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纳西族妇女“经商术”一瞥/黄琳娜 近几年纳西族一些干部和群众一谈到市场经济,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唉!我们纳西人不会做生意!”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我作为一个汉族,从小在丽江长大,又做了纳西人的妻子,平日来往最多的是纳西族妇女。大量事实证明,就纳西族妇女而...  相似文献   

2.
早就听说云南腾冲僳僳族的刀杆节惊心动魄,我总想找机会目睹一番僳僳汉子“上刀山”“下火海”的惊人场面。  相似文献   

3.
1980年,一些因家中不富裕而外出做工的男人神气地回到家乡浙江绍兴,令那些平素瞧不起他们的人刮目相看,因为,他们带回了比他们年轻得多的纳西族姑娘! 这些来自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姑娘后来都成了他们的妻子,而且心甘情愿。到今天为止,这些远道嫁来绍兴的纳西女有增无减。县民族科的一份材料表明:外来的185名少数民族妇女中,纳西族妇女就占了126人。谁是纳西族姑娘中第一个来到这个白墙黑瓦的江南古城?没人能对我说得清楚。总之,这些纳西姑娘绝不是当年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被抢来、哄骗来的。从丽江到绍兴,其间要坐六七天的汽车、火车。她们的出走是极其  相似文献   

4.
我本来是学考古的,掘土挖墓是我的本行,由于工作的需要,又与民族调查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曾在西南民族地区做过不少田野工作,接触过不少民族语言文字,包括象形文字,其中的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是很珍贵的.但是有些人说东巴文是中国和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对此我就不敢苟同了.  相似文献   

5.
·哭倒众人的艺术节· 1999年10月16日,是纳西人百年未遇的大喜之日:’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即将在纳西族聚集地──云南丽江古城体育场拉开帷幕。纳西族从全世界四面八方来到古城。然而,天公却不大作美,一大清早,古城上空就被乌云笼罩,雨水不断。 下午2点半,当主持人宣布艺术节正式开幕后,黑乎乎的乌云却突然闪出一个洞口,太阳从里面钻出来,像探照灯一样好向露天体育场。会场上空的雨丝一下缩了回去,而会场四周的雨水却还在下着。会场一片唏嘘。 一幅长达180米,宽9米的巨型画卷《世纪图》,从狮子山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阐述东巴教中纳西人生命、灵魂和生命神的箭,以及东巴教祭仪、神画像和纳西人生产生活中有关箭崇拜的习俗,联系中外民族有关宗教观念和习俗,指出纳西族传统的箭崇拜肇源于纳西人在古代战争和狩猎生涯中将箭这一杀伤力大的武器神化、灵化的拜物教意识。同时较深入地论析了纳西族箭崇拜意识的二重性表现,即认为它为神、人所用便能镇鬼驱邪,招财祈福,因而将它视为神器而顶礼膜拜;又认为如箭为鬼怪或敌人所用,则会祸及自己,因此对其敬畏交加,并在此心理上产生出“拔病痛之箭”、“转移毒箭于面偶”等巫仪。文中还论述了箭与纳西人生殖崇拜习俗和“青蛙阴阳五行”之间的神秘关系。最后,对东巴教和苯教的箭之礼俗作了比较研究,从微观实证研究的角度,对揭示纳西、藏民族这两个本土宗教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了独到和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在滇西北高原的万山丛中,有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山城,她倚玉龙雪山,卧金沙怀抱,象一颗璀灿的明珠,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她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几十万纳西族聚居的地方。到过丽江的人,无不为这里的秀丽景象迷  相似文献   

