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汉魏六朝志怪的预叙,最先源自以《左传》《国语》等为代表的史学叙事中的梦预,继而在谶纬神学、神仙思潮、佛教信仰的多重影响下,呈现出复杂多样、相融相摄的特色。预叙叙事对志怪小说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世代累积和文学演绎,形成“预验休咎”的故事类型,它既凸显出“神道设教”的传统内涵,又展示出佛道“自神其教”的叙事策略;而从根本意义上看,它表达出了人们探知命运和前途的生命渴望。  相似文献   

2.
阳清 《兰州学刊》2014,(11):31-35
基于宣传佛教的需要,古小说"释氏辅教之书"集中表现为五种叙事范式,亦即记得道僧尼行传以促进僧传文学建构,叙僧尼与鬼神交锋以彰显佛教徒之神能异术,述人鬼遇合以明因果报应之理,说观世音灵验以诱趋利避害之徒,谈亡魂显形、死而复生以证崇佛之好处。受汉译佛经、佛教义理、本土信仰及其相关宗教活动的综合影响,"释氏辅教之书"以佛教灵验为特色的志怪叙事,总体上呈现出程式性、世俗性、交叉性、社会性等特点,最终扩大了佛教在中世民间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李渔小说的叙事,表现出对于当时常规的突破,体现出新颖的叙事特征.其主要特征为:在故事层面,情节简单,一线到底;在整体的全知叙事中随时调整视角,构成角度复合、自由转换的叙事模式;在叙事时间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时间策略,以顺叙为主,兼用倒叙和预叙,使叙述更加错落有致;在叙事空间上,对于园林建筑的引入,无疑丰富了人们对空间的独特感受.这些叙事技巧的适用,不仅体现了李渔对传统叙事方式的继承,也预示着古代小说叙事方式的创新和走向.  相似文献   

4.
意象叙事是指以"事意象"写意的叙事,诗词中常见的"物意象"在叙事过程中会渗入事件元素而转化为事意象。意象叙事依据借事意象写意的性质而分为事意象层、叙述层和意图层三大层次。事意象层次包括造意和补意类;叙述层次包括微意图元、意图元序列、人生意图元序列和叙述者意图元四个序列;意图层次包含内意图与外意图两类。内意图与外意图间的复杂关系形成意图契合式、意图分离式与意图超越式三种结构形态。贯穿于事意象、叙述、意图三大层次间的是表现事件长度与意义深度两种功能关系,而对于明清小说而言承载核心意图的核心事意象犹如层次结构的中轴和灵魂。通过以上分析,发现两条叙事规律:内意图愈是大于外意图,其艺术感染力愈高;人物实践意图的结果与其原初意图距离愈远,故事所引起的记忆便愈深而长久。  相似文献   

5.
语式为文本由叙述方式的运用而构成的形态模式,“三言”的叙事法基本上是以一事为枢,串联多事,记人一生的“纪传体”,故事多曲折而且完整,体现着中国古典小说的叙述传统;《十日谈》却没有承接西方叙事文学在史诗、戏剧、长篇小说形成的塑造性格的语式传统,大部分文本是只叙一事,不注重写人物的一生,叙述时间和故事发生时间都比较集中,篇幅不长。语言形式与语体变化的意义并不是只局限于语言学、文体学本身。它实际上更多地含带着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等观念方面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小说的预叙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勤 《江淮论坛》2004,(6):135-139
与西方小说有所不同,中国古典小说中“预叙”的使用极为普遍,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认为预叙会削弱悬念,实际上,中国古典小说中预叙并没有削弱悬念,甚至有些成功的预叙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悬念,这和中国古典小说运用的预叙形式和特点有关。随着小说艺术的进步,预叙的形式也日趋完善,形成其独特的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7.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讲的是一对在旅途中的夫妇在车站停留等待转车时的40分钟内发生的故事。文中文字简洁,形象鲜明,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这也正是海明威提出的"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海明威强调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将水面下的"八分之七"留给读者去感受。本文对浮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的语言和形象进行分析,通过"白象"、"艾酒"等的隐喻指代,以及时间和空间的设置等一层一层地解读小说中戏剧化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8.
<春秋>一书被认为"怪",原因之一就在围绕<春秋>有两个解释传统,即以<公羊传>为代表的"以义解经"和以<左传>为代表的"以事解经".尽管两者对<春秋>史事、文辞与义理都有涉及,但"以义解经"重在阐发"微言大义"即"正义道义",多"应然"的"义理法则",亦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释事只是"托事明义",不以"成败论英雄".更显"乌托邦色彩",而"以事解经"重在详叙"历史事实"及"前因后果",释义只是"事明义见",多"实然"的"历史逻辑",多以"成败论英雄",更具"意识形态情结".  相似文献   

