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千万不要让脑筋懒惰——季羡林的哲学养生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红 《老年人》2004,(5):56-56
季羡林老先生的寓所在“北大”未名湖畔朗涧园13号。他家里除了书,便没有更多的空间了,他是为书而生、为知识而活的人。用季老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生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求知”。季老是著名的语言学教育家,国际知名的印度学专家,东亚最杰出的梵文学者。如今,他92岁高龄依然思维  相似文献   

2.
<正>尽管不愿戴上"国宝"、"学术泰斗"、"国学大师"的桂冠,然而,季老所取得的旷古烁今的学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鲜为人知的是,季老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同样充满传奇——他曾为家庭而放弃一生的挚爱、他曾和儿子长达13年没有相见……这其中,到底有怎样的隐情呢?  相似文献   

3.
何旭 《老年世界》2014,(22):40-40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老出生于1911年,2009年因心脏病去世,享年98岁。他独创的“三不主义”养生经、“养生无术是有术”的观念以及宽广坦然的生活态度都是他的养生智慧的浓缩。  相似文献   

4.
戴海 《老年人》2008,(6):28-28
“我有一个优(缺)点,就是永远不让脑海停止活动。”这是大师季羡林先生的自白。北京大学的老先生们公认,季老是“最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他自进入晚年,又进入学术的“第二青春期”:八十多岁时完成八十万字的《糖史》,继而攻克吐火罗文,并连续出版多部有关人生话题的散文。  相似文献   

5.
吾之 《老年世界》2011,(12):36-36
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一生勤勉,一生谦和,著作等身,桃李满门。 他生于1911年8月6日,病故于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季老先生九十多岁时,仍然身体硬朗,思维敏捷。为奖掖后学,襄助公益,还不时挤时间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于是,许多人都问季老,有什么长寿秘诀?他的回答是:“我养生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需要秘诀。心中不染尘,胃口自然好,吃进去的东西就能很好消化。再辅之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就不生了。”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1月25日,季老给自己的孙子季宏德发压岁钱和父亲隔绝了13年后,2008年11月7日,73岁的季承终于在301医院的病房见到了父亲季羡林。季承带来了季老喜爱的家乡食品,亲手喂给父亲吃。经过13年的隔阂之后,季承又像普通的儿子一样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相似文献   

7.
<正>央视《艺术人生》节目,曾披露季羡林的一件轶事,听来既有趣又耐人寻味。季老任北大副校长时,一天在校园操场碰到一名男生背着沉重的行李来校办理入学手续。这名学生向季羡林求援:"大爷,帮我看会儿行李,我去办手续!"季欣然应允。那小青年说完就跑走了。季羡林站在太阳底下恪尽职守地等了一个多小时,那个新生终于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对季老说:"谢谢  相似文献   

8.
《公关世界》2010,(3):78-78
《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17日刊登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的文章回忆道,我与季羡林先生见面不多,神交甚深。有次在一个论坛上,季老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中外书摘》2006,(9):F0004-F0004
《季羡林学术精粹》(四卷)由山东友谊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季老首次在家乡出版社出版自己的文集,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授权的版本(书中附有授权书),先生委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岳川选编。王岳川是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在美学、书法、音乐等领域都有不凡的造诣。  相似文献   

10.
李愫生 《女性天地》2011,(10):46-46
年少时,她住在他的隔壁。她从小就喜欢他,整天粘着他、追着他。彼时,他是个黄亳小子,她是他不屑的臭丫头。乡下的桃花开了又落,她对他的心却如竹子一样,一直青着。尽管她比他小三岁,他吵她骂她,把她带给他的吃食扔掉,与顽皮的男孩子一起欺负她。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习惯     
凤凰 《老年世界》2008,(7):22-22
坐在车上,他闷闷不乐。他高兴不起来,是因为母亲。当然,他不是生母亲的气,他当然不会生母亲的气。他明明是为了母亲,是为母亲好,可是母亲却不肯接受他的好意。这次回家,他是特地回来接母亲的。他工作了,通过了试用期,与公司正式签约。公司给他安排了住处,很大的一套房子。  相似文献   

