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懿 《经营管理者》2009,(20):136-136
内幕交易一直以来困扰着各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内幕交易的负面影响尤为巨大,所以我国十分注重对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禁止证券内幕交易法律制度尚不完善,规制效果亦不理想。因此,认真研究我国禁止证券内幕交易的立法现状和存在缺陷,有助于加深对我国禁止证券内幕交易立法的清晰认识和理解,并为禁止证券内幕交易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证券市场设立之初,由于监管法律的缺失,内幕交易等证券欺诈的犯罪行为愈加猖狂。虽然我国于1997年修订刑法时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犯罪化了,并于翌年出台了《证券交易法》对其进行规制,但是,迄今为止很难看出上述规制机能够有效的运作。而内幕交易等证券欺诈行为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使投资者变成了投机者,弱化了市场吸收闲散资金的能力,使证券市场不能够良好的运作。本文根据我国现有的对"内幕交易罪"基本概念的规定,结合美国已经成型的制度规定,站在维护我国金融管理秩序的立场上,完善我国现有的对"内幕交易罪"基本概念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信凯 《决策与信息》2011,(5):114-114
内幕交易是—种严重的交易欺诈行为,这种行为只能使小部分掌握内幕信息者非法获利,广大股民却因此受损,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害。我国一开始就十分重视对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则,证券立法几科已经形成一个典型的控制内幕交易的制度要求的所有条件。但是关于认定内幕交易的立法还存着相当大的不足之处,有必要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信息不对称:股票市场内幕交易规制优化实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内幕交易导致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对其进行规制可以减小造市者的逆向选择问题。实施内幕交易规制涉及到规制成本,优化实施就是要在规制收益与实施成本间进行权衡,谋取最优实施方案。本文探讨在规制者目标为以调整资产组合为目的而交易的不知情投资者期望效用最大化的情况下,实施政策的优化组合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琳 《决策与信息》2009,(11):93-93
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对于一个市场来说是致命的,它直接挑战的是证劵市场的“三公”原则,一个内幕交易泛滥的市场是不会有什么光明的前途的。本文从法律的角度透视好分析了我国证劵市场滋生内幕交易的性质、危害和社会成因,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6.
王广欣 《经营管理者》2013,(1X):278-278
内幕交易作为一种证券交易行为,伴随着证券市场交易的产生而出现,随着证券交易的发展,人们对内幕交易行为的处理态度,也经历了由最初的仿效羡慕或容忍,到当前各国法律普遍禁止的发展过程。本文由理论界对内幕交易应否禁止的争议话题引入,进而探讨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并从民事侵权构成的角度对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认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王辉 《经营管理者》2013,(26):233-23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经营由单一的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化,集团公司、母子公司等公司形式广泛出现,市场主体行为也日趋复杂,大量存在关联交易行为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本论文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特征、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交易动机和特点,以及我国目前各相关部门法对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外各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对完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法律规制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不论是对证券市场还是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都有着非常大的危害,所以,防范内幕交易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危害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从多个方面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防范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信息含量及与操纵市场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93-2000年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和操纵行为事件,采用事件研究、修正的Meulbroek(1992)模型和横截面检验,同时比较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信息含量,发现事件研究中,内幕交易的信息含量总合计量结果与字样本结果并不一致,Meulbroek(1992)存在对内幕交易信息含量高估的现象,而操纵市场信息含量是明显显著的。更进一步,论文采用事件期中与前述不同的数据和具体的交易细节研究基于内幕信息的操纵行为。发现,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买进不能取得异常收益,而卖出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信号。纯粹操纵、基于内幕信息操纵买进的市场反应异常显著,信息含量相比于纯粹内幕交易要大很多。最后,给出国内证券市场内幕交易与操纵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证券市场的一种不正当的交易手段,内幕交易在大多数国家的立法中均持否定态度而予以处罚。但是理论上,是否禁止内幕交易仍有争论,而且,就我国立法而言,对内幕交易的处罚也多是行政上的,缺乏对内幕交易中受害的向对方的民事上的保护。因此,本文拟遵循理论探讨到实践操作的思路,在借鉴各国先进立法的基础上,对内幕交易是否应当禁止、内幕交易民事归责的理论、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构成及涉及的各方当事人等方面对我国证券立法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内幕交易的好处和坏处以及监管的必要性是金融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内幕交易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然而,有一种观点却认为内幕交易对于将公司层面的特质信息更及时、更精确地融入股价有重要贡献,因而提升资本市场效率。