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一张“习大大在庆丰包子铺排队买包子”图片.让沉静多年的庆丰包子铺火爆起来,一时间“习大大包子”.代替庆丰包子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点.当时所点的二两猪肉大葱馅的包子,共六个,一碗炒肝.一份芥菜21元套餐.被称为主席套餐.大受追捧.一度脱销。  相似文献   

2.
视觉     
《21世纪》2014,(1):66-68
连日来,习近平主席来到一家包子铺吃包子,并且自己排队、付钱,这一新闻在曝光后迅速引起老百姓的讨论和热议,纷纷都认为这是一个亲民的主席,没有架子、没有官威、对老百姓嘘寒问暖,特别亲切,  相似文献   

3.
春天总会来     
整个冬天,我都在那家小吃部吃早餐。小吃部很脏,但因为做的烧饼好吃,小屋子里总是人很满。烧饼五毛钱一个,如果夹肉,就是两块钱;夹鸡蛋,一块五。来的人,总是买两个烧饼加一碗汤。只有他是个例外。大多数时候,他会带着一个馒头或包子来。  相似文献   

4.
“中华馒头”在日木含意并非是车正的“馒头”,而是内中包有各种馅料的“包子”。这种早自宋代便己传入日本的食物,近年来在东赢呈越销越旺的趋向。目前,日本各超级市场里出售的“中华馒头”包括有豆馅、肉馅、咖哩、糖醋肉、核桃仁、蔬菜、虾、牛肉、贝肉等多种种类。可谓五花八门,味道各弄、日本饮食界甚至宣称已迎来了“包子的战国时代”。 “中华馒头”之所以大受欢迎,是由於日本人早餐时间已越来越短,加上微波炉的普及,一分钟便可将各种口味的包子加热,品种比起吃面包当然丰富得多。何况包子一拿起就可以走路,边走边吃,干净…  相似文献   

5.
前阵子表妹打电话告诉我,自从她铺面的对面开了家同样的包子铺后,店里的生意一落千丈。两年前,表妹的包子铺开在了一家外资企业的门口。因为公司不包食宿,前来买包子的人比较多,赚钱养家还是足够的。但如今表妹说,包子是一天比一天蒸得少,剩下的却一天比一天多。我安慰她:没事,人都喜欢图新鲜。  相似文献   

6.
曾在报上看过一篇介绍性文章,说波兰人的许多时间都花在了排队上——买菜要排队,买点心要排队,买零食也要排队。但排队秩序却是惊人的好:安安静静,没有人插队。 据说美国人的生活中也常常排队,队伍不仅秩序井然,而且前一个人和后一个人之间,至少保留着一步之差。 排队于我们,同样是一件很寻常的事。二十多年前,半夜三更去排队买年货,排队买紧俏商品,都是“过来人”所难以忘怀的事。这十多年来,经济的发展速度的确很快,社会财富已大大增多,为生存  相似文献   

7.
狗不理     
在这个小镇上能吃到天津狗不理包子,也算是件幸运的事了。但当我第一次去这家包子铺买包子时,才知这只是种赝行。因为卖包子的是安徽人,而招牌却是天津正宗狗不理包子。  相似文献   

8.
《北方人》2007,(10)
去银行存钱取款要排队,去医院挂号看病要排队,去大型超市结账要排队,去售楼处买新房要排队,去买音乐会门票要排队……"排队"两字,似乎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9.
孔庆东 《可乐》2010,(7):25-25
高考那天早上,母亲把一个奶油面包和两根哈尔滨红肠送到我房间。我说:“干啥呀?不用。又不是去野游,吃个馒头蒜茄子就行了。”她说:“你不是喜欢吃红肠么?我特意买的。吃吧,今天家里啥也不用你干。同事说你今天考大学,需要集中精力。”我狼吞虎咽之后,下楼挤上电车,眨眼来到哈尔滨17中考场。  相似文献   

10.
蒋忠平 《社区》2013,(34):46-46
近日,居民赵冬梅早上到马路边的早餐店买包子,没想到刚买完包子,一转身耳机里的歌声就没了。赵冬梅习惯性地以为有电话打进来,伸手去摸兜里的手机,结果就只有耳机线了。她意识到手机被盗了,下意识地转身向后望去,行人匆匆,也不知道是谁。  相似文献   

