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从当前的状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走势来看,我省就业形势并不乐观。我省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劳动力有170万人,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还有许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城镇就业,淘汰落后产能还有部分职工需要解决下岗再就业。因此,劳动力的供求总量矛盾将会长期存在。同时,供求不匹配,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相似文献   

2.
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集中表现为"高供给下的招工难"与"高需求下的就业难"同时并存,并在产业、城乡、区域、群体、素质以及劳动力内部等多个维度和层面表现出来。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转型期经济社会阶段性特征、公共政策与服务不足以及社会观念滞后实践发展等是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对就业结构性矛盾,需要建立完善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联动机制,促进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调整教育结构,加快培养大量高质量技能人才;推进城镇化和区域均衡发展,加快市民化进程;实施援助和开发并重的就业政策和公共服务;建立多方参与的促进就业与职业培训合作机制;实施提高就业质量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段时间以来.“招工难”、“难招工”已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招工难”并不是说“就业难”问题不复存在了.“就业难”依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实质是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是供需双方相互不适应造成的。经过调查研究.结合充分就业工作的要求.崇州市劳动保障局认为.破解这一难题.应从系统管理方面着手.在劳动者就业、权益保护与企业生存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稳中承压,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供给质量亟待提升。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不断深入,劳动力供求深受人口老龄化、新一轮技术革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及国际贸易环境影响,"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等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短期看,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劳动者就业、收入、流动等活动带来负面影响。长期看,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力供给规模将继续下降,解决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性问题仍将是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建议研究出台应对劳动力供给规模和劳动参与率下降、保护女性就业和减少就业歧视、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流动以及优化人力资本供给结构提升劳动力供给质量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在化解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人才就业结构性矛盾、劳动力供需匹配失衡、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实际上是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问题,这需从劳动力的供给侧改革入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人口众多和劳动力资源过剩的客观背景下,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城镇每年新增的适龄劳动人口不低于1000万,而与此同时,现有的10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需要就业,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在今后的两三年内,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不少于2400万,而年度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仅有1000万左右.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关闭破产企业、资源枯竭城市及困难群体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这种态势构成了我国长期的、巨大的就业压力.扩大就业,减少失业,不仅是当前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社会各界在关注就业问题的同时,更纷纷呼吁加快促进就业立法,对促进就业的各方面工作作出具体的规定,以解决当前就业领域突出存在的立法缺位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无法可依以及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种种就业歧视现象,以立法促进就业增长,保障公平就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2012,(1):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十一五"时期,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时期的就业总量压力将继续加大,城镇需就业劳动力年均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00万人,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任务艰巨繁重。  相似文献   

8.
通化市人社局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了“冬季行动”,倡导埋头苦干光荣、庸懒散奢可耻的工作理念,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不推、不拖、不等、不靠,变“冬闲”为“冬忙”,全面实施“六大行动”. 一是创业就业促进行动.组织“春风行动”助力就业,开幕式当天参会企业142户,提供就业岗位3 100余个,462人达成就业意向.开展农民工、劳动者就业意愿调查,企业急需岗位人员调查,有效缓解“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以"稳就业、促就业"为核心的政策文件,整体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就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需要看到,我国的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基本态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未来新的经济环境、新技术变革和新业态发展都会对我国就业带来深刻影响,必须高度重视,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有助于推进供给侧改革,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职业技能欠缺,劳动者职业技能与用工岗位不匹配形成的结构性失业,是造成当前我国“就业难”和“用工荒”现象并存的重要原因。加强职业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发展相联系进行阐述。认为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在于劳动力总量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这样的结构性矛盾,这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滞后引起的,而这当中,户籍制度的"人口分割"起着根本性的作用。这就需要在"统筹城乡就业,构建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引导下,对户籍制度进行根本改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在就业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我国劳动力市场正面临过度安全和过度灵活并存的格局。如何通过构建"灵活安全性"就业政策平衡二者的关系,是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举措。本文对"灵活安全性"就业政策从理论上进行了阐释,分析了我国目前就业面临的困境,从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大执法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加强技能培训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灵活安全性"就业政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张敢 《中国劳动》2006,(10):18-19
当前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面临着多种矛盾,如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就业困难群体迫切需要就业与难以就业的矛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数量不断增加与城镇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矛盾,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与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矛盾,等等。面对这些矛盾,就业工作应该怎么抓?我以为  相似文献   

14.
黄凌 《劳动世界》2016,(12):17-18
目前中国面临着“三期叠加”、外部经济环境动荡的状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使得闲置劳动力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型向需求拉动型转变,庞大的中国内需市场又要求增加劳动力供给。鉴于这种矛盾的现状,我试图从中国劳动力大省——安徽省的省会合肥市的几个具有典型性代表的个人的采访出发,了解不同的闲置劳动力群体,并且通过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相关文献的查阅,了解安徽省闲置劳动力的现状并找出其成因。最后运用“互联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并且通过中外对比,提出促进安徽省闲置劳动力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和转型升级,进而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持续的冲击,结构性就业矛盾不断凸显。在需求端,用人单位大量岗位虚席以待,招聘用工难已经成为常态;在供给端,部分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求职就业难仍然普遍存在。这种劳动力市场不匹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求信息不对接、不通畅导致的。近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利用全国102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填报的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求职数据,在全国层面首次汇总发布招聘求职短缺职业排行(《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求职招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一个方向性指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从供给方面看具有年龄、文化、性别、技术等方面的特征,从需求方面看具有职业、企业、行业和产业等方面的特征。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主要受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中西部崛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同时还受制于社会发展、农民工居民化、城市化进程和人力资源流动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建议实施人口政策,适当放宽计划生育对人口的控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等。  相似文献   

17.
201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长,1-9月城镇新增就业1082万人,提前完成全年1000万人的目标任务;9月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7%,低于4.6%的控制目标。在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的背后,就业增长的基本条件在发生变化,就业形势的主要矛盾也由以总量矛盾为主逐步向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同时并存、结构矛盾日益突出转变。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就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要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基础上,正确认识新的变化,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面对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弱势群体就业越来越困难的现状.阆中市就业服务管理工作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一手抓产业培育促进经济发展.一手抓解决群众疾苦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思路,落实就业政策,创新就业举措,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培训监管.呈现出“就业总量稳步增加.就业分布日趋合理.就业机制不断完善.就业矛盾有所缓解”的可喜态势。2007年度。阆中市就业局被评为南充市“就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9.
实施就业促进行动,是今年我省“十大惠民行动”之首。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整体经济水平欠发达,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到就业上,形成了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大、就业机会不足的问题。据测算,今后三年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劳动力的自然供给能力较强,再加上产业结构调整对部分劳动力的排挤,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使当前就业难现象日益明显;同时由于企业改制、经济结构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使我国劳动力总量需求不足,就业压力不断上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历史层面的,即计划经济体制一些弊端的显露,另一方面是现实层面的,即我国经济尚处于转轨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