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历史主义较多关注权力的争斗和人性的善恶,其代表人物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论述文学社会功能的时候提出了“颠覆”和“抑制”两个概念。“颠覆”主要是指对当时社会主流统治意识的反叛,而“抑制”则指对颠覆力量的抑制,对当时主流统治意识的维护。正是在这两种力量的相互斗争消解过程中,人性得以充分展现。本文从新历史主义批评出发,通过实例,展示小说《京华烟云》中“颠覆”和“抑制”两种力量的碰撞,进而对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及其变幻莫测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2.
新历史主义代表人物格林布拉特的批评实践中,体现了对福柯"权力关系"理论的运用,对阐释人类学"厚描"方法的借鉴,以及对"社会能量"流通方式的关注."社会能量"概念的提出,是力求避免新历史主义的批评实践陷入"权力的宏大叙事".格林布拉特善于从各种非文学文本记录入手,寻找其与文学文本相互"厚描"的结合点,从而生发出关于剧本所处权力关系的独到见解.他依据福柯的理论提出的"即兴创造"概念,勾勒出权力关系从颠覆到巩固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好兵>(1915)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福特·马多克思·福特(1873-1939)的代表作.从新历史主义批评家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论述文学的社会功能时提出的"颠覆"和"抑制"两个概念出发,揭示贯穿小说的"颠覆"和"押制"两种力量的矛盾张力结构,剖析了工业化语境下人们的精神迷惘和道德两难.反映小说从"逸闻琐事"中再现了历史真实,从"小历史"中反映了"大历史",体现了作者对资本主义道德伦理抑制人性的丑恶本质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4.
新历史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提出了“颠覆”与“抑制”概念。颠覆指的是传统的统治秩序被颠覆,抑制则指这种颠覆性行为方式被遏制,无法达到实质性效果。试以“颠覆”与“抑制”为切入点,分析发现伊丽莎白·乔利作品《井》中女主人公海斯特·哈珀在试图颠覆异性恋生理性别、社会性别、性向三者关系的同时,受到了代表男权社会异性恋价值观的“入侵者”的抑制,从而反映了挑战男权社会异性恋价值观的艰难。  相似文献   

5.
新历史主义的历史文化诗学消解了近代以来自由人文主义的主体性观念,重构了作家主体的新形象.它认为作家主体不是一个先于文学活动的、本原性的、既成的主体事实,而是通过文艺活动的文化赋予和自我塑型,是解构和建构的同时展开.作家在文学活动中是赋有各自历史性的阐释主体和商讨主体,而不是纯粹的反映者或创造者.作家对权力话语的颠覆和权力话语对这种颠覆的包容同时并存于作家的主体性中.  相似文献   

6.
运用新历史主义的"客观历史的主体化"、"权力关系"和"颠覆与抑制"等观点研究日裔美国作家约翰·冈田的《不不仔》。说明作者采用文本形式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来讲述日裔社群自己的历史故事,冲破主流文化樊篱,打破沉默,争取权利。旨在重塑作为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的自我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7.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艺术成就较高。在不同角度的阐释下,英国文艺复兴戏剧总以不同形象面世。20世纪,历史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和文化唯物论等均强调“权力话语”对于文学解读的重要性,但其对权力的解读各有不同。历史主义批评中的权力处于隐身状态,而新历史主义批评和文化唯物论中的权力则成为显性词汇。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作为社会历史产物在批评中或呈现出王权的镜像写实,或成为巩固王权统治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运用新历史主义的颠覆、抑制、协和等相关理论,深入分析波兰裔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首部作品《阿尔迈耶的愚蠢》彰显出的对帝国的爱憎,指出作品呈现帝国意识的颠覆与抑制的并置并最终导向协和,体现了康拉德对帝国情结的难舍。  相似文献   