11.
网上买包子     
张三是个不折不扣的网虫,一天不上网就浑身不自在。他坚信,网上除了聊天、游戏以外,一定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东西存在。因此,他每日在网上找奇怪的趣闻浏览,找新奇的东西试验……目前,他热衷研究的时髦玩意儿是网络购物。昨夜,张三上了一通宵的网,次日直睡到黄昏方醒,醒来顿感肚中饥饿。光棍一根的他,发现冰箱内已弹尽粮绝,忽然想到:“我何不试着在网上买几个包子吃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烟波浩淼的网络大海中,张三终于搜到一家名曰“包打天下”的网站。啊,这里的包子品种真多!有牛肉元葱包、羊肉胡萝卜包、酱肉鲜菇包、鲅鱼丝包……每种包子都配有精美的图文说明,张三看得馋涎欲滴,恨不得双手插进显示器。  相似文献   

12.
包子伴书香     
《可乐》2007,(10)
他做了一个小镜框,把高中录取通知书封起来,挂在床头,然后蒸好两笼包子,挑到学校门口。他的包子非常好吃。放了学,他的好多同学都来买包子。他微笑着,递包子、收钱,跟他们说笑。她站在远处,一直看着他把包子卖完,擦着眼泪转身。他提着三个包子追上去,堵在她面前,把包子递给她。她接过包子,眼泪又下来了。"把你的高中课本借给我看看吧。"她点头,哭着跑了。  相似文献   

13.
等咱有了钱     
《阅读与作文》2007,(2):98-99
等咱有了钱(另类版) 等咱有了钱,吃包子的白粥,想蘸醋就蘸醋,想蘸酱油蘸酱油,包子买俩,吃一个,扔一个!  相似文献   

14.
石顺江 《老友》2015,(3):31
每天傍晚6点钟,在郑州北部的杓袁村,摆摊卖馒头的宋师傅眼光都会不停地向村口瞥去。因为每天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女孩来买凉馒头,大冷的天,人家都怕馒头不热,可女孩却专拣凉的买。女孩匆匆买过馒头后就急忙往家赶,她的家就在这个城中村里。说是家,其实也就一间房,一张大床和一张用砖搭起的小床几乎占满了整个房间。还没走进家,她就大声喊道:"妈妈,我回来啦!"躺在床上的妈妈睁着眼看着她,身子一动不动。看到瞅着自己的妈妈,  相似文献   

15.
《百姓生活》2012,(12):13-13
福建石狮的曾坑社区。一家名为“永恒阳光”的馒头店开张一年来,始终以“绵薄之爱”,温暖“风雨之人”,为困难群众送出免费馒头35万多个。一年来,馒头店幕后老板始终没有露面,工作人员也守口如瓶。馒头店感动了上万网友,不少网友认为,“爱心馒头”填补的不仅仅是饥饿,它传递的是爱心,彰显的是人性之善。  相似文献   

16.
fotoe  翟倩 《社区》2012,(22):65
说起排队,对经历过困难时期的国人来说,是挥之不去的记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物资稀缺,买什么都需要排队。有个笑话,说的是有一位老太太看见有人排队,就赶紧排上了,好不容易排到跟前,发现原来是排队打电话的。虽说是笑话,但也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到了80年代,  相似文献   

17.
翟倩 《社区》2012,(33):F0003-F0003
说起排队.对经历过困难时期的国人来说.是挥之不去的记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物资稀缺.买什么都需要排队。有个笑话.说的是有一位老太太看见有人排队.就赶紧排上了.好不容易排到跟前.发现原来是排队打电话的。虽说是笑话.但也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8.
粮价哎呦呦     
去年11月份以来,各地米、面、油价格纷纷上涨,其中北京市场面粉价恪涨幅超过10°。上海、广州食用油价格上涨15°。左右,有些城市餐馆已经纷纷上调米饭、面条、馒头、包子等食品价格。  相似文献   

19.
包子盛宴     
"叮铃铃,叮铃铃!"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妈妈拿起电话,我竖起耳朵仔细聆听起来。"喂,妈,有事吗?"是奶奶打来的电话。"中午我蒸包子,你们来吃吧!"电话里传来奶奶满是期盼的声音。"嗯,行。"妈妈答应得很干脆,她知道奶奶希望我们去。可是不久后,电话又响了。这次电话里传来的是姥姥的声音,"你们中午来吃包子吧,我做了韭菜馅的,还想做白菜馅的。你们帮我买一棵大白菜,再买斤五花肉,可别买多了,冰箱里放不下。"  相似文献   

20.
余淑君 《社区》2013,(3):54
挤车、抢房、排队买名牌,都是缺少安全感的一种体现公交车刚到站,人们便一拥而上;银行发国债、超市促销,总有人天不亮便跑去排队;市场上一有商品短缺的传言,大家便开始抢购,如"非典"时抢醋,日本"核泄露"时抢盐;就连在国外购买奢侈品,国人也是排着大队抢着买……这种"抢"的心态,随处可见,似乎已成为国人骨子里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