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证据制度作为刑事诉讼规则的核心,关系到刑事案件能否得以侦破。非法获取的证据并非是无关联性的证据,甚至大部分是对案件事实认定有直接影响力的证据。之所以排除是为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制止司法中的不合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利于保障人权、维护法制尊严,查明案件事实.通过了解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相关概念,分析其价值,结合我国立法及司法实践,以期构建中国特色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3.
何峰 《经营管理者》2009,(18):190-190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能见一些私家侦探广告,通过私家侦探取的证据是否能成为左右判案的依据呢?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证据对于诉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事人能否赢得诉讼也主要依靠证据。在此,我将通过收集资料结合私家侦探现象简单地分析一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4.
冯越荣 《经营管理者》2009,(23):225-225
在司法程序中,证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我国在证据方面的规定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非法证据排除方面。这就导致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最终造成司法上的不公正。因此,搞清楚什么是非法证据、如何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显得尤为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出台有着其独特的背景,充分体现了我国司法机关关注程序正义,维护司法公正的态度和决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在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在司法实践中也可能存在着不足。笔者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律价值做出了自己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胡益红 《经营管理者》2009,(20):149-149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否在中国确立是近年来刑事诉讼法学界关注较多的问题,现在在理念上我国都基本达成一致意见,渐进式的采用非法证据排除。美国在设立和发展这个规则时候,在立法和司法实践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分析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设立目的理念分析,为我国的设置该规则提供更多的理念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特殊的含义,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度还很不完善,构建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当将非法言词证据与非法实物证据加以区分,还需要建立明确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8.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吸收了“两高三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主要内容,结合中国司法机关长期以来严禁刑讯逼供,排除非法证据的经验基础上,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迈出的一步,是诉讼民主的必然要求,可谓意义深远。笔者试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在司法实践中更好地遵循这一原则,使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公平、正义的人民司法。  相似文献   

9.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现代刑事诉讼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证据适用制度,但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明文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现有的有关非法证据的规定粗糙、零散,缺乏可操作性,致使该规则在司法实践中难以真正贯彻落实。本文将从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出发,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因其在刑事诉讼中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被视为被告人宪法性权利的终极救济制度"。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非法证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违反国家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关于收集证据应遵守之原则、程序、权限的规定,侵犯当事人的权利而取得的证据。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功能是在惩治犯罪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权,对侦查机关的取证行为加以约束。本文通过论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分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施中面临的障碍,进而提出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相关制度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现象屡禁不止,如何科学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诉讼领域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概念出发;总结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并从实体性规范、程序性规范两个方面展开了关于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对于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防止国家权力过渡扩张给公民权利造成侵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是现代法治的标志,体现了司法的文明和进步。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对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规定得过于简单与笼统,不足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与限制国家权力的扩张。因此,有必要在探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前提下,完善我国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但是,佘祥林案、杜培武案等冤假错案表明,《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基层。虽然近几年最高院、最高检都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了有关的解释,但是在这些规定下,现实中仍存在部分侦查人员通过精神压迫、间接胁迫等方式来迫使犯罪嫌疑人招供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中不能很好落实的原因,希望推动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落实。  相似文献   

14.
曾茜  张巨擘 《经营管理者》2013,(5X):264-264
在诉讼中,证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证据是否充足,是否能被法庭采信,直接关系到一方当事人是胜诉还是败诉,正所谓"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从表面上看,诉讼中的证据,就是当事人据以证明自己诉讼主张的依据。然而在诉讼法学界,关于诉讼证据的概念却一直有多种说法,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大体包括:证据事实是一种纯客观的真实,还是法律意义上的真实?证据的内容与它的载体之间有什么关联?证据是案件事实的完整再现,还是案发后收集到的零星片段?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诉讼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的发展方向,因为证据概念是诉讼法上的核心概念,证据在司法实践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证据的特点,提出自己对于诉讼视野中证据概念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杜子昂  龚克 《决策探索》2014,(18):91-91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吸纳了此前颁布实施的“两个证据规定”中有关非法证据的认定及排除的实体和程序性规则的内核,确立了非法言词证据的法定排除和非法物证、书证的裁量排除原则,这为侦查监督工作中正确认定并依法排除非法证据提供了较为明确的依据。但是审查逮捕中如何排除非法证据,是困扰刑事司法实务的一个难题,现实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排除非法证据若干规定》的我国刑事诉讼发展的必然产物,也为中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该《规定》也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会给错综复杂的司法实践工作带来很多困扰,本文根据该《规定》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分别指出了其亮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7.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被许多国家普遍接受的证据规则之一,我国相关法律也明文规定证据的来源必须合法,但是近年来以非法手段收集证据导致冤假错案的事件屡见报端,我国法律虽有对非法证据予以排除的规定,但实施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对刑事诉讼非法证据的取舍包含了人权保障和犯罪控制这两种法律价值的矛盾,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引入欧美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引发了人们的争论。由于与西方的不同历史传统和国情,对我国刑事诉讼中如何合理运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既符合保障人权的国际趋势,又有利于我国进行有效的犯罪控制,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以期推动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立法与司法实务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19.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初主要适用于刑事诉讼领域,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这一规则逐步扩展到民事诉讼领域。虽然我国在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解释中有所规定,但都比较笼统和模糊,不利于操作。为了使该规则在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非法证据的含义;第二,我国在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立法中的不足;第三,我国在民诉中建立非法证据规则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王为  杜建菊 《经营管理者》2013,(6X):231-231
司法会计鉴定的过程,就是收集和评估鉴定证据,并通过这些财务会计资料证据提交给法庭来证明案件的财务会计事实。鉴定人员就是由专门的司法机构指定,并运用适当的程序,将相关财务会计资料提供给鉴定人,这种相关资料的证明力是由鉴定结论的正确性来确定的。因此,鉴定工作必须在办案人员的主持下进行,相关鉴定证据可以为财务相关案件的性质和数额提供一个额外的依据。本文解说司法会计鉴定证据、诉讼证据、审计证据之间的异同点以及它们的联系,由此说明注册会计师或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时采取的标准与司法会计鉴定人员取得证据的标准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