8.
专门研究人的姓名称谓称之为“姓名学”。姓名学涉及到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众多学科,它是全面研究人类文化不可缺少的学科之一。各民族的姓名称谓,是该民族文化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透过这一独特的环节,可以看到该民族的许多文化传统与民情风尚。 对纳西人姓名的研究,以往多以搜集资料为主,而很少有过专题性的探讨文章。本文试图对纳西族原始命名法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9.
奇山奇水,也像人一样,喜欢扎堆儿;往哪里一凑,就是一窝。丽江便是这么一个地方。到过丽江的游客,肯定都慌这慌那地跑过一些好去处,但大家或者因为时间所羁,或者因为脚劲所限,确实没法将奇妙之处都逛上一遍。有这么一个奇妙之处,就未能被绝大多数游客所观瞻,那便是宝山灵洞。 灵洞会造人!许多纳西族同胞,特别是宝山、奉科一带的纳西族同胞,人人都会极为神秘地说是那灵洞造化出来的。这并不是由于他们不懂科学知识,实在是对灵洞的深厚惰感使然。 灵洞位于丽江县东方的太子关面临主沙江的崖壁上;属于宝山乡杨柳湾村的地面。灵洞…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一妻多夫制婚姻家庭试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亚纳西族自治乡是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瓦厂区一个乡。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乡共有592户,4291人,其中纳西族有2490人,占总人口的59%,是该乡的主体民族。 俄亚大村是俄亚乡纳西族最大的聚居村寨,有130户,占全乡总户数的22%,有1060人,占总人口的25%。全村除一名当赘婿的藏人外,全是纳西族,占全乡纳西族总人口的42%。传说俄亚大村建寨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最初,他们隶属丽江土司管辖。清朝雍正初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后,划归木里宣慰司管辖。木里土司为了有效地控制俄亚纳西族,授予其头  相似文献   

11.
郭大烈,一位云南丽江农民的儿子。骨子里浸透着纳西人勤劳质朴的基因。年轻时就立志投身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事业。他耗费10年心血写成《纳西族史》一书。去年5月,第10届日本经济新闻社亚洲奖“文化奖”颁给了中国云南纳西族学者郭大烈。郭大烈是长年致力于研究云南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因研究纳西族历史文化业绩突出而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12.
纳西古乐神话是在丽江致力发展旅游业的社会形势和宣科先生的鼎立宣传形成的.在由资源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作为文化商品的纳西古乐与曾经是纳西人生活一部分的丽江古乐已经有了本质的差别.纳西古乐神话只是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中一种营销手段、一种宣传结果.我们必须把作为商品的纳西古乐与原生的音乐相区别,不能让前者以后者的名义妨害了后者的生存.为此,必须整合市场、政府和民众三方面力量,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望月(散文)     
本想出去散散心,排遣郁积的烦恼,可月亮还未起来,天和地黑森森,象倒扣一口锅,真闷煞人。有鸟从门口窜过,在不远处叫了一声。不知怎么回事,那鸣声使人惊悸。我紧紧涤纶春衫,斜倚在门框上,望着眼前深不可测的黑渊。做个女人真不容易,只跑了趟广州,便招来那么多闲言碎语。难道一辈子困在山沟里?难道赚钱发财只是汉子们的事?难道烫“海波浪”,戴金戒指就一定不正经? 寨头有狗吠,有吱吱呀呀关门开门声。我毫不理会,定定地望着前方。此刻,除了月亮,再也没有什么能引发我的关注。月亮快升上来了,东山头一抹淡青色,有几座峰  相似文献   

14.
纳西族的渊源、迁徙和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代纳西族居住在祖国西南金沙江上游地带,略以长江第一湾流至东经一百度四分处,自北而南,分作东西两个区域。这两个区域的纳西族约三十万,称谓复杂,一般说来,东部称为“么些”,西部称为“纳西”;见于史籍记录,则通称“么些”,现已确定“纳西”为共同的族名。从本族自称来说,西部自称nai┤,东部自称na或na┤zz┤。按:i┤和zz┤之意为“人”或“族”,而以na为专名,na的取意为“大”,名从其主,称为nai┤“纳西”是正确的。至于么些为他称,见于记录无定字,同音异写,且含有侮蔑,应当废  相似文献   

