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该文以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为框架,将翻译批评和文本功能结合起来,探讨如何对不同功能的文本进行客观有重点的评价。该文认为,建立在功能对等基础上的文本类型导向的翻译批评模式,客观系统,易于操作,但也有一定的局限,即只有当译文功能和原文功能一致时,文本类型才是影响翻译批评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本类型理论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翻译理论家赖斯和英国翻译家纽马克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不仅为翻译过程提供了一系列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同时也为翻译研究、翻译方法及翻译批评的科学化、标准化、具体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英语和汉语翻译实例分析,指出了文本类型理论在英汉互译中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赖斯以德国心理学家的语言功能理论为基础,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提出文本类型学,试图为翻译批评提供一个客观的标准。赖斯的文本类型分析和制约因素分析都是从原作向译作辐射,落脚点在译文功能的实现。无论是以文本类型为中心,还是以目的为中心(特殊功能或读者群)的翻译都要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翻译批评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相同因素的影响,翻译批评的个性范畴也就变成决定性的要素。因而,一个适切的翻译批评只有在考虑这些主观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相应的客观。  相似文献   

4.
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翻译批评,翻译批评对于翻译实践的监督与指导,以及对于翻译理论建设都不可或缺。然而,当前的翻译批评却在指导思想、方法和效果诸多方面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必须认清当前我国翻译批评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相应的评判标准。但任何时候忠实原则都是翻译须臾不可缺的灵魂。必须采取科学方法,开展卓有成效的翻译批评,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本类型理论与商务英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类型理论是德国学者赖斯与英国学者纽马克根据语言功能对文本进行功能划分的理论,它为翻译过程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从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入手,概述文本类型理论的翻译指导思想,并通过商务英语文本翻译的实例分析,说明在此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文本翻译所应遵循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应坚持辩证的意识形态观点,把握翻译过程中的意识形态操控和意识形态创新的辩证关系,坚持文学文本与其他文本的翻译意识形态研究并举以及意识形态翻译与翻译意识形态并重的理念,运用批评话语分析和深度阐释学等理论对文本意识形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莱斯的文本类型理论以文本的功能和类型划分作为选择翻译策略和进行翻译评估的依据,对翻译教材编写具有重要启示.编写基于该理论的新型翻译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指导学生的翻译策略选择,以及辅助学生的翻译评估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本意义角度入手,探讨了文本意义阐释范式与文学翻译批评之间的关系,并在对话理论的基础上指出阐释的合理性才是文学翻译批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谈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后殖民理论对翻译研究进行了探讨。后殖民主义的文本理论启示译者在翻译时应译出文本的世界性 ,而文本的语境规范着译者及其翻译。另外 ,译者通过对文本的批评显示其社会意义和创造性。赛义德对东方主义者的批评启示译者在翻译时不能抹平文化差异性。在西方文化面临危机 ,东方文化重新书写身份之际 ,译者应通过翻译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译者在译介西方文化时 ,应对文化产品合理取舍。  相似文献   

10.
翻译批评作为联系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纽带,与翻译教学密切相连。翻译批评主体,客体以及批评标准具有多样性,这赋予了翻译批评多元特征。在翻译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能成为批评主体,展开批评实践,共同确保翻译教学有效进行。以翻译批评的多元特征入手,探寻翻译批评与翻译教学的联系,以期得到翻译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有着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傩戏,并有一条从原始神巫之戏到有现代人文性、审美性内容的傩戏的完整链条,并且有多样的平行表现,所以,这样的傩戏文化表现,是阳戏类型学,以及贵州傩戏类型学的坚实基础。我们在贵州省傩戏类型丰富表现的背景下,展开了阳戏的类型学研究。贵州有六种大类的傩戏,而阳戏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它的意义是有着与“傩堂戏”系统完全不同的神性背景,是贵州省学界关注得比较少的一种傩戏。也是一种处于中间发展状态的傩戏。  相似文献   

