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大学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文化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场所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以一种“能动”的无形作用方式对所处群体产生影响,使他们在教育传承过程中表现出统一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体系。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纵深发展,受外来文化、信息爆炸、大学合并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化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传承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是当代大学思考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70年代前,人类学家并没有认真地对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并且也未曾形成为大家共同接受的有关教育或学校教育的人类学解释;相反,人类学的一般假设,即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和正规学校教育是文化传递的一种特殊形式,却  相似文献   

3.
广义学校文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义学校文化论李学农迄今为止教育理论界还是在“校园文化”的意义上来使用“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即把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这是对学校文化的狭义的理解,从校园文化的专门研究来看,这也未尝不可,但是若把学校放在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中,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比现...  相似文献   

4.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毛泽东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的必要条件”.这两段论述,阐明了现代文化与古代文化的历史联系,指出了研究古代文化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文化发展的继承性的观点,探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考察它的历史作用,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古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面貌,并从中吸取于社会主义教育有利的成分,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服务,而且还可以澄清某些同志认为我国古代没有学校教育,“办学校这个正规培养人才的途径,是后来从外国学来的”,这样一些片面看法.  相似文献   

5.
文化适应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学习和扬弃的过程,也是产生新文化和建立新模式的过程。马华文 化建设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本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关系,丰富内涵、兼容并蓄、不断创 新。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因应当局的文化政策,或“救亡”、“抗争”,或“交融”、“创新”。 华文教育的文化适应互动性比较明显,将在马来西亚华人文化适应与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与重构:必要与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儿童和青少年,而其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学校教育有必要而且可能担负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这一时代所赋予的“新的重要使命”。学校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疏离、学校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大众文化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负面影响决定了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必要性。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开放、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这一本质特性、学校文化的特殊规定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与"本土化"相互关系的发生学阐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发生的动因在于人类的创造性活动 ,包括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种的繁衍”活动和符号活动 ,文化在变迁中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就是由于这三种活动所造成 ;而文化变迁的方式呈现出“多重时空层叠整合”特点 ,一种新文化的形成 ,是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选择与重新解释而达到的“叠合” ;故而 ,不可能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全球化”或“本土化”。未来在全球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融汇中出现的趋势可表述为“经济技术发展全球化 ,社会文化变迁本土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见解对立 ,于此得到了发生学消解。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翻译中的译者文化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者的文化身份是一个既融合外来文化又维护本民族文化特性的矛盾体,具有鲜明的全球性和本土性两重特性.前者通过翻译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对“他性”文化开放和接纳,促进文化融合的步伐,后者是指在全球化翻译浪潮的冲击下,译者保固其民族文化特性对“他性”文化的一种本土化。翻译的全球性和民族性直接影响到译者的文化身份定位,译者文化身份的两重特性相互渗透,需要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9.
文化发展的动因在于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包括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种的繁衍”活动和符号活动,文化在变迁中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就是由于这三种活动所造成;而文化变迁的方式呈现出“多重时空层叠整合”特点,一种新文化的形成,是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选择与重新解释而达到的“叠合”;故而,不可能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全球化”或“本土化”。未来在全球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融汇中出现的趋势可表述为“经济技术发展全球化,社会文化变迁本土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见解对立,于此得到了发生学消解。  相似文献   

10.
朝阳农学院坚持“社来社去”的方向和“几上几下”的方法,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标志着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为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树立了一面红旗,是我们了学习的好榜样。可是,对此抱怀疑态度的人,却站在一边冷言冷语,说什么“这样的教学不正规,不象个学校的样子。”  相似文献   

11.
在为少数或弱势群体争取文化和政治权力的斗争中,在构建一种更加宽容多元的文化结构中,“承认的政治”和“少数话语”两种理论立场和论述策略存在对话、互补和辩证的空间。对于弱势/少数族裔文学而言,认同与承认无疑是一场永恒持续的奋斗。实现多元族群、多元文化之间真正的宽容、多元、平等和相互承认,人文知识分子需要更积极的文化参与和政治参与,需要进行不断的“文化抗争”和“文化协商”。海外华人文学的历史即是一部华裔知识分子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展开“文化抗争”和“文化协商”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2.
运用后殖民话语构建我国的翻译理论话语是国内翻译界正在探讨的一个课题。对佛经翻译、严复和林纾的翻译以及当代翻译文本的分析表明,翻译过程是本土文化的抗争过程,译者通过翻译文本审视外来文化,从而达到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扬弃。  相似文献   