基于该逻辑,内幕交易“似乎”客观上能带来公司特质信息,并呈现出较低的股价同步性。 基于股价同步性的分析,利用2007年至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Stata软件以及控制行业和年度固定效应的OLS回归分析方法对内幕交易与股价同步性的真实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将知情交易概率作为测量内幕交易的指标,重新考察内幕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信息环境等因素对上述关系的影响。为了使研究结论更有说服力,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考察信息环境的调节作用,尝试将内幕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区分为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以更全面、更客观地认清内幕交易的真实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内幕交易的确能降低当期股价同步性。但是,内幕交易的信息传递属于一种非正式渠道,其作用会受到信息环境的影响。当信息环境较好时,内幕交易对当期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影响会削弱;当信息环境较差时,内幕交易对当期股价同步性的负向影响会加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内幕交易会导致其他投资者的逆向选择并提升未来股价同步性,最终降低资本市场的效率。 进一步探索内幕交易的真实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内幕交易可以提升资本市场效率的说法,有利于提升广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胡惠芳  庞博 《经营管理者》2013,(4X):283-283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逐渐成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它是一把"双刃剑",但在现实社会中,关联交易往往与公司丑闻相伴而生,不仅损害相关利益方的权益,更破坏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对关联交易的界定可以准确认识其本质和法律特征,是有效预防、审查和规制该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为构建关联交易的法律规制体系提供了逻辑基础和规范前提。  相似文献   

13.
内幕交易行为预测: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幕交易行为的复杂性、难以甄别性和处罚滞后性,是各国证券监管当局面临的"执法困境"。针对内幕交易监管难题,论文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构建了一个内幕交易行为"预测模型—概率测度—行为甄别"的分析框架,试图通过市场微观结构机制和数据挖掘方法,对我国股市存在的内幕交易及时进行预测和甄别。实证检验表明,"股改"后的全流通市场中,上市公司重大事件背后隐藏着基于私人信息的内幕交易行为概率;应用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对内幕交易行为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从而为证券监管部门及时制止内幕交易行为和打击内幕交易犯罪提供金融学支持。  相似文献   

14.
牛市内幕交易第一案已然审结,然而此案折射我国证券市场诸多弊病,本文通过对杭萧钢构一案回顾和分析,从法律监管层面提出解决弊病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证券法》中民事责任的类型,应包括擅自发行证券、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行为、欺诈客户所引发的民事责任以及我国现行法律在民事责任制度方面的缺位,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润夫 《经营管理者》2011,(8X):222-222
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有利弊双重效应,法律所规制的对象是不公平的关联交易,这是因为不公平的关联交易不仅影响上市公司正常运转,而且损害中小股东权益,所以,法律必须予以规制。虽然2005年出台的新公司法修改幅度很大,加强了对于不公平关联交易的治理,但是,法律相对于实践来说总表现出滞后性,所以,新公司法在治理不公平关联交易这个问题上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加以完善。本文通过三个部分阐述完善公司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土地资源的稀缺与农村宅基地规定不完善导致的宅基地闲置之间存在突出矛盾,现行法律规定与宅基地使用权隐形市场大量存在无法同步,导致交易缺乏法律规制。适当放宽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已经成为总的方向和趋势,但是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针对我国广大农村应该区分不同的地域,结合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区域化处理,避免急于求成,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行业协会垄断行为性质的分析.针对我国行业协会垄断行为法律规制的现状及不足,在借鉴发达国家对行业协会规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法律对行业协会垄断行为规制的建议,以期对我国行业协会立法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孔非 《决策与信息》2011,(7):128-128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第三方支付方式作为一种支付平台应运而生,在缺乏法律规范严格规范规制的情况下,第三方支付方式存在许多的法律风险与安全隐患,迫切需要采取一定的法律措施来规制这一支付平台,这对于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是权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杜敏 《决策与信息》2011,(12):129-130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信用证作为国际交易中的一种基本结算方式,一方面为国际、国内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整个信用证运行中,由于各国没有统一的规制标准,使得信用证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又被一些人钻着信用证欺诈法律规制漏洞的空子。信用证欺诈的法律问题随之而出。本文就信用证欺诈的法律问题作一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