12.
古保祥 《现代妇女》2007,(11):27-28
这些天,之所以我会选择在虚无的网络世界里消磨时光,完全是因为他,与他相关,完全是因为我已经失恋了,与失恋相关的是,他已经彻底离开我了。  相似文献   

13.
张伟 《金色年华》2008,(4):14-16
他原本有个普通而温暖的家庭。但突如其来的意外不仅夺走了妻子的生命,还使他欠下医院53万元的巨额债务。医院曾与他商议,让捐献其妻的尸体用做医学实验,从而免去其全部债务。但他犹豫再三,不忍心妻子再受打扰,决定“欠债还钱”。对一个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来说,53万元债务,不亚于一座大山。而他许下愚公的决心,决心挖山不止。他与医院签下协议,分106年偿还这笔债。他算过,到自己孙子这一辈,就能还完——  相似文献   

14.
《金色年华》2014,(8):52-56
前言:俞永福进入阿里,与他当年进入UC的情况非常类似。他又一次被人请进去当“合伙人”,他依然不是创始人,但他也不是职业经理人。他现在地位还不稳固,但从第一天开始,他就调整到了当老大的心态。  相似文献   

15.
回家的方向     
一 《蝴蝶与潜水钟》的作者在他成为渐冻人之后,依旧完成了这部令人动容的回忆录。他靠的是用眼皮一眨一眨的指示,让助理拼出字母。他虽然失去了一切,却没万念俱灰,因为他的躯壳里面还幸存着记忆与想象。正是这两点,使他仍能创作,仍能启发别人。对所有的创作者而言,没了这两样,就什么都没有。  相似文献   

16.
她遇见他的时候,她20岁,扎着头巾,穿着裙子,年轻充满朝气。他47岁,是著名建筑师,有貌美的妻子和数不尽的光环。 她是一个小小的资料员,工作是为他整理资料,空时也与他聊天、谈心或是做些小菜送给他的岳母吃。他和他的夫人在她心里都是神,是仰望的对象。  相似文献   

17.
周末,我等着他的电话。等带那柔和的声音告诉我与他共进晚餐,等着他精心安排的节目带给我的每一次惊喜。在这等待的焦灼和期盼的喜悦中,我清醒地告诉自己,他不是我的男友,尽管我这样地愿意与他相处。在同学的带领下,我与他相识在一夏日的黄昏,他的热情、开朗给我留7夏日般的印象,而我的文月与他形成强烈的反差,也许正是这种差异使我们彼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第一次相遇.便紧接着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他频频地打电话约我,大都是参加许多年轻人的民会。在那热热闹闹的氛围中,我和他逐渐熟悉、逐渐了罚,也逐渐从他那看我的含…  相似文献   

18.
25年前,他穷困潦倒前途黯淡,一个与他萍水相逢的北方汉子拿出自己一年的工资收入1000元帮他创业。孰料,创业失败,他们失去联系。20多年后,感念那次相助,激励他在海外创业成功,他决心要找到这位北方大哥,当面说声谢谢!  相似文献   

19.
《金色年华》2014,(8):88-91
伍迪·艾伦的影片通常没有大制作.他不付天价片酬,也不担心票房.他说如今他遗憾的事情就是年纪太大.再也不能出演浪漫男主角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伍迪·艾伦(Woody Allen)与他在自己影片中饰演的角色相差不大。他与在大银幕上一样,说话都带有那种尖厉的布鲁克林口音,他戴的眼镜也是他从17岁起就一直佩戴的那种老气的黑框眼镜。  相似文献   

20.
在恋爱时保持客观并非易事,刚坠入情网的 你,如果想避免情绪所带来的苦恼,进而了 解他的为人,以下的建议或许有助于你发掘躲在爱情背后的真相。 了解他,先了解他的“死党” 男人无法选择家人,却可以选择朋友,而他的朋友其实是你进一步了解他的“图书馆”。如果觉得这些人都是混蛋,那么是否继续与之交往值得你考虑。因为物以类聚,“死党”的举止言行或多或少直接反映他的本性。如果他只有女性朋友,很可能他是个怯懦的人,他的自信与骄傲全靠女性来建立,你可得要有心理准备面对他的那些“红粉知己”,一旦与之相处太辛苦,还是大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