12.
文学类型的演变现象是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经常探讨与研究的对象。文章通过分析《管锥编》一书之中对该问题的深入探讨,研究钱钟书的文学类型理论,认为文学类型的“大体”也就是一个不断产生“变体”的动态演化物,而“变体”作为新旧过渡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有光的文字类型三相说认为,文字有符形相、语段相和表达相,文字按表达相分为表形、表意、表音、意形混合、意音混合诸种.这种分类法是不科学的.文字符号具有能指(书面形体)和所指(语言及语音单位)两个基本要素.所指的性质是区分文字类型的主要依据,首先分为实符文字和虚符文字,然后从前者分出词字和语素字,从后者分出音节符号和音素符号.三相说的缺陷使它错误地把汉字和日文一同列入意音文字.日文混用汉字和假名,可说是实符虚符兼用的(或意音)文字.汉字是只用一套符号的实符文字(表意文字),虽吸收了少量外来词,但决不能说它已具有表音文字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国内教材对类型学的定义大多只强调对跨越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文学现象作类同性的研究,而忽视对异质性的关注。而苏俄历史类型学是既求同,也求异的,只不过是偏重于求同而已。曹顺庆先生提倡类型学应该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进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掘出相似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彰显民族文学的异质性。这是对苏俄历史类型学求同存异的研究思路的回归,但是又与之不完全相同,而是更偏重于寻求不同文化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文本类型理论是德国学者莱斯与英国学者纽马克根据语言功能对文本进行功能划分的理论。根据此理论,旅游资料属于以感召功能为主的特殊文本。文本服务于译文读者,翻译时应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实现旅游资料对译文读者感召和信息功能的交流。文章分析了在此理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这一特殊实用文体的翻译所应遵循的翻译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总集的类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总集的类型划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以不同的标准来划分 ,自有不同的类型。从现存数百种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总集来看 ,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即 :编排类型、题材类型、体材类型、结构类型。编排类型又可分为三种 ,即 :分类、准分类和非分类。题材类型最突出的特征是“杂” ,自宋至清诸多内容题材集于一书的“杂” ,几乎是贯穿始终的 ,其中专题性总集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形象。体材类型有两种 ,即“世说体”和“虞初体” ,这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文献的两种体裁。结构类型是指某种总集产生之后 ,模仿之作绵延不绝 ,形成一种“大结构主义”的“结构类型”概念。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词汇学习研究报告--猜词策略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猜词策略是指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根据上下猜测词义的方法。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我们所掌握的大部分词汇,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不是来自课堂学习,也不是通过字典,而是通过课外阅读猜词而获得。由此可见猜词对于词汇学习的意义。猜词策略对于英语词汇学习和阅读理解的作用举足轻重。培养学生掌握猜词策略的应用技能是当前所倡导的一种外语素质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8.
犯罪分层标准可分为形式标准和实体标准两类。形式标准根据法定刑罚轻重对犯罪进行分层,其优点是直观、明确,缺陷是以立法者标准代替所有标准、缺乏逻辑性。实体标准根据犯罪本身的严重程度对犯罪进行分层。实体标准有三个视角,即国家视角、专家视角和民众视角,国家视角表达立法者对犯罪严重程度的认识和评价,专家视角表达刑事法学者对犯罪严重程度的理性认识,民众视角表达普通民众对犯罪严重程度的感受和评价。三个视角的犯罪分层结果存在差异,需要通过深入分析与多边讨论取得一致。实体标准的优点是科学性强、逻辑合理,缺陷是使问题复杂化。从科学性角度考虑,应该采用实体标准。  相似文献   

19.
在翻译研究中 ,一般采取两种途径 ,或者从翻译过程的视角 ,或者从翻译结果的角度 ,却几乎很少有人从翻译功能的角度加以研究。而功能问题 ,就翻译而言 ,自然与文本类型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国内 ,虽有不少文献论述某一具体文类的翻译问题 ,如科技、医学、旅游之类 ,但就翻译方法论意义而言 ,则似乎鲜有论者从相对宏观的角度对此问题加以探讨。文章尝试在国内外现有的有关研究的基础上 ,整理出一条相对清晰的脉络 ,希冀给翻译方法的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观察角度 ,进而促进这种研究  相似文献   

20.
当原因事件多次重复的时候,部分原因是最常见甚至唯一常见的因果类型;传统理论所承认的三种类型,即必要原因、充分原因和充分必要原因,只有在原因事件很少重复的特定情况下才会出现。在美国和中国学者关于“部分原因”的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做了两项工作,一是检验修正包括“部分原因”在内的因果分类体系,建立一个既包容、又互斥的完整体系;二是计算各类因果类型出现的概率。本文认为,我国各级学校的语文、逻辑、哲学和思想方法教学中普遍忽视部分因果、部分原因、部分条件,这与部分因果在日常生活和重大决策中的常见性、重要性相矛盾。这种状况应予改变。本文建议,在决策思维中,在科学研究中,在各级各类教育中,都应大大加强对部分原因、部分因果和部分条件的重视和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