文从多个侧面对新时期以来至上世纪末重庆小说创作的发展态势作了提纲挈领的勾勒,对其中有影响的作家作品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8.
付建舟 《中州学刊》2005,(6):221-224
晚清小说处于从古典小说向现代小说嬗变的过程之中,就叙事特征而言,有限叙事、元叙事、内在结构论说化和作为修辞的叙事是最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晚清小说对传统和外来叙事方式的吸收与借鉴,以及晚清小说家主体意识的逐渐加强,小说的叙事趋于丰富多彩,强化了小说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9.
梁贵子是韩国当代文坛的一位主流女作家。作为世态小说的集大成者,她在创作形式上强调朴实,即以平视的视角注视着小市民的百态人生,体现出其个性化的审美意蕴,语言和心理描写的灵活运用与紧密结合及情与景的配合等,描绘出小市民的悲、喜、情、欲。  相似文献   

10.
黄永林 《江汉论坛》2004,(2):104-107
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民俗越来越受到作家们的青睐,并在其作品中被大量描写。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民俗描写提升了作品主题的深刻性、凸显了作品内容的时代性、烘托了典型环境的多彩性、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性。新时期小说创作重视民俗描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作家对民俗文化的深刻体验,又有时代对民族精神的强烈需求,更有文学对民族传统的迫切追寻。  相似文献   

11.
从日常生活叙事看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日常生活叙事角度,探讨了张爱玲小说的生活观。她看重日常生活,持独立、坦率的人生态度,并由此形成她的写实观: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张爱玲小说从金钱、欲望角度,将包括爱情在内的一切人间真情作了彻底的解构:抓住钱就抓住了幸福的金钱观,以金钱、名利铺底的情爱欲,不能帮助人们逃脱悲剧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异国情爱是当代大陆留学生文学中流行的一个叙事模式,这一模式最早出现在晚清小说和前期创造社的作品里,其中隐喻的等级化的东西方权力关系折射出了中国人的第三世界地位,以及文化认同的失落轨迹。不同于晚清中体西用的体认以及前期创造社身份认同的寻求,在当代大陆留学生文学的异国情爱模式中,存在着以性别等级来喻示的东西方之间从属与支配的关系,以及在西方强势的欲望主体与东方的弱势的欲望客体之间的对比,其间的等级差别使得前者成为理所当然的后者的支配者和代言人,从而加固了中国和西方的固有形象。这种东方文化主体意识的消失,值得人们反思。  相似文献   

13.
冰心依据新的审美要求重新剪辑小说时间,借助叙事角度的转换表现自我,淡化情节而突出氛围,体现出更深层的审美意识,拓展了其小说的表现空间,以自己的独特叙事模式为中国现代小说叙事提供了初期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凡一平无疑是广西作家群中较为突出的一位,不仅在于他作品所具有的影视化特征,亦在于他以欲望作为叙事手段,较为集中地书写大都会生活的小说家,或市井人物,或商场虚诈,或官场人情……其人性在欲望追逐中异化,导致真情失守,疏离了物质与精神的契合关系,呈现出灵与肉脱离的生存悲哀。凡一平以欲望作为透视点,解构了传统的叙述方式,以逆向式创作和错位性思考,追问灵魂的走向,既是作家对文学创作形式的探索,亦是作家在都市文化语境下对灵魂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有自我意识的并形成潮流的元小说创作始于马原。元小说写作对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小说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传统小说叙事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以为,解“叙事性”是“马原式的叙事革命”的意义之所在。它通过叙述的自觉,实现小说从“写什么”向“怎么写”转变;通过写作小说的寓言,实现小说在“写怎么写”上的创新;通过互文性写作,实现小说对虚构本质的哲学反思,创作出“写写写……”的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6.
"晚生代"的出现是20世纪末中国文坛的重大事件。它作为一个新生的小说创作群体,以创作主体独立的生存姿态、新异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手法而备受关注。围绕"晚生代"命名之争所引发的对当代文学群体美学变迁的考察,由"晚生代"的存在方式对中国当代文学现状所产生的撞击,和晚生代在文学史的书写中可能生成的美学意义,都将丰富了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丁玲早期的女性小说创作,无论是描写女性性爱意识的觉醒,还是对男性文化和新式婚恋等的审视,都体现了一种对封建父权文化和传统妇女形象的解构和颠覆,是真正从女性视角,基于女性立场的性别叙事和女性言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 ,叙事技巧和程序的革新与实验是中国现代主义小说最大的艺术成就。小说中“心理—情绪”型叙事结构的采用 ,展示出人类灵魂深处的颤抖 ,打碎了叙事整体感以及因果逻辑链条 ,动摇了中国传统小说“情节—性格”结构一统天下的地位。“限知型内视角”、“呈现式”叙事口吻以及“跳角”的使用 ,从根本上瓦解了中国小说编排叙事视角的传统 ,使文本呈现出多义性、模糊性特点。叙事时间刻度的模糊和时间转换语的消除 ,不但为文本带来强烈的象征效果 ,而且使文本本身成为一个大的意象 ,产生多元化的意义 ,迫使读者必须与文本进行横向“对话”,调动了读者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9.
先锋小说是“新时期”小说中的重要一脉。即使在先锋小说内部也存在着观念、审美形态及语义分野鲜明的不同类型,“元小说”就是一种在叙事形态、意识倾向上相当前卫,反规范、反传统意识相当突出的一类小说。本文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元叙事”:一种是以西方的解构主义哲学为背景,在叙事策略上对传统叙事规范进行大胆的“戏仿”或拆解,其语义则是反本质主义的。另一种以“新写实小说”为主,其特征是通过弱化作者对文本的干预,从而达到还原生活原生态的目的。这两种类型的“元叙事”形态迥异,但其文化功能却是一致的,即都形成了对传统小说主题如历史进步论、理想主义等的龃龉与对抗。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中,人的欲望在西方社会挣脱了传统秩序的禁锢获得解放.追求欲望对人来说最切己,当它被宣示为人的天然合理本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欲望满足,获得最大程度的幸福、利益与快乐时,便成为真实的道德要求,道德相应从神圣道德走向世俗道德.跟随欲望的召唤,并没有让人就此踏上一条幸福而又尊严的道路.欲望有驱动人合作共赢、互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