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最好选择。《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不同群体产生不同的影响。高素质的劳动者从中收益,而处于边际就业的低素质的农民工成为受损者。《劳动合同法》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劳动者提高边际生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山要做好“三农”工作,到底有哪些规律可循? 第一,必须坚持富裕农民在于减少农民。现在农民收来自劳务收的比重在30%左右,要通过政策引导、就业培训和发展小城镇,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上来,让更多的农村走进城市务工经商。  相似文献   

3.
王瑜 《兰州学刊》2012,(3):126-131
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劳动是中国二元经济转换的一个重要特征。文章在人力资本视角下,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2006年的数据,通过建立Logit模型,控制其他影响变量,考察人力资本对非农劳动参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民的非农劳动参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非农劳动参与有积极影响,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非农劳动参与,但健康状况对非农劳动参与的影响并不明确;控制变量方面,农业劳动任务的增加会降低农民的非农劳动参与率,地域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方面也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东部地区而言,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劳动参与概率更低一些,此外,婚姻因素对非农劳动参与的影响并不明确。  相似文献   

4.
一、广西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成因大批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和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具有与世界各国相同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有着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它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农民求生存、图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广西的情况看,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具体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体制改革,确立了农户家庭经营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这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先决条件.2.农村劳动力增长过快,农业资源相对短缺.60年代初期,广西生育高峰所形成的大量新增人口,进入70年代末、80年代以后,相继加入劳动力的队伍.1978年至1996年,广西农村劳动力净增674万人,而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却由3.22亩下降到2.06亩.这一因素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结合在一起,从而造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3.产业结构落后.广西第一产业劳动力在整个就业结构中的比重高达70.1%,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有18.8%.这是造成广西农村大量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又一重要成因.4.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把原有的和不断增加的农村劳动力基本限制在农村,使我国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7,(7):81-92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立法前后即已引发了极大的争议。《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或政策目标的重点在于加强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但一项法律的实际效果可能会和预期的政策目标不一致,甚至出现相悖的情形。对于是否保护了底层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及这种保护是否在社会整体效率上得不偿失,不同专家间的观点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从经济学角度,并结合课题组的案例调查以及现有文献中的经验证据,全面分析《劳动合同法》的经济后果,希望能够以严密的经济逻辑和实际的调研考察来给出统一的分析。我们的基本结论如下:《劳动合同法》对市场劳动合约的一些干预是过度的,缺乏有效的经济学逻辑支持。《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确实较大幅度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作为对这一成本增加的反应,多数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下降,尤其是对底层的低技能劳动力。长期来看,劳动力需求下降必将导致劳动者工资收入增长放缓。此外,《劳动合同法》也导致了企业用工行为在多方面的转变,这些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交易成本的上升,整体经济效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未来10年内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状况分析与转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未来10年内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虽然成功地实现了1亿多人的转移,大大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但随着改革的深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不容乐观,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依然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根据对未来10年内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分析,我们仍将面临着1.5亿农业劳动力就业的巨大压力。1.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过剩。由于生育下降滞后的影响,与80年代相比,农村适龄劳动人口增长的压力在90年代有了很大缓解。按中国标准计算,1982~1988年农村劳动适…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提高了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传递成本,不仅增大了新创企业的招聘风险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难度,而且还增大了就业创业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就业紧缩效应与创业抑制效应的发生.通过校正劳动合同法对就业创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来促进劳动合同法的“强实施”,有必要对新创企业采取差别化的政策待遇,即新创企业仅需履行建立规范的劳动合同关系即可,避免让其背负过重的创业成本.这种法律实施方式,不仅没有违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扣立法宗旨,而且有利于为新创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提高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农民的小康.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富裕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以创新经济社会管理制度,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目标,高度重视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多策并举,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步伐.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农村养老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同时,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推广和深入,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由解放前的35岁增长到现在的近70岁),又加快了人口的老龄化。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我国农村现有60岁以上老人7285万,占农村人口总数的8.2%,并且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城市人口的老龄化速度比农村还要快一些,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一、“八五”时期,广东应基本稳定现有产业结构 1.广东现有三大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水平不宜急于大调整。近10年来,广东三大产业劳动者人数构成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而三大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却是扭曲的:第一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9.9%下降为1988年的27.8%,降幅为7.0%;第二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46.4%下降为1988年的40.4%,降幅为12.93%:第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3.7%上升为1988年的31.7%,升幅为33.76%。而三大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在同时期内的变动幅度是:第一次产业降幅为27.12%;第二次产业升幅为80.36%;第三次产业升幅为70.04%。由上可见,第一次产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引起了产值比重的微小下降;第二次产业劳动力比重大幅度上升而产值比重却反而下降;第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人口转移活动越来越频繁。其中,农村劳动人口就近就地的小城镇转移,即“离土不离乡”,不仅对城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有中国“人口城镇化”的特色。本文就此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旧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畸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落后,“人口城镇化”水平十分低下,90%以上的人口被困居在农村,数以亿计的劳动力被束缚在单一的农业生产上,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即便有少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但由于工业落后,城市亦吸收不了众多的劳动力。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有了较多的转移,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从而使市镇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尤其是近两年来,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加上“市管县”体制的实施,我国市镇人口有大幅度的增加,其总量由1980年的19140万猛增到1985年的38244万,其比重由1981年的20.2%上升到1985年的36.59%。  相似文献   

