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敏先 《江淮论坛》2010,(4):180-184
"灰姑娘"的故事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传播,这一古老的民间故事对韩剧的叙事有很深刻的影响。韩剧在形式上沿用了这一经典的叙事模式,但在继承中又有创新和变异,它借助现代化的手段,融汇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使这一古老的西方民间文学在东方获得了新的文化生命。"灰姑娘"型韩剧在某种意义上是"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较为完美结合的大众文化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2.
欧洲中世纪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基督教在思想文化以及一切社会活动中占居了统治性的地位。基督教是希伯来文明的集中表现。希伯来文明与希腊文明(史称“二希”)是正相反对的两种文明类型,被称之为“希伯来主义”和“希腊主义”。希腊的思想主“知”,它的最终的思想成果,便是近代科学;希伯来的思想重“行”,它造成了原始基督教的主要基础。文化,从种系发生学的角度说,往往是一个民族的信念和行为模式的产物。希腊文明是希腊民族的创造性成果。希腊民族“热爱智识,执着干地上的现实,谋肉的解放,先求自我的满足与个人生活的充实——总…  相似文献   

3.
2011年9月17日,由新疆哲学学会主办、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和新疆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联合承办的"新疆哲学学会2011年年会"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新疆哲学界专家学者和高校部分师生一百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会议围绕"现代文化与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转型"这一主题,从哲学与现代文化、现代文化与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与新疆精神、现代文化与新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四个方面展开了深入广泛的探讨和交流。现将此次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探讨中国新时期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是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维度。在这一维度中,新时期文学的基督教文化言说有其特定的发生背景,新时期文学中呈现出对基督教文化的独特言说方式,基督教文化精神可以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价值建构提供一种有效的参照。基督教文化不仅是一种"罪感"文化,更是一种"爱感"文化,其"博爱"之情与"谦卑"之心有利于博爱现实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基督教文化是一种"普世"文化,有利于消解中西文化对峙,促进文化融合,构建世界文学;基督教文化亦非"审判"文化,而是"赦罪"文化,其"宽恕"、"宽容"精神有利于善意、平和文学批评原则的倡行,从而有利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可疑的大禹治水故事夏后是中国第一个有起讫记载的朝代,开创者名叫禹,史称"夏禹",他是黄帝的后裔,可信,因为在游牧社会里没有高贵血缘而进入贵族行列的可能性本不存在,那是由游牧文化的血缘特性决定了的。"夏后"应该读作hogou,即"回鹘",读音已经显示出民族背景。"夏"应读作ho,这是古音,吴越方言如此读法,"后"读"诟"音,也是古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国哲学的“天伦”与“人伦”概念来分析希伯来传统。先从具体的继承制度入手 ,通过分析希伯来传统中长子继承制的缺失 ,认为希伯来文化一步步地消解自然血缘人伦 ,而其终极依据则在于人与上帝的关系 ,即用“天伦”来消解“人伦”。希伯来文化之所以表现出这样的结构 ,是因为特殊的上帝概念 ,即独一的、超越的、创造论的上帝。但在消解自然人伦之后 ,希伯来文化又在天伦之上重建整体 ,即民族。上帝、律法、民族是构成新整体的三位一体。这一传统发展到基督教 ,最具普遍性的人类成为新的整体。本文认为 ,希伯来文化的这个内在特征对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化有积极的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7.
交融与统摄:汉文化在云南多元文化体系中的流变与指归袁国友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云南文化也被称为民族文化或地方民族文化.尤其强调其土著性与民族性。这种说法由于空泛而失其准确性与科学性。本文认为,云南文化并非一个简单的"民族文化"或"少数民...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民族融合是在经济文化影响力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发生的无强制手段的过程,无论是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或者若干民族聚合为一个新的民族,都是无意识无目的的。民族同化则是某些民族(主要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民族)通过采取带有强制性的政策措施,改变被统治民族的属性来达到使其他民族的成员合于本民族的目的,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和行为。民族的融合与同化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即:民族的融合和同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和斗争;融合和同化过程中的曲折和斗争,乃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碰撞中产生的冲突;民族组合过程中,经济文化和人口的优势,是决定民族组合趋势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领域,语言的选择不只限于工具性的意义,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民族作家采用哪种语言作为创作语言,除了一般采用本民族母语外,更多地受到主体民族的语言价值、社会功能的掣肘。本文试图从双语身份、民族双重视角和文化对话等三个方面分析当代藏族作家的汉语创作。当代藏族作家以双语身份活跃在中华文学百花园中是历史的必然。当代藏族作家的汉语写作,客观上体现出一种双重视角,表现为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融,集中体现了当代藏族作家当下的"在场"意识,以及对自身民族文化身份的确认与重建。  相似文献   

10.
古代罗马是继希腊之后西方世界出现的另一个强大的民族.罗马民族晚出的历史条件,造成了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一般而言,罗马文化自诞生伊始就接受了希腊文明的成熟之果,但又体现着本民族的丰富个性.而其叙事艺术,这两种内涵也是十分明显的.与希腊文学样式产生的顺序一样,罗马文学中最先出现的也是神话艺术.根据有关的历史资料显示,公元前753年至前510年的王政时期,正是罗马民族处于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此时前后,罗马本民族的神话已经出现.现在资料表明,最早的罗马神祗是零星而又散乱的,也是与原始时代早期的迷信观念紧紧相联的.例如,从早期的罗马文化遗迹中可以看出,古代罗马人认为每个地方或场所都有它自己的神祗,如家神、灶神、囤神、门神等等.又由于罗马人早期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因此,认为田地、山林、泉水、河流等也各有专门的神祗居住掌管.其中较著名者如羊群和作物之神法乌努斯、林神狄安娜等①.这种零星的、散乱存在的神话形态深刻地表明:罗马神话在其早期阶段也处于“原始的、单个的”独立神话阶段.②  相似文献   