13.
任何国家对外来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吸收,都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交融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一种既似是而非于原来的传统文化,又迥异于外来文化的新型的文化模式。在这一新的文化模式形成过程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日本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生动地显示了这一历史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互联网的舆论环境中,青少年在公共参与时经常使用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本研究选取“95后”“00后”的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公共参与中,通过网络语言的使用、传播与扩散,进行话语抗争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青少年在公共参与中使用网络语言进行的话语抗争,是一种软性话语抗争。它是在青少年个体的表演、群体的围观、整体的惯性中逐渐形成、扩散和被“包装”的,具有底层性、弱者武器性质的一种日常软性话语抗争。它开始于话语,也往往止步于话语,而不是像“传统”的社会运动和集体行动中,话语作为抗争的可调用工具或文化要素,或者作为一种延伸。青少年的这种软性话语抗争,从语言角度投射了中国青少年在公共参与语境中的复杂处境。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互为因果 ,民族心理素质与国民素质辩证统一。民族心理不仅具有稳定性 ,而且具有可变性特征。民族心理素质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是外来文化的输入。国民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国民心理素质教育。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要把国民素质教育摆在教育工作的核心地位 ,要广泛吸收人类的一切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两种过程相结合的学说中,其基本涵义包括两个侧面:一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劳动要与教育相结合(即劳教结合);一是在国民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教劳结合)。而在这两个侧面中,马克思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详尽考察和反复强调的是劳教结合,对于教劳结合,马克思只是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教育”进行了简略的科学推断。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这一学说的研究缺乏两面观,大多着眼于教劳结合这一侧面,囿于解决学校教育(或正规教育)如何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其结果,在理论和逻辑上,难以全面理解马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张通过政治话语“和谐”来导引抗争文化,寻找当前农村社会治理的新机制。农村社会的抗争文化与抗争事件密切相关,往往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比较稳定。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集体公共文化不断弱化,抗争事件中政治因素趋向增强,使得抗争文化转向“激烈”。通过引导地域文化、关注抗争过程、尊重司法结果,化解抗争政治,使得基层治理更加有序。通过重建公共领域文化、引导外来多元文化及去除抗争性的文化,使其转向“温和”,从而达到治理的目标,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8.
朝鲜“实学”派学者们所积极倡言的“经世致用”、“利用厚生”、“实事求是”,容纳外来文化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开明改革主张,是由“西学东渐”形势促成的;这必然促使朝鲜逐步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化知识与思想观念,从而为朝鲜民族通过近代改革走向资本主义近代化奠定实学基础。因此,朝鲜实学中已经有了近代化价值取向的萌芽,是朝鲜在传统文化走向近代化的转变中产生的一种过渡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一种创造工程,是为“引导人类走向健全和永恒”铺排的“隆重的精神典仪”。(一部创作史证明了这一点。)他集“生命感悟”的《文化苦旅》就是这样一种创造工程。 《文化苦旅》(以下简称《苦旅》)由十四篇相对独立的散文组成,以感悟审美的方式反思中国文化,从散文界对反思文化大潮作出独特的艺术感应。八十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内在活力增进和外来文化涌入,一场反思中国文化的大潮在中国大地形成,李泽厚、张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接受过西方国家13年正规学校教育和专业训练,一生中有30余年在海外,“平生主张,颇有合于西洋治国安民之大径”,对西方文化和西方事事物物是“熟察”的,并偏爱西方。但是,待及晚年,他出人意料地将自己文化思想的渊源归续于传统文化的因袭,而有三民主义“首渊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同时还宣称“要恢复固有的道德、知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