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萨特的自由观在他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是贯彻始终的主线,但是他对自由的论述前后不尽相同,从《存在与虚无》到《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和《辩证理性批判》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本文拟从整体上把握其自由观的变迁,并剖析其实质。 一 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返回意识领域,从意识结构的分析出发,认为意识具有意向性,它总是超越自身而指向对象,总是关  相似文献   

2.
由思想文化领域的知识阶层发起的社会改造运动主要是从理性主义的抽象原则出发的,而社会改造又是需要激情来推动的,由此理性的激情化就为现代文学文化的兴盛提供了助力.五四新文化运动具有一种抽象的文学政治的性质,它从抽象的理性法则出发,力图在政治上同一切现实的政治势力切割;在文化上与固有的传统决裂,以理性作为文化建构的唯一原则.这是一种以具有普世性的理性主义的世界观和处世态度取代特殊主义、地缘主义的传统文化的努力.他们的文化信念带有明显的现代末世论色彩,着眼于从终极的理想状态来看待现实.  相似文献   

3.
从<淮南子>中的"桔枳之说"为论述的起点,以桔枳之分的角度厘清了亚里士多德<诗学>情节观与现代叙事情节观的差异;从桔枳之转的关系指出了亚氏<诗学>情节观的当代转型途径;从桔枳之辩的认识总结了亚氏<诗学>情节观的当代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的模态逻辑尽管十分复杂、充满争议,但尽可能运用现代逻辑的工具来构建亚氏模态逻辑的体系,不仅可能重现亚氏逻辑的辉煌,也可能甄别出其中的某些错讹.从联合演算出发构建的亚氏模态逻辑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亚氏模态逻辑的严谨性,但也暴露出它的局部的模态悖论.我们可以剔除造成悖论的内容,使亚氏模态体系更加严密;也可以考虑探索亚氏模态逻辑的本真思想,发展一种不完全等同于现代逻辑的内涵式的新的逻辑类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大实践观不仅内在地包容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有的理论内容,而且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规定性: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大实践观是一种当代大实践的全球意识,它要求我们从全球的观点来把握当代大实践及其带来的人与世界关系的深刻变化;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大实践观也是一种关于当代大实践的未来意识,它要求我们在考察当代大实践时要着眼于其对人与世界关系未来发展的长远影响;再次,马克思主义的大实践观还是一种关于当代大实践的人类意识,它要求我们自觉地从人类的观点来看待和规范当代大实践及其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亚理斯多德的四因说考察了他的美学思想产生的根源。亚理斯多德的个别蕴涵一般、必然和规律的形式观成为他典型理论的哲学基础; 质料因、形式因和动力因给亚氏的艺术摹仿论注入了新的深刻的内容; 从出于目的因的有机整体概念使亚氏要求艺术要成为整体; 四因相互关系的尺度又产生了亚氏的尺度理论, 这种尺度决定美、艺术性、效用和合目的性在事物中的存在; 寻找最终的“不动的第一动者”的动力因观点使亚氏把“静观”作为文艺的最高主题  相似文献   

7.
评新时期文学理论中的“审美论”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审美论”是众多看待文学性质和价值的观点和方法之一。从历史上看,“审美论”是从外国引入的一个术语,在英语里是aestheticism,国内多译作“唯美主义”。然这种译法容易产生误解,似乎aestheticism是只追求美而不顾其他的“主义”。事实上,“审美论”的基本特点是从审美范畴出发来认识和评价艺术。文学审美论的基本信念是:文学的主要属性是审美性,文学的根本价值是审美价值,具体体现为唤起或提供审美经验。以现代美学为基础的文学审  相似文献   

8.
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的元心理学出发,试图确立爱欲的本体地位.在他看来,爱欲与逻各斯、理性是对立的两极,应该在双方的相互作用中来看待爱欲.正是由于人类文明不能辩证地看待二者的关系,因而导致了目的与手段的相互易位.马尔库塞同意尼采将爱欲视为人的本质的观点,主张在这一基点上把握理性的地位,来解决目的与手段易位的问题.马尔库塞看到了爱欲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这是了不起的贡献,因而在新文化建设中应引入爱欲这一范畴.但他将爱欲视为人的本质,又是混淆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不当观点.  相似文献   