11.
国画这一中国传统画种,自魏晋产生以来,以"气韵"为审美核心,以追求意象美为特色,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意境创造是中国画作的一个显性标志,其造像皆本于立意。而认识和理解中国画意象概念及其创作理念对弘扬民族文化艺术,提升中国画创作与学术理论研究水平均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振兴,都需要在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根源动力与源头活水,总有一种作为动力和规范性的文化力因素在起着推动和价值导向作用,这种文化力因素就是该国家和民族在她的文化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与一定时期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伦理道德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它造就了中华民族重视道德教育和修养的优良传统。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掘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道德成果,提高青年学生的道德水准,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大学之道”的理想入格塑造提高人…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上主要的文学传统中,人们都认为创造力是和神灵息息相关的。希腊神话把创造力归因于主神宙斯之女——缪斯。因此人们顺理成章地认为艺术与神性相关的看法是普遍性的。一个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人们把艺术家比作神灵,并以此来分析艺术家与其创作的关系。然而,在现存的理念中,神性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因文化传统不同而迥异。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和美学领域的种种差异,有必要对中西方美学思想进行考察,对作者—上帝这一模式与文艺创作的相关性进行理论探索,以期找出中西方美学思想中关于神性与艺术创造的异同,揭示艺术领域常常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反讽、悖论和其他微妙之处,并纠正在这一领域的一些偏颇之见。  相似文献   

14.
奥西里斯神是古埃及人崇拜的主要神明之一.对奥西里斯的崇拜,没有随着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戛然而止.托勒密时期,奥西里斯神的崇拜不仅表现在伊西斯神庙的赞美诗和神庙浮雕中,而且在古典作家普拉塔克笔下形成奥西里斯神话最完整的版本,奥西里斯神甚至被认同于希腊人的塞拉皮斯神,得到托勒密王朝官方和民间不同程度的崇拜.奥西里斯神崇拜作为古埃及文明存续在希腊时期的文化标签,他的崇拜既是古埃及文明与希腊文明在碰撞中实现融合的结果,也是埃及文明影响希腊文明最显性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上四大族系之一的秽貊系民族在其形成与发展直至灭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具有本族系民族特征的民族文化,当秽貊系民族融入其他族系的民族之中,也把秽貊系民族文化的影响带入其中。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是认识这个民族和民族文化的钥匙。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不仅是这一民族文化史的组成部分,也是认识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的透镜,通过对民族习俗与文化的认识,可以对其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秽貊系民族虽然最后灭亡了,但夫余、高句丽都创造了比较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在秽貊系民族在东北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中最本质的特征。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是两种各具特色的文化 ,两者在思维方式上具有不同的特征 :从根本上讲 ,儒家文化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主体思维 ,它思考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这个主体 ;而基督教文化的思维方式则是一种关系思维 ,它思考的起点与终点始终离不开人与上帝的关系。一、本体论 :天人与神人儒家的本体论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 ,认为天道是宇宙的本体 ,但天道必然实现为人道 ,由人道来体现 ;天道归根到底是说明人的 ,是内在于人这个主体的。从五经时代儒家就已经出现从人的主体角度审视天的思想 ,例如…  相似文献   

17.
希腊神话是人类文化生活中的宝贵精神遗产。作为古希腊民族精神的产品,它既具有一般神话思维共有的普遍属性,反映了原始人的自然观、社会观和审美观,又带有希腊民族文化的烙印,反映了古希腊历史、文化和人的精神风貌。古希腊仪式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也是以神话为支撑的。那种神话思维下的以礼敬神明为目的的古老仪式,在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渐渐地外化成了一种公共行为,从而形成了古希腊特有的仪式文化。  相似文献   

18.
融和、重组与再生的壮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文化是一种不断与外来文化融和、重组与再生的文化。这一文化特色与壮族源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壮族群体遗传中的文化相互易位有密切关系。人的交融是文化交融的前提 ,由于壮族不再是原生的民族 ,因而壮族文化的融和、重组与再生成为历史的必然。岭南壮族学汉语、习汉文、尚汉俗成为一种风尚。对于一个族源源头独立 ,长期栖居岭南而地域相对封闭的民族而言 ,这不能不说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于文坛的"后新时期文学"是一种不同于"新时期文学"乃至整个经典文学的全新文学-文化事件。这一事件的出现,既标志着中国文学在"后新时期"的各种文艺思潮和复杂社会语境中的巨量发展,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历史进程和民众生存生活的深刻变迁,并与一种全球性的新型世界观和一种新的社会重构认同及价值迁延相关联,是这诸多社会文化症候在文学领域的操演。基于这一认识,"后新时期文学"的价值就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20.
1 我们之所以重新回过头来认真地分析和研究米利都学派的认识论思想,那是因为它是整个古代希腊哲学的初创阶段.大家知道,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民族.但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却远不限于它自己的本上-希腊半岛上.整个地中海沿岸,其中的岛屿,东自小亚细亚,南至今意大利南部,包括西西里岛在内,都是古代希腊文化传播的范围.当然其中除了希腊半岛之外,其余的都是希腊民族的殖民地.人类的远古文化往往起源于近水之地,而发达民族也多是近水之民.因为水地较之陆路,更为开阔,为交通提供了方便条件,利于与外界接触联络,容易使人们开眼界,见世面,交流思想和相互学习;这是其一.其二.近水之地又往往多受变化激烈的海洋气候的影响,使其居民在强烈刺激和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