15.
提笔写本文时 ,正是日本右翼分子大阪举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所谓“验集会”之时 ,愤怒之情不禁从胸中喷而出。在留学日本的日子里 ,我曾不一次目睹过这群疯子的表演 :东京街时常发出他们从高音喇叭里传出的嚣声、挂着太阳旗的宣传车一路呼、身着二战军服的日本老兵招摇过。面对这种场面 ,惯于忍耐、为生存而碌、焦虑的日本民众大多表现出一种视和沉默。个别不明就里的人则围观“捧场”。人们大多不去注意在这被视亚洲“礼仪之邦”上最煞风景的一幕 ,乎这一切与他们无大干系。而右翼势的抬头与猖狂也正是日本文化、日本众对其姑息的结果。所有…  相似文献   

16.
这是著名探险家约瑟夫·洛克在上个世纪30年代,于丽江附近的金沙江畔拍摄到的纳西水手照片。他曾生动的形容过这些纳西洇渡者:当地人用临时吹胀的羊皮筏子过江。通常将他们一点点的衣服缠绕在头上,把羊皮筏紧拴在身体前面,把它吹胀,然后跳到江里游泳过江,边用双手划水边向皮筏中吹气,任凭水流冲着他们,洇过急湍隘峡,一直到他们的村庄。他们宁可用革囊冒着风险过江,也不愿走那漫长多岩的山路回家。当然,要这  相似文献   

17.
2005年8月的一天,坐落在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细河岸边的本溪市第三高级中学,内外装饰一新。一大清早,校园里鼓乐高奏、鞭炮齐鸣、花束飞舞、彩旗飘扬。从未有过的热闹场面吸引了校外居民:“第三高中今天是过什么节呀?”很多人走近校门,从那金灿灿的横幅上看清了“热烈欢迎青海学生来我校就读”!这批学生来自青海省黄南州,他们行程两千余公里来到本溪,要在这里度过3年高中学习生活(2004年8月,第一批35名青海学生已入校,现总数达到72人)。这批青海学生的年龄普遍比当地同年级学生小1~2岁,最小的一名同学只有14岁,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差。一些来自…  相似文献   

18.
一个美国人从丽江的来稿文/岑献青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收到了纳西族作者晓龄寄来的几张照片,全是她家乡云南丽江的风景照片。照片上的丽江以一种自然、动人的美让我惊异不已。如果不是一个非常喜爱这块土地的人,是不可能把照片拍得如此美丽的。晓龄告诉我,照片的作者...  相似文献   

19.
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洛克被称为西方研究纳西文化的鼻祖。1922年,他于38岁时到达中国西南部,来到丽江。从此,他在这里度过了27年的时光。最初他是为美国农业部收集云南地区的动植物标本而来的。后来,他深深地爱上了神奇的纳西文化,把在丽江的工作重心转向研究纳西文化。洛克服务于美国3个权威机构:美国国家农业部、美国国家地理协会和美国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他一边采集植物和飞禽标本,一边进行拍摄。那时,他认为自己是一位探险植物学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将热情投放到了他生活和工作周围的人们——纳西人当中。1884年1月13日,洛克出生于…  相似文献   

20.
贫穷,像一副沉重的枷锁,钳着山林,压着土地,让湘西这片广阔的天地,除了沉默,还是沉默。湘西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有的人,思索之后默默认命:贫穷是我们农家人的命,世世代代都这样熬过来了,我也庸庸碌碌熬它几十年吧。于是春耕夏耘,冬种秋藏,日子过得不死不活;有的人,思索之后摇头叹息:土地让我们饱尝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却无法实现我们并不算奢侈的梦想。于是撂荒了田土,从此背井离乡;刘道行,这位平凡的土家汉子,经过无数次艰难的思索,却得出了惊人的结论:只要相信科学,大胆创新,我就不信泥巴里刨不出金子!敢为人先换一种思维争当脱贫致富的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