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宪法相关原条文与修改(第四次修改)后条文对照:原条文: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修改后条文: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第一百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2004年早春三月,…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南边境.峥嵘延绵的群山之中,有一座原本是默默无闻的山峰.谁也不曾想到,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座山突然在呼啸如风的枪炮声中被中国军人的热血浸染浇注,一夜之间它耸起了在人们心目的中"海拔"高度,挺拔巍峨于国门之前,为世人瞩目.这座生发出无数英雄故事、牵动亿万人心的山峰,就是八十年代中国的极热点——老山.太阳伴随着弥漫的硝烟旋转,近十个年头过去了,那座被炮火烧焦、被热血浸染的老山,在历史的脚步跨入九十年代的时候,却突然冷却了,又成了一座沉默的大山.秋阳杲杲.群山茫茫.在一个战争结束后依然未撤走的哨所前,我望着四周残存的坑道和坍塌的猫耳洞,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清冷和寂寞……沉默的时候,远山突然传来地雷的炸响."怎么回事,是不是有情况?"我十分惊异地问哨兵,哨兵却平  相似文献   

3.
在新年到来之际,湖南省岳阳市回民李家福从自己办开的牛肉馆中,特制两大块共计50斤的牛肉卤千,寄往老山前线向荣获集体二等功的“回民支队”表示慰问。李家福是从本刊1986年第10期上获悉老山“回民支队”英勇杀敌的事迹的。  相似文献   

4.
为天使而歌     
这是没有硝烟,却有生与死的搏斗。这里没有誓约,亲人的万千牵拉藏在心头,用博大的爱去锻造生命的不朽。只有“天使”这个词才能诠释你的圣洁,  相似文献   

5.
左文秀山东省济南市郊人。1983年1月入伍,1985年5月27日在老山前线对越作战中光荣牺牲。这个年仅21岁的回族战士入伍两年来曾受到部队的嘉奖和表扬。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下面是他的日记摘抄。  相似文献   

6.
一离开昆明,大家的心情就显得既兴奋又紧张。老山,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一想到就要踏上这块土地,仍然禁不住內心的激动。大轿车载着我们在南去的公路上急驰,一路烟尘,一路颠簸。到了,到前线了。罩着伪装网的军车穿梭往来,紧张而又忙碌,远处不时传来轰轰的炮声。一道道哨卡上,头戴钢盔的哨兵庄重而又威严地向我们行着军礼。这是1987年11月12日。  相似文献   

7.
高原有高原人的独特生活方式,草原有草原上的特殊文化载体。我们来到藏北高原,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到处都是牧民赖以生存的牦牛和羊群。而牧民的栖息之所,则是各种各样的帐篷。草原是他们的环宇,帐篷就是他们的天堂。他们在帐篷里产生高原文明,也在帐篷里创造草原文化。他们的草原文化当然也包含他们的信仰:原始的崇拜,苯教的信奉,最终还是顶礼在佛菩萨的脚下。佛从恒河平原向它所能传到的地方传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我不知道时至今日,这乡愁还有多深多浓,然而异地他乡见到同宗同缘人时的那一份高兴与满足,我已真真切切体验。  相似文献   

9.
陈书平 《民族论坛》2008,(1):49-49,34
<正>我把一只圆形的坛子/放在田纳西的山顶。/凌乱的荒野/围向山峰。/荒野向坛子涌起,/葡匐在四周,不再荒凉。/圆圆的坛子置在地上,/高高地立于空中。//它君临四界。/  相似文献   

10.
听说老山前线有个“回民阵地”,战士们怎样生活,战斗?盛夏的一个清晨,我们踏着羊肠小道,穿过一片密林,来到了前沿。一个不到八十平方米的小山包,背靠高耸入云的悬崖陡壁。左前方不到五十米就是越军阵地,右边是一片布满越军地雷的芭蕉林。这就是闻名的某部二连的“回民阵地”。这里距越军最近,也最危险。战士们形容说:“越南小鬼子打呼噜,我们都听得见。”这个阵地本来不属于他们守卫,但部队接防后,“回民班”战士咬破手指写了血书和请战书。战斗动员会上,回族战士端起了鸡血酒,立下了铮铮誓言:“人在阵地在!”我们问起了“回民阵地”的由来。年仅19岁、被大伙称为“小灵通”的战士古怀方风趣  相似文献   

11.
左岸的黄河     
央宗琼玛不要我做她的儿媳妇 在青海西宁到果洛州的途中我们的汽车扔下主路,在黄河边的草原小道徜徉。 我说帮我找黑色的帐篷。 他们说为什么非要找黑色的帐篷?白色帐篷里住的也是牧民。 我说我知道,但是黑色帐篷是牧民手工纺的牦牛线织成的,是最地道的;白色帐篷是用机织帆布做的,是花钱买的。 他们很服气,说想不到你还挺有研究。 多次游历藏区,使我学会了如何寻找和分辨能给我带来兴趣的目标。比如,如果你看到哪个帐篷顶上的烟囱里冒着清烟,这个时候你走过去,准能喝上最可口的奶茶、吃到最香甜的糌粑团子。 吉普车远远地停在一…  相似文献   