9.
从现象学角度看审美对象的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对审美对象的构成要素做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文章认为 ,一个完整的审美对象由感性与意义、审美知觉、情感先验三大要素构成。此种理论阐释不同于传统美学理论对审美对象单从主体或客体来探究审美对象构成的固有模式 ,它在主客互动的关系中 ,在存在论和价值论层面中来把握审美对象的构成要素。文章最后认为 ,现象学为新世纪中国美学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与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隐喻信念真值的提出是基于语言的认知体验观。隐喻真值的存在具有其产生的认知神经理据以及社会、文化理据。究其本质,隐喻的真值是基于现实世界与可能世界的主-客互动而产生的信念真值,既取决于主-客互动的认知结果,又受制于主体间(言语者与解喻者)的信念条件的满足状况。因此,隐喻的真值并非是简单的非真即假的二元值而是具有中间地带的多元值。隐喻信念真值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主体体验性、相对性、部分为真和选择的意向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并无积极和消极的矛盾,用自然生态观点来看待历史和人生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的基本主旨.这也符合苏轼的文学观和人生观及其亲身实践.他的文学成就和政绩说明这种自然生态观自有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自由主义因其具有较为完备的体系性以及与现实的较强融合性而对社会主义构成一定冲击.20世纪的新自由主义思潮流派众多,体系繁杂,其中尤以哈耶克在《自由宪章》里详细阐述的新自由主义观点影响较大,波及国内学界和思想界.但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可以看出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有三个缺陷.一是哈耶克的自由观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相比过于狭隘,未能体现出人类对自由向往的真正精髓.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自由不止于减少他人意志的强制.二是由于哈耶克的理论已经先入为主地认同资本主义社会,因而对其中存在的雇佣劳动形式未能透彻把握,认为雇佣劳动形式当中不存在强制.然而,雇佣劳动的实质是强制必然存在于其中,工人因此而不自由.三是哈耶克强调自由的自发生长,提出自由社会秩序论的观点,忽略了基本的客观事实而不具有真理性.  相似文献   

13.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包含着丰富的现象学元素,他对于直观活动的分析与胡塞尔的直观学说和意向性理论之间有着内在相似之处.从现象学角度看,叔本华所说的观审实际上是一种本质直观活动,在这种意向性活动中,意志把自身显现为理念,这也就是美.因此,美是意志的直观显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词的内在视像之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内在视像”作为一个普遍性的审美范畴来观照和阐释中国古代诗词作品,认为内在视像之美是诗词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性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谓“内在视像”指作家通过文学语言在作品中所描绘的可以呈现于读者头脑中的、具有内在视觉效果的艺术形象。从现象学的观点出发,“内在视像”是典型的意向性投射的产物。诗词中的内在视像并非独立的存在,而是与抒情、表意与理念升华等因素合而为一,成为完整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5.
意向性理论与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理论为解决审美对象的存在方式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 ,本文对胡塞尔、海德格尔、英伽登、萨特、梅洛·庞蒂、杜夫海纳等现象学哲学和美学诸家在这一问题上的论述作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本文认为 ,在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视野中 ,审美对象不再是一种物质的或精神的 ,主观的或客观的实体性存在 ,而是一种超越了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二元对立的、非实体性的、意向性的存在 ,这种意向性存在是一种蕴涵着意义与价值的关系性存在 ;此种理论阐释对中国当代美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经济增长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并没有最终解决经济增长的来源问题.本文运用最新的制度主义理论,探讨了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信念和集体意向性是影响制度和经济变迁的重要变量,并运用这个分析框架解释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道德知识、道德情感与信念和道德实践的角度对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一书中所提出的德育观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绘画中,画家所关注的是进行认知的主体和被认知的对象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而不是对象自身被固定在从"窗口"所看到的对象.意向性是审美活动中的特殊形式,它赋予作品以不同形式的意向性之间的张力.绘画创作的意向性不是智性的设定画面的理想性,换言之,它不是"意在笔先"的作画方式,画家实践的方式千差万别,都离不开实际活动的感觉反应.  相似文献   

19.
贺寿南  尹秀娇 《理论界》2010,(6):111-113
在塞尔丰富的思想资源中,意向性是始终贯穿其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塞尔不仅将因果理论与摹状词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自己关于专名的意向性理论,把对专名研究从静态的语义研究以及抽象分析语言转向关注日常语言的动态使用过程,更多地关注在动态的命名活动中指称的相对性和语境把握的整体性。而且在言语行为理论的语境中发展出他特有的意向性理论,用意向性理论来解释语言问题。塞尔从语言出发,把个体意向性概念扩大为集体意向性,从而把意识、心智、语言和社会现象密切联系起来,其中所展现出来的问题是当今社会各个学科,如社会学、经济学、法学、认知科学等都需要深刻思考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尝试,本文拟从系统论角度,运用系统方法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抛砖引玉,谬误之处,渴望得到指正。 系统论是二十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方法论。系统方法区别于传统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研究任何一个对象的时候,始终把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作为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来看待;它要求以整体的、联系的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