9.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颠覆历史权威,强调"对话"品格,将话语权力作为支点,寻求主体叙述,即通过文学虚构得以完成的历史文本的新的"历史诗学"。其历史观的颠覆性即体现在主体间入中的虚构性和诗意中追求真实性的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客观叙述,历史真实观被新历史主义彻底地否决。取而代之的是"审美与真实之间功能性区别的消解"和"带有诗人看世界的想象虚构性"。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这一历史观对文化生态的多元共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意义,但其个性的恣意展现也使它失却了历史的严肃性,在消解历史权威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0.
从新历史主义批评视角入手,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为历史背景,解析斯坦贝克在《愤怒的葡萄》中如何体现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抑制并颠覆"西部观念"和"美国梦";参与"沙尘暴移民"激进话语的商讨与交流;参与历史意义的发展与建构。从《愤怒的葡萄》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历史所形成的互动关系,可以证明该小说是"三十年代大萧条的史诗",斯坦贝克是一位具有伟大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  相似文献   

11.
新历史主义凸显文本与语境的互动关系,即“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同时也提出了文学文本“颠覆”与“遏制”的政治功能。细读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可以发现该小说体现了“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意识,哈代在小说中试图对社会的中心意识进行“颠覆”,但其在“颠覆”过程中却又受到历史语境的“遏制”。  相似文献   

12.
浮石成名作《青瓷》重写版《新青瓷之秘色》和《新青瓷之窑变》中的许多人物,较原作来说是颠覆性的,在这些人身上,体现了更多一些的美好情感和善良人性。原《青瓷》侧重于原生态地、浑沌地、不置可否地表达与展示现代都市人如何升官发财、男欢女爱,宣示的是大行其道的潜规则把人挟裹前行的力量;《新青瓷》则给如何升官发财、男欢女爱设立了不同的谱系,有了对与错、是与非的明确分界,着力表现了现代都市人对美好人性的坚守。  相似文献   

13.
论后读图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因特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对"读"这一基本接受行为的颠覆.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图"的形式、"读"的方式、传者与受者间的关系、"图"的生产与销售都有了新的内涵与定义,由此带来了媒介整合的全新契机和媒介功能的全新定义,形成了对读图时代的消解和颠覆,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图"传播状态--后读图时代.  相似文献   

14.
透明政府:一个政府模式变革的历史与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古代专制社会,产生了君权神化的"神秘政府",专制政府通过信息控制的方式保持政府的神圣性与合法性,由此也产生了政府与百姓的隔离与对抗.近代的社会契约论从三个方面对神秘政府进行了理论颠覆,这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同时,社会契约论也为现代的透明政府模式埋下一个大伏笔.在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的历史转换中,行政公开的立法追求从外在规制上促使政府对透明行政的角色认知,而这一角色认知正通过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与会话,而逐渐变成政府组织的自觉角色之一.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是打破女性客体地位的先驱者,她在90年代初出版的中篇小说《小天地里的大世界》里,从各个方面着力强调了女性的主体地位。本文从摆脱"他者"的女性、颠覆男性神话的女性作品、女性话语权和对人际关系的控制等几个方面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语篇的语境重构与翻译的多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西方新闻报道的公正性受到其他国家读者的广泛质疑。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无不渗透着报纸强烈的话语倾向,因此为了揭示意识形态以各种方式对话语的介入以及颠覆新闻语篇话语权,语境重构成为必然选择。概述了西方学者对语境重构的理论阐释,以2010-2011年《纽约时报》13篇对人民币汇率的有关报道作为语料,基于语境重构这一视角,应用目的论和顺应论探析英语新闻语篇的翻译策略,提出变译、编译和顺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具有浓厚传统意蕴的政治仪式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戏剧隐喻则为政治仪式研究开辟了一条后现代式的分析路径。以戏剧化为核心内涵,通过戏剧在隐喻意义上的逻辑引导,政治仪式可被视作一种政治权力生产和再生产的特殊装置,其结构、功能和目的,与政治合法性的获取、维系和颠覆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政治仪式中的合法性建构依靠时空环境、人员安排和器物设置等诸多展布方式,通过实施规训与控制、提供忠诚与信仰,以及贯彻仪式化策略等一系列操演行为得以实现。同时,对权力和合法性的认知经由政治仪式被转换为社会记忆,刻录并埋藏在政治生活的表面纹理和深层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