12.
李芸(彝族,22岁,团员,云南麻栗坡县疏菜公司会计、三等功臣)她是个爱笑的姑娘,也爱掉眼泪。当她看到一位生命垂危的战士在牺牲前吃力地说出的最后一句话是“西红柿……”时,她伤心地哭了。她在心里发誓要为前线战士送上百个、千个、万个西红柿。从此,老山脚下的南温河蔬菜站就活跃着她的身影。那年她中专毕业,刚满19岁。  相似文献   

13.
李云昌  江凌 《中国民族》2010,(8):76-76,F0003
红原县邛溪“易地育人”寄宿制学校是四川省阿坝藏区一所全日制小学,前身是红原牧区第一所帐篷小学。四川省为了消除大骨节病对藏区下一代健康的影响,实施了病区“易地育人”工程。2007年,学校实现了整体搬迁。  相似文献   

14.
帐篷内外     
高原、帐篷、雪山、牛羊构成了藏民族特有的生活画卷。帐篷在人类生存空间日趋向高空延伸的当今,它的存在和发展似乎有些古怪。然而,它的确在悄悄地变。我怀着对帐篷的敬仰之情,到了黄河第一湖鄂陵湖畔。7月的鄂陵湖湖水盈盈,波光粼粼,鸟儿在湖上盘旋。湖畔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牛羊满山,帐篷点点。在山巅上极目眺望,只见一顶帐篷在草原深处炊烟袅袅,四周经幡飘扬。旁边的伙伴对我说,那就是登德家的“夏窝子”。临近帐篷,我们便被他家崭新的风力发电机和帐篷四角用丝绸镶边的豪华、精致的太极  相似文献   

15.
白杨 《民族论坛》2004,(4):27-27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在血与火的艰苦岁月。1935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华战争,整个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就在全国人民期盼战斗号角的时候,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了,它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影片描写的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3省后,爱国青年勇敢走向抗日前线的故事。这首歌很快就唱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成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战斗号角。“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义勇军将士在唱,母亲在唱,孩子在唱……人们和着雄壮…  相似文献   

16.
"温暖的太阳翻过雪山,雅鲁藏布江水金光闪……哎!是谁帮我们求解放,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这首《洗衣歌》早已唱遍全国,舞蹈的踢踏声也几乎家喻户晓.其主演、现任西藏军区文工团政委干希玲当年是戴着红领巾进藏的.岁月流逝,一晃30年,如今干希玲一家三代仍生活在西藏高原.1990年7月下旬,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西藏时,亲切接见了这位"老西藏",夸她"真不简单".  相似文献   

17.
一队藏族士兵从160年前的四川西部出发了。越过大半个中国的河山,先前没有见过海的藏族人,此刻将要前往的东南海边却被1841年的硝烟所裹缠。那里,密集的炮火正在掀开中国近代史的最初一页。 大金河千总阿木穰和瓦寺土备喀克里所率领的两千名藏兵,是怎样一步步从四川盆地的西部边沿挪到遥远的东南沿海的──一股细碎的人流,蠕蠕不息地从高原边缘流往海边,仅此情景就让人难以想象!而历史的巨尘埋藏了多少让后世的我们无法回想的细节啊! ──一旦远离这些历史,我们就永远无法复原这些细节了。 虽然我们对于鸦片战争过于谙熟,…  相似文献   

18.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牧区,如何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狠抓初等教育普及的经验,为回答这个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子。这里地处青藏高原边缘的高寒地区,由于历史及自然方面的原因,教育十分落后。解放前没有一所学校。50年代末期,全县有了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基层办了几所牧读小学和帐篷小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9年间,这个县已有中学2所,有学生436人;小学12所,乡级寄宿制小学8所,有学生1530人。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中,曲玛县积累了哪些成功的经验呢? 用合同形式保障适龄儿童的入学率,靠两  相似文献   

19.
欢笑满帐篷     
在藏北草原传统的赛马会上,一座座藏族牧民的帐篷像一簇簇鲜花在草原上开放。我们刚走到赛马场附近,就被一阵欢声笑语引进了安多县腰恰公社二队队长土巴的牛毛帐篷。腰恰公社三年前还是藏北草原上有名的穷社。牧民们一年四季在草原游牧,到头来还是吃饭靠救济、花钱靠贷款、穿衣靠扶贫,连传统的一年一度的赛马会都无力举行了。现在怎么样呢? 当我们走进土巴的帐篷时,见许多面带  相似文献   

20.
在考古工作中, 曾发现一些人面木牌, 它们实为尖桩或尖底人偶, 或称人面尖桩人偶。人们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尖桩人偶是支撑帐篷的木桩。因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迁徙不定, 住所都是简易的帐篷, 为了防止风雪袭击, 帐篷必须用绳索固定, 绳索拴在木桩上并钉在地上。不过, 帐篷所用的木桩仅仅是一根短小的尖木棒, 没有任何装饰, 更不会绘人面等图案。由此看出, 考古发现的人面木桩不是为拴帐篷用的, 而另有他用。一种认为人面尖桩是支撑火炬的。所谓火炬即火把, 是可以移动的火种。但火把是由木柄和火炬组成的, 其中的木柄并不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