9.
语式为文本由叙述方式的运用而构成的形态模式, "三言"的叙事法基本上是以一事为枢,串联多事,记人一生的"纪传体",故事多曲折而且完整,体现着中国古典小说的叙述传统;<十日谈>却没有承接西方叙事文学在史诗、戏剧、长篇小说形成的塑造性格的语式传统,大部分文本是只叙一事,不注重写人物的一生,叙述时间和故事发生时间都比较集中,篇幅不长.语言形式与语体变化的意义并不是只局限于语言学、文体学本身.它实际上更多地含带着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等观念方面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绿房子》是拉美“爆炸文学”时期的文学流派“结构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其突出的特色是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进行了突破性的形式创新,其形式探索的着眼点是时间。在作品的5个故事中,作者运用时段切割的方法,把故事重新编排,或跳跃、或线性叙述、或颠倒时叙,把先后发生的故事平行展开,从而立体化地展示了事件,笔墨简洁然而广泛地反映了拉丁美洲20年代至60年代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童心论"批判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儿童文学界的一场大规模的批判。它使五十年代以来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中非学术性的政治批判现象达到了新的狂热程度。在对"童心论"的批判中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儿童文学的题材和儿童文学观是被批判的中心,其中儿童文学观即"童心论"被称为资产阶级的"儿童本位论"。批判在此基础上将陈伯吹的文章和作品上纲上线,是一场非正常的文化批判。仔细审度这场批判就会发现,批判的出现既有时代背景因素,也有无法辩证看待艺术创作中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关系的因素,更是一场文学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对儿童中心主义、儿童本位论理论和思想的肃清和批判。正确认识这场批判,挖掘"童心论"的实质和价值是对儿童文学发展规律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2.
李白"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本事"与"故事"值得追根溯源,仔细探究。"御手调羹"有本事记载作为支撑,具有一定的真实性,"龙巾拭吐"很可能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情节,这两者分别与李白起草的两种性质不同的"诏"相关连。"贵妃捧砚,力士脱靴"未见诸任何关于李白的本事记载,全出于后世杂史和小说作者的故事性演绎,其与"放还"的关系,应属子虚乌有的杜撰。  相似文献   

13.
《周易》对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及文学思想等方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对这种影响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一是自上而下的理论研究,一是平行类比的个案研究。前者是以《周易》为理论基础,就文学理论的重大问题追根溯源,从《周易》中寻找文学思想的哲学根源;后者是从作家本人的易学著作出发,把其易学思想与文学创作看成趋势一致的两条平行线,研究二者关系。  相似文献   

14.
庄小珊 《阴山学刊》2009,22(6):43-46
玉箫、韦皋两世姻缘的爱情故事在唐宋时已广泛流传,多种笔记小说中有记载。随着故事的流传,许多剧作家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出现了元杂剧《玉箫女两世姻缘》,明传奇《韦凤翔古玉环记》、《玉环记》、《鹦鹉洲》,清传奇《玉环缘》、《玉指环》等戏曲作品。元明间的戏曲作品中,玉箫、韦皋形象不断演变,与各个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戏仿是互文手法中的一种,通过对源文进行戏谑性模仿来实现作者自己的目的。柏拉图的《会饮篇》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礼赞爱情的诗篇,美国作家雷蒙德·卡弗在小说《讨论爱情时,我们说些什么》中通过对《会饮篇》进行结构与主题上的戏仿,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深刻变革带给人们的精神痛苦以及对于寻求真爱的迷惘。  相似文献   

16.
杨纪平 《兰州学刊》2010,(12):158-161
美国南方天主教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对西方传统神学进行了独特的透视。在她的著名短篇《背井离乡的人》中,奥康纳的神学观得到了集中的彰显。奥康纳通过这部作品表明,推翻了上帝的权威之后,部分女性主义神学家将女性的解放寄托在上帝之子耶稣基督身上的观点同样是行不通的,传统的基督已经成了一个"背井离乡的人,"对传统基督的依赖只能是女性主体性的再次丧失,导致"女人的失语",进而导致"女人之死"。  相似文献   

17.
曹滢 《学术探索》2012,(9):108-109
人物故事是特稿选材的一个主要方式,因为人物故事能充分体现可读性和人情味。本文对两个特稿例证的分析说明,没有故事,没有人物,就不是一篇能够吸引人的特稿。这也是记者在日常报道中与编辑部讨论最多的问题:"特稿写什么?"——特稿写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基于"图形-背景"理论角度对相声《败家子》的分析,文章研究了相声《败家子》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当时言语背景和故事讲述背景三个背景因素;分析了其中的语音图形、词汇图形、语义图形、语篇图形、语场图形,从而解读相声《败家子》中图形的构建过程,阐述了图形凸显于背景、制造幽默的创作原理,不仅为相声创作提供参考而且还为相声语言的欣赏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9.
《鲁迅〈故乡〉阅读史》一书,是藤井省三从事鲁迅研究二十年来的总结之作。本书从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入手,以文学社会学方法透视现代中国知识群体的阅读情况,考察"想象的共同体"如何发挥民族国家建构的作用。其"小题大做,旁敲侧击",力图呈现的可谓是"文学的社会史"。从《鲁迅〈故乡〉阅读史》的脉络转到村上春树的中国阅读史研究,藤井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构筑了开阔的时空关系,看似天马行空的论述背后,其一以贯之的文化体认也蕴蓄其中。  相似文献   

20.
以"现实的人"为逻辑思维前提,以关注"现实的人"的生存境遇为中心内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追求,构成了马克思人学的逻辑思维范式。马克思人学始终关注于人的发展,主张在无情地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在深刻剖析人的"实然"中走向"应然"。它是批判的,同时又是建构的,从而科学回答了"人从何处来"和"人向何处去"这一重要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