12.
从分治到融合:近50年来我国劳动力移民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军 《学术研究》2004,42(7):32-36
建国以来我国实施的城乡分治的移民管制制度不仅人为地将同为国家公民的人口划分为不同身份和地位的“农民”和“市民”两大群体 ,而且也极大地阻碍了农民向城市的移民和农民市民化进程。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这种城乡分治的制度开始逐步走向融合 ,其中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移民 ,这些劳动力移民已经在社会意义上构成了城市的新移民群体 ,并将对整个城乡社会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多少、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直接从事劳动生产的劳动力减少,是世界各国发展的趋势.1980年,美国和英国的农业人口都不到3%,法国和日本的农业人口分别为8.6%和10.8%.匈牙利1970年农业人口占27.5%,到1980年下降到17.5%,十年时间农业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中下降10%,说明匈牙利这些年来改革成效显著,商品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列宁说:"商品经济不发达(或完全不发达)的国家的人口,几乎全是农业人口……因此,商品经济的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实行的是一种就业、福利、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劳动力计划管理体制,而农村则实行的以土地为保障的就地吸纳的就业方式。商品粮和户籍管理制度维护着两种迥然不同的就业方式,严格地制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城乡隔绝的格局。但是,在这期间也发生过两次比较大的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转移,1956—1960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曾一度使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从1952—1955年间的83.3%下降为69.1%,因为这次转移不是内在于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以4500万农村劳动力的回流而告终。另一次转移则是1968年开始的城市闲散人口和城市青年流向农村,转移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这两次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转移都以失败告  相似文献   

15.
劳动法体系由就业法、劳动基准法和劳动关系法所构成,劳动关系法又可分为单个劳动关系法和集体劳动关系法,单个劳动关系法主要是劳动合同法,故对劳动合同立法应当分别从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体系其他组成部分的关系展开研究.在我国现有的劳动合同立法研究成果中,关注较多的是劳动合同法与劳动基准法、集体劳动关系法的关系,而对劳动合同法与就业法的关系重视不够.为此,本文专门以劳动合同立法与就业权实现的关系为视角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社会科学论坛》2004,(24):135-137
目前,我国有7.3亿劳动力,其中4.8亿在农村,特别是我国农村就业压力排全世界第一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关键在就业.因此,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善广大农民转移就业的环境,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使富余人口不生产的消费变为能生产的消费,增加经济总量,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西方的劳动力市场柔性及其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瑞美 《江淮论坛》2009,(4):61-64,78
西方的劳动力市场柔性无论在研究还是实践层面都比较成熟,而我国目前面临的劳动力市场问题,突出表现为就业压力。借鉴西方的经验教训,本文提出了三项政策性解决建议:制定以不同层次劳动力为导向的就业促进政策组合、《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的权变思想和建立功能互补的多层次的网络化工会组织。  相似文献   

18.
在制度、劳动力市场、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结构越来越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由多种途径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水平成为影响农村劳动转移规模和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出台的三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强调“三农”问题,都在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要解决农民问题就必须减少农民,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原有土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通过发展县域、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逐步加快了城镇化建设进程,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初具雏形,初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央政府支农力度的加大,农民问题,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多的是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切入点,以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浪潮中中国实现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型为背景框架,对农村外出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