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的30多年,人口红利给我过带来经济快速增长,而伴随着人口红利消失拐点的到来,劳动力人口减少、老龄人口社会抚养负担的增加将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处在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我们需要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实现人口红利向教育红利、人才红利、机器红利、结构红利的转变,以此来延续人口红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陆新之 《经理人》2007,(11):22-22
据统计,目前中国人口中,15到64岁的劳动人口达到八亿九千七百万,占全国总人口70%以上。而这个数字在2020年会到达顶点,就是九亿二干三百万人。庞大的劳动力储备令中国GDP加快增长,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老人和儿童的抚养比例每下降一个百分点,中国GDP则上升0.116%。实际上,过去20年的中国GDP增长率中,有约26.8%的比例来自人口红利贡献。而人口红利的贡献,在未来十年至少还不会有比较大的改变。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会进入一个产业加速的结构转型期;由过去主要依赖制造业,转向依赖消费性行业。  相似文献   

3.
"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口红利"及其成因 "人口红利"(Demographic Bonus),是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又称为"人口机会窗口"(Demographic Window of Opportunity),是指一国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会形成一段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较轻的时期,经济由此获得额外的增长源泉被称为"人口红利".对于个体的人来说,人的生命周期是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包括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等.而对一个国家来说,由于人口自然规律的作用和国家人口政策的引导,每个阶段的人口增长率高低会发生动态变化,从而导致劳动适龄人口和社会负担发生波动甚至较大波动,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2,(43):30-30
中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的人口红利,更是对中国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人口红利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人口发展规律表明,人口红利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必然伴随着人口红利减少,中国即将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企业将面对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几大模块出发,论述了企业应对这一人力资源管理危机的措施,由于有关问题关系到未来企业的发展及中国经济的走势,毋庸置疑有突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包括中国在内的171个国家人口发展历史看,人类人口发展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与内在演变规律,传统社会人口发展呈周期性波动特征,近现代社会人口发展呈“倒U”型演变规律。不同时期人口发展水平对经济社会影响有本质差别,早期人口过快增长会导致人均收入在低水平徘徊的“马尔萨斯陷阱”现象,突破“马尔萨斯陷阱”约束后,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又会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人口红利。我国人口发展已跨越“马尔萨斯陷阱”,超前进入高收入国家具有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状态。模拟预测显示,未来我国人口仍将呈加速少子化与老龄化趋势,但只要采取适度鼓励生育政策,将城乡生育率稳定在2019年的水平,全面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顺应人口发展基本趋势,优化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就可以基本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1995年到2011年17年间的国内生产总值,劳动适龄人口比率和抚养率比率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劳动适龄人口比率,人口抚养率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经过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适龄倒动人口比率成正相关关系,而与人口抚养率比率成负相关关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我国在人口红利上的优势也在逐渐减弱,有预测指出,我国的人口红利可能会在2030年前后消失。人口红利的消失就意味着我国由廉价劳动力带来的经济增长点已经不复存在,这就对我国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养老保险制度等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8.
“人口红利”只是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一个有利条件,能否转变为经济成果,依赖于劳动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只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才是应对“人口红利”枯竭的重要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人口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振兴民族经济的大问题,也是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发展之一?因此,关注人口发展,研究和探讨统筹解决人口的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人口环境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11,(21):30-31
过去十年我国处于人口低增长阶段。但中国的人口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数量问题,而是面临的结构失衡危机。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第一.我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仍处在人口红利阶段:第二,老龄化趋势明显加快;第三,居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当前人口结构迅速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性别比例失调、生育水平下降等问题严重,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持续发展。"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在人口持续稳定发展上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当前人口总量、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的现实情况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胎生育将会影响到人口数量与质量,对现存的资源环境与公共服务机制产生压力,值得人们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未来一两年之内,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停止增长,劳动扶养比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在这个转折阶段,现实经济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中国的比较优势在发生变化,凝聚在劳动力中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全国进行了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了比较详细的资料。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对宝安区常住人口年龄构成的特征、变化进行描述,研究分析宝安区"人口红利"期的成因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延续"人口红利"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2,(14):14-17
博鳌亚洲论坛4月1日至3日在在海南博鳌召开,主题确定为“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透过本次论坛的多场讨论,我们看到3(1多年来中国长期持续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体制改革红利、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巨大贡献。未来10年,中国要素结构面临重大趋势性转变,传统国家盈利模式受到严重冲击,要素结构整体升级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十二五”时期,中国新的增长源泉在哪里?如何有效化解发展水平低、发展差距大等“成长中的烦恼”(李克强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战略性议题。  相似文献   

15.
中西部区县由于基本养老险事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步入人口老年化社会后,会面临更大的困难,若不能及时妥善解决,极可能产生无法祢补的后果。本文试析了中西部区县人口老年化的现况、特点、影响以及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应对人口老年化问题的路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领导者》2007,(6):63-63
美国媒体5月31日报道,研究人员统计显示,世界城市人口在5月23日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有关专家分析,世界人口一直以来都是农村人口多于城市人口。这一趋势的逆转折射出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亟待各国政府解决。  相似文献   

17.
人口红利一直以来是我们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是近几年我国各地人口结构均出现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生育率低、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力资源出现了相对紧缺。这意味着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到的拐点就是指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本文正是从刘易斯拐点的视角来观察桐庐当前的人口结构变化状况,并深入分析了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对桐庐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对经济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好处,但更有不利的一面。桐庐政府应该抓紧调整和优化人口结构,丰富社会经济发展所必要的足量的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8.
白云乡 《科学咨询》2010,(13):29-29
试想,有了畸型的人才印象,人们还会去把攀登科学的顶峰而付出全部心力的杰出前辈们视为楷模吗?还会把铁肩担道义探寻社会进步视为人生的惟一追求吗?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4,(39):17-17
正据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统计,截止到2013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突破2亿,中国未来发展的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这是中国不得不面对的国情。另据预测,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近5亿,人口老龄化水平也将由目前的14.8%逐年增加到本世纪中叶的35%左右。中国已经迎来了"银发社会",养老成为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提前到来的社会老龄化问题,考验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应对能力,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势不可待 按照我国采用的老龄化社会标准即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以上,我国早在1999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目前,全国老年人口已有1.62亿,占总人口的12.79%。就漯河市郾城区而言,占全区总人口68%的农业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达4万余人,其中困难家庭老人、五保供养老人有8000多人。社会老龄化问题正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应对能力,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势不可待。但提前到来的社会老龄化问题与我们当前经济尚不发达的现实相比,存在着诸多的矛盾,解决难题方感到力不能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